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歲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青春期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比較敏感的時期。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該階段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道德與法治;滲透策略
初中時期,學生成長迅速??,容易產生反叛、沮喪、自卑、溝通障礙等心理問題,這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學業,而且會造成不利影響,還會影響他們的未來發展。道德與法治在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教師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提高道德水平和法治水平,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一、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中學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重要性
教育的主題應該是“教書育人”。一方面,它向學生傳授他們應該掌握的知識,并發展全面和適應性強的學習技能。另一方面,教師也應注意學生個性和道德行為的發展,以幫助他們;在良好的學校學習方式的影響下,學生成長為一個健康、獨立和積極的人。然而,在當前的學校教育中,考試、競賽等方面的壓力迫使父母和學校更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壓力以及心理問題,這對學生不利。因此,教師有必要通過中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比例,并通過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來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實施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增強學生對挫折感的心理抵抗的必要工具。它有助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公平的生活方式。它在幫助學生過上積極、陽光的生活和并形成健康的思想心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1.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作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師,首先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努力營造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例如,在道德與法治教室中,教師可以采用一些更自由的教學方法,如歷史教學法、協作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生活教學法等,以便學生可以輕松、自由地學習。例如,在“了解自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型。教師和學生一起參加課堂活動,如“學習指南”“學習決定教學”和其他課程。該教學方法允許學生主導教室。在教師準備上課時,學生了解一些關鍵內容,因此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提問:你知道你是什么樣的人嗎?你知道如何正確認識自己嗎?你是否想過將來會變成什么樣?……在問題的指導下,學生有了獨立思考的方向。然后,教師讓學生自由分組,獨立討論,并通過分析和研究關鍵問題來幫助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正確、全面地理解自己。
2.設置生動的情境,深化心理教育的影響
在新的課程改革之后,情境教學法是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它可以使學生在明亮的學習環境中對學到的東西有更深入的了解。初中生的生活經驗較少,實際上并未進入社會。學習某些道德與法治內容,學生很難有深刻的理解,因為沒有類似的經驗會影響教育的效果。在這方面,教師可以圍繞課程設置某種情境,讓學生反思和探索這種情境,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促進他們的心理發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并提高心理素質。
例如,在“與我們一起成長的法律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次“課堂法庭”會議,首先指示學生分成幾組,由三名學生擔任法官、原告和被告,其他學生擔任陪審團,然后教師在不同情況下進行小組討論,并組織學生模擬情景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扮演原告人和被告人的學生必須從材料中提取和解釋證據。陪審團將在聽取建議后發布建議,而法官最終將根據法律知識和道德因素做出決定。通過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學生不僅可以形成對相關法律知識的強烈記憶,而且可以有效利用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法律意識和道德素質。活動開始時,一些內向的學生可能不敢說話,教師應鼓勵這些學生并逐步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
3.教學中融入時事新聞,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主題問題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來源,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通過與時事新聞融合,學生不僅可以了解當前的國家新聞,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滲透“少年強,中國強”的概念,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并培養正確的心理素質。在此基礎上,為了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應適當地聯系時事問題,并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時事分析中,以幫助學生發展良好的心理素質。
例如,在“生命可以永恒”的教學中,教師列舉了四川森林大火的事件,這是學生探索生活意義的熱門話題,可以幫助學生思考生命的意義,以使學生了解人生使命。一些學生認為:“沒有消防員,我不敢想像后果,向每位犧牲的消防員致敬。他們為國家獻出了生命。”其他學生認為:“我們必須珍惜自己的生活。”與時事聯系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使學生了解生活是獨特的、不可逆轉的和短暫的,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4.教師應豐富自己的知識
講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目的不是教學生如何應對考試,而是教學生完成終生的“答復文件”。教師是學生的領導者,所以他們應該在課本和經驗之外學習。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課外知識,都需要將其涵蓋在內,以創建一個全面的知識體系。例如,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包括心理學、衛生學、教育心理學等。為了讓學生得到一碗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意味著合格的教師需要具有深入的知識,卓越的專業知識,并同時繼續學習新知識和專業知識,以免落伍。此外,教師應主動學習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專業知識,提高自我導向的學習能力,對專業知識的每個要點有深刻的理解,然后在課堂上教給學生簡單易懂的方式。充足的知識儲備為講授道德與法治課程提供了足夠的信心,可以更好地應對各種學生的問題,并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結論
如今,一些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為學生提供的心理健康咨詢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面臨的主要挑戰。教師應堅持不懈地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使學生在藍天下自由自在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勇.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版),2018(12):108.
[2]車俊龍.淺談如何推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J].才智,2018(3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