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禎玲
摘 要: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推進實施新課程標準,高中美術教學應以全新的理念作為指導,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然而,在教學實踐中,農村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主要對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策略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鑒賞;高中美術教學;新課程;現狀;策略
根據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大綱,高中美術教育應該基于素質教育的要求和特點,轉變原來的教學方式,積極促進美術領域的改革與創新,提高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創造力,豐富學生的想象,使其更加熱愛社會,培養社會責任感。但是,在實際的高中美術教學實踐中,新課程理念的落實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農村美術教學中,取得的教學效果不甚理想,需要對其做出客觀分析并尋找解決策略。
一、新課程背景下農村高中美術鑒賞課的現狀
1.社會對高中學校看法的影響
現階段,社會評價一個學校是否優異,主要是看學校的本科達線率,學校的各項教育規定制定也是以此為基礎,通過提高本科上線率,吸引更好的資源。因此,這也成為一個學校接受外界評價的硬性指標。很多學校不希望美術教師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開展形式多樣的美術課教學,減少學生的其他科目學習時間。
2.學生家長和美術教師的觀念陳舊
很多農村高中生的家長對美術學科存在不正確的看法,他們認為上美術課就是畫畫,認為高考中沒有涉及美術科目,學生學習美術是在浪費他們寶貴的時間。美術教師也對美術教學不夠重視,經常在上課的時候流于形式,應付了事。
3.美術教材的兼顧性不強,學生興趣不足
近年來,由于高考改革,美術教材在內容、形式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轉變,但是結合教學實踐,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例如,過于專業化的教學內容,無法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美術教材內容存在局限性,無法適應不同地區的美術資源;學生在上美術課的時候,受到教師不重視的影響,經常表現出厭倦情緒,取得的教學效果不佳。
二、提升農村高中美術鑒賞課程教學實效的相關策略
1.引導和激發學生美術的鑒賞興趣
學生對某件事物感興趣,就會積極調動身體器官,在積極情緒的影響下,提高學習效率,可以說,興趣是促使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要內在動機。想要最大限度上提高美術鑒賞課程的有效性,教師應注重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在美術課開展之前,做好精心設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要使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充滿激情。尤其是課堂導入環節,要采取富有趣味性的教學語言,讓學生一開始就興趣滿滿。例如,給學生展示與課題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或者給學生播放一首優美的歌曲,讓學生保持心情愉悅,刺激學生的積極情感,活躍學生的思維,這樣在開展教學時,他們就會保持積極的上課狀態,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為美術鑒賞課的有效教學奠定了基礎。
2.教學方式與手段要力求多樣化
農村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方式單一,不夠豐富,只是在課堂上對知識進行灌輸與說教,容易使學生倦怠,不利于提升課堂質量。因此,美術教師要與時俱進,多使用現代科學技術,盡力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結合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具有特色的美術圖片,拓寬美術資源的獲取渠道,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美術作品。除此之外,還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模式,鼓勵學生參與美術創作,或者結合微課短視頻,盡量豐富教學方式與手段,讓學生在感情化的藝術作品創作中具備持續的積極情感,豐富學生美術課的綜合性體驗。
3.教師自身應該對美術教育足夠重視
對于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很多美術教師并未完全理解,使美術教學變成流于形式的走秀。因此,作為高中美術教師,應該積極爭取學校領導的重視,讓學校為美術教學創造適宜條件,方便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如在周末的時候,學校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班級的黑板報設計,幫助教師布置年級的櫥窗,參展形式多樣的繪畫競賽,讓學生能夠在競賽中爭取榮譽,這些都有利于美術課程教學的開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高中美術鑒賞課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注重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采取豐富的教學手段,對美術教育提起足夠的重視。同時,要給學生滲透藝術美,激發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與創作熱情,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傅海濤.新課程背景下農村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策略初探[J].新課程(下旬),2019(35).
[2]楊天虹.新課標教學理念下的高中美術教學的實效性研究[J].魅力中國,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