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冬梅
摘 要:結合教學經驗總結了電子書包班“云學習”平臺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以期為教學工作提供指導,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關鍵詞:電子書包;“云學習”平臺;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優學派推出了新一代的教學工具——電子書包。其搭載的“云學習”系統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了學習個體與知識、學習個體之間的互動探究,可為學生提供互動、多維度的學習資源,為教師提供互動探究、多種呈現模式的資源開發、分享、傳播平臺。我校積極抓住機遇,開辦了電子書包班,筆者充分利用“云學習”平臺的優勢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實現了教學效果的提升。
一、課前運用電子書包合理布置預習任務
教師在課前可以運用電子書包的線下自主學習功能發布預習內容,要求學生自主學習,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具體而言,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段、認知規律等選擇適合的形式布置預習任務,可以制作微課視頻、教學課件等,或者直接在電子書包的資源庫中選擇相關的學習資源。由于小學生年齡小,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尚不高,所以教師應盡量選擇與生活相關,或者是動畫形式等學生感興趣的資源類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比如,“平移和旋轉”一節的重點是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掌握圖形平移方法,難點是判斷圖形平移的距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課前筆者根據這些內容在電子書包的資源庫中找到了一個動畫形式的微課視頻,發布之后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提前了解和掌握這一節的知識點。在布置練習題時,筆者給出了兩道問答題:“平移的概念是什么?平移和旋轉的本質區別是什么?”要求學生用手寫并拍照、錄音等形式作答,另外還有一個任務:“平移和旋轉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請你找到并拍成視頻上傳。”教師通過批閱作業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調整教學方案。
二、課中運用電子書包有效開展教學互動
正式上課時,教師可以運用電子書包有效開展教學互動。當然,在課前教師需要用1~2分鐘的時間點評學生的作業,表揚正確率較高的學生,而正確率較低者可以退回重做。接著,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本節課的知識,在小組中交流討論自己預習時遇到的問題或不懂的內容,然后請“小老師”到前面講解,這種方法雖然開始因為學生操作不熟練會比較費時,但一段時間后就會感到非常輕松和省力。“小老師”講解時可以采取搶答或隨機抽取的形式進行,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機會,讓其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生回答后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選擇練習題時要注重題目的多樣性以及學生的多元化評價,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比如,在講解“平移和旋轉”時,筆者先組織學生自由交流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的學生不會判斷圖形平移的距離,還有的畫不好平移后的圖形,教師要求其在小組中展開討論,互幫互助,自主解決問題。接著通過搶答的形式讓學生做“小老師”講授新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沿著直線的運動可以看成是平移;旋轉繞著一點轉動。然后通過游戲、互動題板、直播、手繪等形式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練習,以鞏固新知。最后展示一組游樂場的動圖,詢問學生:“你能找到哪些游樂項目的運動是平移,哪些是旋轉嗎?”讓其體會到平移和旋轉不僅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還能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了解平移和旋轉的廣泛用途,認識到生活和數學的聯系。
三、課后運用電子書包組織學生自主練習
課后,教師可以通過“課后作業”選擇資源,發一些作業讓學生練習,鞏固新知。當然,這些也需要考慮一些其他的因素,包括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等,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為其布置分層練習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
比如,在講解“平移和旋轉”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情將其劃分為三個層次,并分別選擇了難度不同的習題。對于學困生,主要是選擇一些判斷、選擇題,如“判斷對錯:游樂場的摩天輪在運轉時做旋轉運動。”;對于中等生,則主要是選擇填空和問答題,另外還有一道畫出已知圖形平移后圖形的操作題;對于優等生,除了選擇確定圖形平移距離、畫出平移前后的圖形等操作題外,還增加了一些拓展類題目,如“生活中有哪些既有平移又有旋轉的現象?”等。電子書包的系統會自動檢查學生提交的作業,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改進自身不足。
綜上所述,借助電子書包“云學習”平臺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是一次順應教學改革的新的嘗試。教師可以通過課前合理布置預習任務、課中有效開展教學互動、課后組織學生自主練習三個環節組織教學,在整個過程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擔任學習的指導者,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扭轉學生的被動地位。電子書包的運用為原本沉悶、枯燥的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不僅能提升教學效果,還能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與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