張浩
摘 要:隨著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有效實現上述教學目標。主要論述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從小組合理分組、教師有效引導、結果科學評價等方面發力,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實施,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小組合作;有效策略
小組合作指的是在教與學過程中,將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分為若干學習小組,一起展開知識的學習。目前,小組合作已經成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之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學習習慣等因素作為分組的標準,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分析、解決數學問題。這種組織模式對初中生合作意識、探究能力、數學思維等學科關鍵能力和品質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
一、營造合作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小組合作由來已久,并不是一個新名詞和新模式,但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小組合作流于形式,甚至在很多時候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無法在小組合作中更好地學習知識。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讓小組合作落到實處,而營造合適的小組合作氛圍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方法。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的時候,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將小組合作所具有的“力量”展示給學生,如奧運會團體比賽、科研小組課題研究等。也可以利用教材里的器材,尤其是對桌椅進行適當的布置,讓學生的合作距離更近,這樣學生就能在良好的氛圍中實現小組合作的扎實推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例如,我在講解“軸對稱的性質”這一節內容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這一節內容,我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每五個學生為一組,組員既有成績比較好的,也有后進生。為了幫助學生更快地進入合作狀態,我引導學生將班級的桌椅按每一個小組圍成一圈,這樣組員之間就能面對面地交流,合作氛圍非常好。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組員之間交流更加積極,對本節知識的領悟也更加高效。
在新時期,教師可以靈活采用創設情境、游戲活動等教學方法,營造出濃厚的合作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合作中,實現合作成效的不斷提高。
二、傳授合作方法,提高合作成效
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要注重傳授科學的合作方法,確保學生能高質量開展合作學習,避免合作徒有其表。在這個過程中,最為主要的方法是合理引導,讓各小組能夠按照本小組的實施方案、實施流程來完成有關合作任務,實現合作成效的提高。
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時候,需要按照以下幾個方法來落實和推進,首先需要設定科學的目標,在每一次小組合作之前,教師都需要根據教學任務來設定合作的目標,這樣學生在小組合作的時候就有了一定的動力,并且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開展高質量的學習。其次是適當點撥,在合作推進過程中,教師要充當好引導者和輔助者的角色,要引導學生發揮主力軍的作用,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對于組員不懂的地方進行適當的引導,切不可充當“全職保姆”。最后是合作方法,小組合作并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講究一定的方法,無論是組員發言、小組實驗,還是合作評價,都需要按照一定的科學方法來落實和推進。只有措施得當,才能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高質量。
總的來說,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時,教師還應當采用有效的教學措施,加強學生的引導,使其能高效、順利地完成小組合作學習活動。
三、建立評價機制,提高學科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是初中生數學學科教與學追逐的最主要目標,而這一目標的實現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學模式,其中小組合作是提高學習成效的有效模式,而進行有效的合作評價是提高學習成效的有效方法,所以,需要在小組合作教學中實施有效的評價。這種評價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合作機制的評價,也就是學生在落實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是否高質量的開展。二是效果評價,也就是對合作成績的評價,這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例如,我在講解“可能性大小”這一節內容時,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后,我要求每一個小組將本小組的研究成果展示出來,其他小組進行評價。通過這種評價模式,讓每一個學習小組都能及時檢驗自己的學習過程是否正確,對知識點的領悟是否深刻,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成效。
教師還可積極采用語言表揚、物質獎勵等方法,激勵學生,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初中數學高質量教學的關鍵模式,需要教師有效落實,需要學生有效推進。尤其是要營造合作氛圍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傳授合作方法來提高合作成效,建立評價機制來提高學科學習成效,從而實現小組合作學習對初中數學高質量教學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