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保平
摘 要:一年級學生剛入學,習慣養成、知識學習、品德培養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在長期的教學中,教師積極探索,不斷總結受孩子歡迎的教學方法。通過幾輪低年級教學實踐,總結出六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與大家交流。
關鍵詞:一年級;語文教學;誠信教育
一、我是中國人
孩子剛入學,坐姿和書寫姿勢要長期培養訓練,直到形成習慣。借助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本第10頁的內容,講好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功夫,讓祖國的文化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扎根。上課時,有學生坐姿不正確時,老師提示:“站如松,坐如鐘。”學生馬上坐端正了,比老師喊“一二三”,學生說“我坐端”效果更佳。
二、我說話算數
誠信教育是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誠信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對一些習慣不好的學生,教師要耐心地進行誠信教育。有一個學生經常推搡同學,我對學生說:“老師知道你這樣是想和同學玩,但太用力就把別人弄疼了,你說這樣好不好?”學生低聲說:“不好。”我又說:“老師知道你這樣玩習慣了,一下子改不過來,老師給你三次機會,你能改過來嗎?”學生肯定地說:“能。”“說話算數嗎?”“算數。”課間我注意觀察,只要他違反了我就記一次數,提示了兩次,他真管住了手。
三、我眼睛最亮
觀察主題圖時,利用學生的好勝心,讓他們比比誰的眼睛亮,學生爭著說自己看到的景物,課堂一下熱鬧起來了。我一邊肯定學生的發現,一邊整理潤色,然后引導學生按順序觀察,最后整理成易記的口訣。
如教學識字4(一年級上冊課本11頁)時,學生爭著說:“太陽、月亮、水、火、山、石頭、田地、禾苗……”最后拓展,編成口訣:圓圓的太陽日日日,彎彎的月亮月月月,清清的河水水水水,燃燒的火把火火火,高高的山峰山山山,堅硬的石頭石石石,綠油油的田地田田田,沉甸甸的禾苗禾禾禾。我怕口訣太長孩子記不住,沒想到他們一下子聲音大了起來,歡快地邊看圖邊說。下課活動時竟自發地邊跳邊背。我體驗到了教學的成功,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以后凡是有看圖說話的機會,他們都會爭先恐后地舉起手,這讓我體會到:以活動代替教授,讓學習變成孩子自己的事情,他們就會踴躍參加。
四、我效率最高
一年級的學生寫字時總少不了幾個拖拉的,怎么辦呢?用希沃白板中的計時功能。在教會規范書寫的基礎上我預置1分鐘要求學生寫完一行生字(6個),學生都很疑惑:這能寫完嗎?我鼓勵大家嘗試,結果有一半的學生30秒就寫完了,最慢的學生在1分鐘內也完成了。學生對自己的寫字速度有了初步的認識,我順勢引導:“時間就是生命。”“你們能不能再快點呀?”又預置30秒試了,居然全部寫完了。我又跟學生說:“老師在15秒就能寫完,你們相信嗎?”學生直搖頭。示范書寫,6個字用了10秒,學生的掌聲一下子響起來了,說:“老師真厲害。”指導學生寫字作業時,我讓寫完一行的學生邊讀邊檢查,這樣既讓老師知道哪些學生寫完了,又督促其他學生加快速度。老師檢查并指導已完成的學生,速度慢的學生也加油了。
五、不會我就問
集體教學后總會留一些老師想不到的問題,學生沒學會怕老師責備就會想方設法把這些問題藏起來,等到老師再發現已為時晚矣。在一次課后,我例行質疑,一年級的學生沒有一個人舉手。下課了,平時活潑的馮××拿著書走過來,她指著一個音節說:“老師,這個我不會拼。”我摸了摸她的頭,拉著她的小手教了幾次,她學會了,高興地笑了。其他學生一看,遇到不會的問題老師還會教給我們呢,這下涌上來了好幾個……我暗自慶幸自己的和藹終于戰勝了原來那張嚴肅的臉,多年來任高年級教學形成的嚴厲形象今天被一年級的“小淘氣”消融了。以后的課間,可別提多熱鬧了,“小淘氣們”圍著我問個不停,還不時地把他們的手塞到我的手里。學生不懂就問打破了教與學的障礙,教學生學會原來如此輕松愉快。
六、我是小作家
寫作不只是作家的事,每個人都可以,學生也不例外。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我就指導他們在熟讀的基礎上仿寫、改寫。
例如,學習了教材31頁的《在一起》這首兒歌后,我提示學生把文中的小黃雞和小黑雞換成自己和同桌的名字,把刨刨土、捉捉蟲換成“讀讀書,寫寫字”(學習場景)“跳跳舞,唱唱歌(娛樂場景)”“跑跑步,做做操”(運動場景),后面的青草地上做游戲根據相應的地點換一換,于是就有了不同版本的《在一起》:
趙××,劉××,歡歡喜喜在一起。讀讀書,寫寫字,教室里面勤學習。
孟××,劉××,歡歡喜喜在一起。跳跳舞,唱唱歌,小小舞臺展才藝。
高××,李××,歡歡喜喜在一起。跑跑步,做做操,運動場上煉身體。
教無定法,教須循法。教若得法,必事半功倍。以上只是自己的一點小小心得,希望能給各位同仁帶來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