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東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學生的可塑性很強,同時也對其一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出現了一些智力正常,但學習上卻明顯有困難,其學習成績與實際教學有一定差距的學困生,如何對其進行轉化,使其真正從數學學習的困境中走出來,讓每一個學生都不掉隊,成為當前初中數學教師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策略
一、傳授學習的方法
由于有些學困生實際上是因為學習方法不當,在一次次學習、解題中以失敗而告終,使其積極性被打擊。教師一定要呵護學困生的自尊,從不同的立場考慮如何給予學困生更多的機會,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結合學困生的實際學習問題,做到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同時進一步增強學困生的“心理優勢”,讓學困生按照教師設計的特定目標一步一步地達成。在解答應用題時,教師運用持續鼓勵的話語不斷地對學困生進行啟發。當學困生經過教師的輔導,順利解答一道題后,對他們來說都是來之不易的成功。同時也能使他們克服懶惰心理,對學習更有了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學困生來說,其首要任務是打好基礎,教師需要在其學習過程中隨時觀察,并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單獨輔導,切實把握和了解學困生的學習情況,不斷鞏固學困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結合學困生的認知水平為他們量身定制一些習題作業等。圍繞當天所講的數學知識,通過把知識點融入題目中向學生進行教授。
二、幫助學困生建立學習信心
學困生對初中數學有一種畏難情緒,他們的學習興趣全無,更別提建立學習信心了。作為教師在班級上,通過一些藝術性的指導教育,使學困生產生能與班級相融的心理,同時也積極配合教師對自己的輔導。老師為學困生量身定制一些具體的學習計劃,并且每日監督進行落實。教師的不放棄、不拋棄是對學困生最大的鼓勵和支持,從而也能縮短與學困生之間的距離。設計適合學困生進行解答的數學題,學困生不僅按照教師傳授的方法進行認真解答,同時從正確解答數學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樂趣,感受由此帶來的喜悅感。當學生從解對第一道題再到解對第二道題,這一循序漸進的變化發展中,其興趣會重新點燃,學習的主動性也會不斷提升。教師需要根據學困生的具體學情有意識地選擇一些適合學生解答的題目,督促學困生不斷地通過自身努力,一次又一次正確解答問題,使他們建立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而學困生原本對數學的畏難情緒也在慢慢減緩。
三、加強課后輔導解決疑難
初中階段數學的內容逐漸增多,有時甚至和小學的數學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教學方式。使一些學生因為無法適應而導致成績不斷下滑,因此教師除了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外,在課后還要繼續對學困生進行強化輔導。通過對成績差原因的分析制定具體的輔導方法。讓學困生明確他們學習的目的,從而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產生強烈的欲望。在具體的學法指導中,先讓學困生找到自身的原因,究竟是為什么造成了學習困難?與學困生一起進行學習方法的科學應用,幫助他們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與鞏固。同時讓學困生親自去體驗一些科學的記憶法和學習方法,并應用在實踐中。在對學困生的作業和試卷進行批改時,教師要與學困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讓學困生發現自己的錯誤,同時讓其反思自己錯誤的原因。有時不能用粗心來蓋掉其真實的原因。讓學困生找見解題錯誤的原因后,再幫助學困生對其薄弱點進行補足。面對數學應用公式,必須強化學困生的記憶,才能隨時運用到解題中。但有些學困生比較懶惰,這時教師就要對學困生進行每天的監督,使他們在充分記憶之后學會理解應用。
總之,對學困生教學轉化需要教師的耐心與真誠以及科學的策略,通過建立新的評價體系不斷維護學困生的自尊,同時也能發展他們的長處。在引導學困生培養自我控制能力的同時,結合實際,不斷地對學困生降低起點,將難點分散,使他們多做一些能聽懂會做的練習題,從他們的實際知識以及思維水平出發,進行教學的設計。教師需耐心、細致地對其做思想工作,堅持不懈地輔導,真正促進學困生的進步,使其走出學習困境。
參考文獻:
謝明初.數學學困生的轉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