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堯
摘 要:當前小學語文課程當中的寫作研究成為熱議話題,其中貼近生活的內容寫作教學方式倍受老師和學生的關注。圍繞小學作文教學展開論述,首先指出目前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結合具體案例,探究出科學合理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寫作;策略
一、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寫作教學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教師和學生對作文的重視程度太低。教師忽視了對小學生的作文教育,對毫無經驗的小學生僅僅給予簡單的指導,并不能發散學生的思緒,培養學生的寫作素養和激發學生的寫作潛力。
(二)教育方法匱乏
在小學作文教育的課堂上,絕大部分教師仍舊遵循傳統的教育模式,按照老師講課學生聽講的教學方式進行小學作文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薄弱,如果沒有教師及時地指導和吸引,學生很容易在課堂上開小差。面對枯燥無味的課堂,活潑好動的小學生沒有得到有效的興趣引導,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未能得到發揮,只能循規蹈矩地聽講課、練習寫作,這使學生喪失了學習寫作的積極性。并且有些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問題及學習感受,不能及時地聆聽學生的真實想法,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最終導致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課堂教學質量難以提升的局面。
(三)過分注重成績
在應試教育的前提下,考試仍然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檢測方式,學生的成績也能從一定方面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水平。于是許多教師過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疏忽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未能將學生寫作習慣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對于小學生而言,有關作文的認知完全是一張白紙,教師未能做到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考,過分注重考試成績,讓學生對寫作學習喪失興趣,更有甚者對寫作產生抵觸、厭惡心理,使作文教學反道而行。
二、小學語文生活化作文的教育策略
(一)革新作文教學觀念
首先,教師應當革新陳腐落后的作文教學觀念,對于小學的作文教育不僅局限于課堂當中,不能拘泥于狹隘的課本里,要將作文教學延伸到實際生活當中,在生活中培養學生寫作的發散性思維,不但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提升教學效率。其次,要引導學生進行趣味學習,豐富教學內容和教育手段,不能著眼于成績而忽視對小學生的寫作指導。要從寫作學習的最開始注重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日常積累寫作素材
將學生寫作的意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可以通過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通過觀察一天之內發生的事情或者看到的事物,將其記錄下來。特別是發生的新奇的事情、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生活素材積累,對于豐富寫作材料資源很有幫助。
對于小學生進行生活化寫作教學不僅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言傳身教,還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配合。久而久之,學生不僅能在作文課上學到知識,還能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經驗,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小學時候形成的習慣會使學生終身受益。
(三)導學互動,創新教學
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可以導入導學互動的創新型教學模式。教師起到輔助引導的作用,將小學生作為課堂的中心,增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互溝通,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對寫作的熱情。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拋出一個問題,圍繞寫作的主題,如《我們的公園》,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進行聯想,發散思維,并且將想法用生活化的語言分享出來,集思廣益。但是口頭表述和動筆寫作也是存在很大區別的,所以教師要教給學生區分口語化表達和書面化表達,并且及時給予學生作文相關的指導和反饋,鼓勵他們知錯就改、勇往直前。
綜上所述,教育小學生進行語文生活化的寫作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培養他們敏銳的洞察力和活躍的思考能力。
參考文獻:
[1]黃連招.小學語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學策略初探[J].魅力中國,2021(11):144.
[2]徐曉玲.回歸生活靈動作文:探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J].新課程,2021(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