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博
摘 要: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度推進,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越來越全面。在高中化學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優化和調整教學策略。高中化學教學可以更好地設計作業的分層,凸顯以生為本的育人理念,推動學生更好地學習發展。現從高中化學作業分層設計落實的基本原則分析入手,簡述高中化學分層作業的主要題型和實施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作業;分層設計;實踐
作業是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而進行的綜合性實踐活動。高中化學作業的設計不僅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更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化學作業落實的過程中,要立足學生的長遠發展,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推動學生學習技能的有效轉化,為學生創新運用、才能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高中化學作業分層設計的基本原則
化學作為一門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學科,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識記的知識點比較多,同時對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在高中化學作業分層設計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秉持以下幾個原則。
1.因材施教原則
作業的設計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結合學生學習基礎,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全面考查。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區分必做題和選做題兩個組成部分。在必做題部分,要求學生全面掌握基礎知識,全面涵蓋基本能力的考核,以此來更好地幫助學生打牢基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更具目標性。選做題部分則是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選做題部分,教師要以學生自愿、教師指導為原則,讓學生完成相應的題目,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有效考查。結合學生的做題表現,教師要有效分析,落實科學指導,幫助學生完善思維薄弱點。尤其是對一些創新型題目,要引領學生與實踐相結合,有效突破。
2.形式多樣原則
在高中化學分層作業落實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推動學生的能力發展,教師的題目設計要多種多樣,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作業熱情。除了基本的書面作業之外,教師還要貼近學生興趣需求,彰顯化學學科的生活化運用,為學生設計社會調查、小課題研究、探究性實驗、論文綜述等實踐性作業,豐富作業的形式,讓學生以自己擅長的方式學習化學知識,嘗試實踐運用,推動學生多元智力均衡發展。
3.主動參與原則
在高中化學作業分層設計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學習基礎,通過學生學習參與,使其綜合能力獲得有效發展。尤其是一些專業知識比較扎實的學生,教師可以結合化學、地理、計算機、生物等多門學科,涉及一些綜合性作業,讓學生學以致用,創新延伸,深度激發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
二、高中化學分層作業的主要題型和實施策略
1.以預習類題目承前啟后
為了更好地兼顧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高中化學分層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更好地關注預習類題目的設計,以預習類題目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為課程教學奠定良好基礎。通過學生的做題反饋,教師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結合學生遇到的難點在課堂上有效點撥,指引其不斷突破。同時,預習類題目的設計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前期已學知識,起到有效的串聯引導作用,更好地優化學生的學習思維。
2.以基礎類習題鞏固復習
化學知識的學習既需要前期引導,又需要及時鞏固。針對當天所學知識,教師要為學生呈現一些基礎類題目,讓學生結合課堂所學內容及時鞏固。基礎類題目一般難度不高,但是知識點覆蓋比較全面,對學生當堂鞏固及后續復習過程的落實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以拔高類題目推動進取
在高中化學作業設計的過程中要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教師還要有效設計拔高題目。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挑戰,激發學生學習進取意識。在拔高類題目設計的過程中,要多關注基礎對比類題目,引領學生正確審題,優化思路,讓學生在化學學習中保持“跳一跳、夠得著”的學習樂趣,推動學生能力不斷發展。
另外,教師還要針對學優生設計一定的思維拓展類題目,在培養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同時,更好地發展學生學習思維,提升學生化學素養,讓學生進行一些綜合類開放類題目的嘗試,為學生長遠性發展搭建臺階。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要給予學生適當的調整空間,使學生保持持續嘗試熱情。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高中化學作業分層設計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2929)”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