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
摘 要: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如何改變教學模式,以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成為教師非常關注的問題。初中教師應該明確構建高效課堂的意義,以核心素養教育為目標,探索構建高效數學課堂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構建策略;高效課堂;初中數學;核心素養
一、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意義
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下,學生在了解課程知識的同時,也應該發展個人綜合素質。高效課堂包括師生關系非常和諧、學習的效率更高、課堂的氛圍較為濃重等特點,在核心素養下,高效課堂的構建,有利于學生利用更短的時間掌握更多知識。而在高效課堂中,學生也往往能發展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提升學習成績時,也能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數學中的德育問題進行積極思考,使其社會價值得以充分實現。
二、核心素養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觸類旁通,發展創新意識
在傳統教學中,只要求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使其豐富學習的經驗,不能讓學生成為新時代的人才,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現階段,社會需要能創新的綜合人才。為此,在數學教學時,教師需要充分結合教學材料,設計合理的內容,促使學生可以觸類旁通,培養其創新意識,實現核心素養的發展。
比如,在“正數和負數”一課中,當學生基本了解正數還有負數之后,教師便可以為其布置課堂作業,鼓勵學生就“+2-5=?”所表達的含義進行思考,嘗試通過生活實例,講解+2-5中的兩個數字分別代表了哪些含義,并指出問題的最終答案。這一問題學生利用本節知識便能順利解決,為此很多學生能在小組合作、獨立思考中解決這一問題。而在學生順利解題之后,教師可以嘗試鼓勵學生創新問題,使其對問題的條件進行改變。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可能改變“+2-5=?”中正負數的大小,也有可能將算式和乘除法進行結合,或者對“+2-5=?”中正負數的順序進行改變。這些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充分拓展了思維能力,也能讓課堂教學得以延伸,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并在問題思考和解決的過程中實現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帶領學生以數學思維思考
在新課改要求下,核心素養培養變成了教師的重要任務,但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重視學生的解題,對其思維發展有所忽視。而數學屬于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同時也有著較強的抽象性,知識聯系較為密切。在傳統教學影響下,學生掌握的知識互相孤立,彼此沒有聯系,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實際,改變教學的方式,基于學生需求完成引導教學,促使他們能不斷發展個人數學思維。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在明確學生基礎后,對教學問題進行階梯性設計,串連各個問題,引導學生獨立進行思考,使其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比如,在學習“二次根式”時,教師可以首先鼓勵學生,使其將最喜歡的數寫出來,接著鼓勵學生運用個人已知的運算方法,嘗試兩兩組合所喜歡的數字,引導學生找出組數的更多方式。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類所得算式,并針對其中帶根號的數字類型嘗試給出名稱。在上述問題影響下,學生能逐步從已知的基礎知識出發,對整式、實數等概念進行復習,并將它們充分融于二次根式這一新知識中,通過循序漸進這一方式,促使學生聯系所學知識,形成知識網絡。在這種方式下,教師基于學生能力進行提問,鼓勵學生思考,可以讓他們積極發表個人想法,并樂于思考,培養數學思維,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三)由形至數發展核心素養
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理實結合、教學結合生活。在課上,教師要積極融入生活材料,讓學生的學習更為簡單,提高其數學興趣。在生活問題支持下,學生不但能了解知識,還能嘗試解決問題,并能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提高學習意識,在不斷的問題分析和解決中發展核心素養。這一教學模式帶領學生充分貼近了生活,使其能獲得更多豐富的經驗,實現了思維能力的拓展,發展了數學素養。
比如,在“角的比較與運算”一課中,要讓學生充分掌握角相關的問題,最好的方式是教師在出示數學問題的同時,展示對應的角的圖像。教師可以在展示角的計算問題中,以生活中的案例為原型設計問題,并為學生展示問題的對應圖形,促使學生在對圖形內角的信息分析、總結已知條件、計算角的大小、比較驗證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對角的知識有充分認知,提高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新秀.試論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9(18):40.
[2]邱海燕.立足課堂,聚焦素養: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9(11):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