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融
摘 要: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構建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和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大方面。隨著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更加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與方式投入課堂教學中,現代信息化的課堂教學方式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便利,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對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信息技術;思考
一、前言
現代教育多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給學校課堂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多用于對課文基本知識的講授,卻很少在此過程中注重對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而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課程基本理念要求下,應該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而不僅在于課本知識的傳授。如此看來,教師的教學目的著實本末倒置了。作為一名具有專業素養的語文教師,更應該嚴格遵循新課標要求,正確把握課程基本理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帶來的便利,致力于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信息技術對于小學核心素養培養的積極意義
1.豐富語文核心素養的時代內涵
在歷史發展長河中,先輩們的經驗教會我們:故步自封只會讓自身陷入囹圄,只有跟隨時代的腳步,發掘時代的先進性,才能得到進步與發展。教育教學也是同樣的道理,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在于引導學生領悟教學內容中傳達給我們的價值觀,更在于引導學生結合當今時代的實際環境,深刻把握時代精神。
例如,在學習《火燒圓明園》這一課時,學生在領悟課文傳達出的對圓明園損壞的悲痛與痛惜之情時,展現出他們對英法聯軍的深惡痛絕。由于他們的思想觀念并不成熟,看待問題僅停留在表面,不少學生揚言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或許是學生的玩笑之言,但作為教師,應當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適時運用信息技術投入語文課堂教學,給學生科普當今世界局勢與國際環境,讓學生明白“和平與發展才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不可取。再通過信息技術收集資料,包括當今社會的高新科學技術,讓學生明白,在現今的國際社會環境中,戰斗力不再是國際競爭的唯一指標,更包含高新科學技術的競爭,引導學生努力學習,成人成才,為我國高新科學技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投身于建設國家的高素質人才大軍中。
2.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對學生的學習效率而言,教師的課堂教學形式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傳統語文課堂教學形式,多為教師瘋狂講授,學生瘋狂記筆記的“一言堂”,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參與率不高,身在教室心在外,對上課講的知識,也只是記到筆記本上而已,沒有印入腦子里。信息技術的運用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多表現形式,色彩鮮明的圖片、優美動聽的音樂、精彩有趣的視頻,這些課堂教學表現形式的呈現,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圖片、音樂、視頻等更加直觀的呈現方式,也能起到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創造力的作用。課文單一的文字說明,難以讓學生對事物形成具體的印象,而信息技術的運用則非常有效地彌補了這一方面的缺陷。將信息技術適當、適時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在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的條件下促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1]。
3.增強課堂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通過信息技術聯系生活實際的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具有趣味性,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促進作用。在語文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枯燥難懂的知識,學生理解這部分內容有著非常大的難度,對于難理解的知識,利用信息技術將其簡易化,就能很好地化解這個難題[2]。以綜合性學習《漢字真有趣》這章節內容來說,漢字的演變、發展過程及造字法等知識對小學生來說過于艱澀難懂,只通過書本的單調文字介紹,難以讓學生對中國漢字文化形成理解。要想突破這個關卡,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讓漢字“活起來”“動起來”,在動態學習中,讓學生體會中國漢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引導學生加深對中國漢字文化的理解,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三、結語
雖然信息技術的運用給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教師在運用過程中要把握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力度。信息技術涵蓋的范圍廣,其中不乏不利于學生健康發展的信息,教師要做好甄別工作,不讓有害信息干擾未成年人的健康發展,如此才能讓信息技術的運用在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培養中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倩.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8):235.
[2]徐海英.如何運用信息技術落實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9(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