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芬
◆摘? 要:“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抓住青少年價值觀形成和確定的關鍵時期,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小學生正處在拔節孕穗期關鍵期。“習慣養得好,終生受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要想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一顆扣子,良好的行為養成習慣是至關重要。因此,教師要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堅持以“建”為基礎,以“育”為本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多措并舉,加強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提升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質量,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質量;提升
教書育人,習慣先行。立足于教育層面來說,加強行為習慣教育是基于“育人為本”觀念下的以德治教。從學校層面來說,加強行為養成教育是達到質量品牌強校的必經之路。從小學生角度來說,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奠基健康人生的教育春風,常言道:好“風”憑借力,重“心”促養成。因此,作為教師要聚焦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征,通過多措并舉,正確引導學生,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夯實小學生健康發展的基礎。
一、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強化行為養成教育
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肩負著讓祖國的花朵健康成長,辦好社會大眾滿足教育的重任??倳浹裕航處煵荒苤蛔鰝魇跁局R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由于年齡的因素,小學生喜歡模仿,教師是他們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有著直接影響,所以教師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堅持以身作則,堅持以學促知、以知促行,不斷加強自身師德建設,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先做到,以良好的示范,引導學生的一言一行,讓學生向自己心目中教師對齊,知道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教師在要求學生的時候首先自己一定要先做到,比如,不遲到,教師首先要做到守時,教導學生要誠實,教師絕對不能說謊,教育學生要誠信,教師要做到不能失信于人?!皠尤艘匝哉?,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教師在工作或是生活中,用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用幸福的靈魂魅力、崇高的精神追求,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此外,針對部分淘氣的學生,教師要彎下腰,加強與他們的溝通,了解他們的行為動機,給予其愛心和關懷,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強化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成效。
二、抓好日常行為訓練, 培養良好行為規范
要想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養成行為習慣的訓練,古人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持之以恒,需要長期抓、持之以恒的,因此,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學生日常行為的訓練,比如,早上見到同學與老師,主動問好,比如,不遲早、不早退,按時完成作業、 尊老愛幼等。嚴而有愛心,在日常訓練中要強調嚴,突出愛,訓練不見實效不收兵,改正學生不良習慣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只有通過長久嚴與愛的堅持,才能獲得成效。
三、完善行為規章制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正所謂“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僅是教育的需求,更是未來成長成才的核心標準。針對小學生的行為習慣來看,愛“玩”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天性,加之其心智仍處于發育的黃金期,因此必須要幫助其規范,賦予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尤其是通過制度文化的約束和熏陶,讓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行為習慣。據此,學校作為學生培育的主體,必須要夯實制度文化基礎,通過必要的規范手段引導小學生的行為意識,實現“教、學、育”的完美轉換。比如,學??梢岳妹繉W期開學季,為小學生設置《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習課程,并建立學習考評機制,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另外,以班級為單位上好“開學第一課”,明確行為習慣的相關要求,讓學生在制度的規范下逐步“成型”。在實施的方式上,教師可以在基本內容講解的基礎上,用讀一讀、背一背、講一講的方式,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并將相關內容向日常生活延伸,增強學生對良好行為習慣內涵及價值的理解,切實讓學生明白良好行為習慣對自身的作用,真正將這種意識根植于心,落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培育目標。
四、發揮三位一體作用,提升養成教育成效
育人是一個多點銜接的過程,并非是單純地對空間與時間上的劃分,尤其是應保持家校一致性,切實體現養成教育的一致性與延續性。在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培養中,應當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打造“教師—學生—家長”三位一體教育體系,通過各個節點作用的發揮,使學習始終處于完整的培育扭轉之中。比如,在校園環境中,教師應做好行為的引領和督促;在家庭環境中,家長應注重監督與示范;由此使學校的教育內容能夠在家庭中得以延續,真正促進養成教育的實踐轉化?!度纸洝酚性疲骸白硬唤?,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惫磐駚?,學校與家庭的教育責任從未被忽視,尤其是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環境,學校與家庭更應當發揮好配合協調作用,真正為孩子的成長搭建完善的平臺,通過教育共識與教育目標的統一,切實推動教育目標的實現。
五、結語
總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牢記自己教書育人“使命之帆”,劃好“實干之槳”,開啟“負重致遠、敢于擔當”的征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引導學生學好知識,錘煉品格,扣好學生人生的第一顆扣子,當好學生健康道路上引路人和指導者。
參考文獻
[1]馬敏.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研究[J].中華少年,2015(28):31-32.
[2]韓強.優化育人環境強化習慣養成——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好家長,20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