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轉轉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化,小學英語授課方式發生了一定的改變,特別是情境教學的提出給英語語篇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活力。結合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對小學六年級英語語篇教學情境創設展開詳細分析,以期更好地滿足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并通過具體語境的營造加深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理解和記憶。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情境創設
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英語語篇教學有較大的難度,從以往的教學反饋來看,在進行語篇教學指導時常常會因為教學方法的固化導致課堂活躍度的不高,同時也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鑒于此,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將語篇中的內容提煉出來,從而在靈活的語法應用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一、立足文本,展開深入解析
從以往的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來看,最大的問題就是對英語語篇的理解不夠深入,從而無法挖掘出語篇所表達的真正內涵。究其原因,是因為傳統的英語教學多以灌輸式的方式進行,課堂上教師習慣于講解詞義以及清除句型障礙,久而久之會造成學生無法從文化的角度接受語篇內容。鑒于此,教師首先要立足文本,對語篇內容進行深入的解讀,并向貼合小學生思維和認知的方向進行轉化和引導。其次,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爭取與教學內容構建一定的聯系,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最后,通過對教材文本的深入解析,教學情境的創設會更有針對性,這樣能夠提高課堂效率,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體驗感。
二、互動交流,突出學生主體
傳統的英語課堂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中心,這導致學生的學習狀態比較被動。與此同時,這種情況也不利于師生之間的溝通,學生的學習天賦和個性化發展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對此,教師一定要進行改善,增強師生課堂上的互動交流,為教學情境的創設奠定基礎。首先,教師應做好教學觀念的轉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以此進行教學環節設計,讓學生主動融入教學情境的學習中。其次,教師應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其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都相對較好,這樣在溝通的過程中,教師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內心,并根據對學生的了解在情境創設中進行相關元素的補充。
三、圍繞主題,豐富教學手段
在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突出思想核心,然后利用情感紐帶做好英語教學內容的滲透。首先,以語篇所表達的中心含義為依托,引領學生進入特定的語言環境。其次,為保證情境教學的完整性,一定要使所創設的情境貼近日常生活,這樣的教學過程才更有意義,學生的理解力也相對較高。最后,通過問題設置完成自然過渡,以免教學環節的銜接過于生硬。例如,以“How Much”單元教學為例,其主題是“多少錢”,所以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就要從實際生活出發,將具體的購物環節與教學內容聯系起來,讓學生主動應用詞匯。如創建“課堂超市”,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消費者等。
四、精準定位,引導學生思維
小學六年級英語語篇教學情境創設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性語言能力,而不僅是讓學生認識詞匯、記憶詞匯。從這個角度出發,教師在安排教學活動時應盡可能謀全局,從而更好地把握語篇所表達的內涵。除此之外,還要做好情境教學的延伸,爭取同步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以上述的教學情境為例,在完成禮物購買之后,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禮物清單呈現在大屏幕上,然后進行對應的單詞拼寫。總之,教師要從形式教學引申到思維教學,讓學生通過聯想力的增強實現自身英語素質的提高。
五、結合實踐,提高學生語言能力
教師在進行教學情境創設時應兼顧學生的積極性,并逐漸讓學生理解相關文化。對此,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至關重要。以“Birthday”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教師在熟悉基本內容之后,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如“同學們的生日是哪一天”“你們是如何過生日的”等具體問題。然后以此為基礎,組織學生進行現場的互動和模擬,有針對性地鍛煉語言能力。與此同時,教師應將英語語篇教學的情境創設發展至課堂之外,如在家庭環境中進行英語對話等,從而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感受英語學科的魅力和價值。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包括發音、語法錯誤等,保證基礎教學的夯實,防止學生錯誤語言習慣的形成。
對小學六年級英語語篇教學情境創設進行研究,首先要了解語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然后結合教材內容創設科學有效的教學情境。除此之外,還要關注學生的體驗感和興趣點,豐富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礎,并通過教學經驗的總結完善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沈雪娟.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情境創設探微[J].基礎教育研究,2019(1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