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鑫

【摘? ? 要】文言文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采用傳統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和興趣的形成。在大數據背景下,利用翻轉課堂有利于節約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本文先論述翻轉課堂的特點和實施的可能性,然后淺談這種教學模式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中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翻轉課堂;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8-0111-02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Literary Chinese Reading in Middle School
(The Second Middle School, Tianjin,China) ZHANG Jingxin
【Abstract】Literary Chinese read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he use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astery of learning methods and formation of interest.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 the use of flipped classrooms is conducive to saving class time, improving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stimulating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literary Chinese. This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and the possibility of its implementation, and then talks about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this teaching model in literary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Keywords】Middle school Chinese;Literary Chinese reading; Flipped classroom; Application strategy
一、翻轉課堂的特點和它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實施的可能性
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將學生在學校和家中要完成的任務翻轉過來,教師不再占用課上時間授課,而是讓學生在課下通過觀看微視頻、閱讀電子書等手段自學知識,繼而在課上同教師一起討論學習中的重難點,其核心思想是“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翻轉課堂打破了過往“預習、聽課、復習”的傳統模式,換之以“先學,后思,再解疑”的方法,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提高了學習效率。
在課堂角色的配置上,翻轉課堂做到了將主體由教師轉向學生,盡可能發揮學生自身的主體潛能,實現教學理念的更新。
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翻轉課堂以靈活多樣的手段突破了過往按部就班、先后有序的傳統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若將翻轉課堂所彰顯的新穎的教學理念和蘊含的先進技術手段滲透到文言文閱讀教學中,勢必大有裨益,那么我們應如何有效實施這種教學方式呢?
二、翻轉課堂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文言文中不僅涉及深厚的古代文化背景,與現代文相比其知識點繁多瑣碎,利用翻轉課堂有利于節約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興趣。縱然翻轉課堂優點良多,且適合文言文閱讀教學,但在具體實踐中,教師需要根據文章的篇幅、主題、風格等選取適合它的應用策略,做到以下幾點。
(一)精簡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由于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在詞匯和語法等方面有較大區別,學生在學習古文時有一定閱讀障礙,但如果過分注意每字每句的解釋,又會使文章大意被割裂。翻轉課堂恰能解決上述問題,通過圖片、視頻和微課等將課文中的重點知識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圖片與視頻比文字更直觀,能幫助學生較快獲取信息點,而微課僅有常規課堂教學時間的四分之一,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采集信息,精簡語言,抓住核心進行講解,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知識。
具體來說,九年級下冊的《出師表》是初中階段篇幅較長的一篇文言文,教師若遵循以往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逐句翻譯、解讀課文,不但課堂氣氛沉悶,學生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識記文中的所有知識。相比而言,翻轉課堂能將教學內容精簡并緩解九年級學生的學習壓力。在制作微視頻時,教師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學生講述東漢末年的歷史背景及三顧茅廬、白帝城托孤等典故,讓學生對文章有初步了解,之后再為其列出重點文言詞匯,這樣疏通義意時學生便會對他們感興趣或有疑惑的地方特別留意。課堂上,教師可通過小練習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并通過學生的反饋,針對重難點進行講解及小組討論,如此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高,花費時間也更少。
九年級下冊的《鄒忌諷齊王納諫》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謀士鄒忌勸說齊威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涉及了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背景知識。若想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意,教師勢必要為其補充一些歷史文化知識,不過若用時過多,學生的注意力就難以持久集中。翻轉課堂可幫助教師突破瓶頸,配以簡練文字和生動圖片的微視頻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故事的背景和梗概,繼而掌握本文要點。
(二)拓展外延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年級上冊的《詠雪》雖然篇幅短小,但《世說新語》堪稱一部“魏晉風流”故事集,記錄了漢末至南朝劉宋時期貴族、名士的逸聞軼事,涉及清談、玄學等諸多問題,學習此文時只讀懂字面意思是無法深入領會作品內涵的。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僅能借助視頻等更直觀的手段感覺在空中撒鹽、柳絮隨風飄舞與從天而降的雪花的形似和神似程度,體會謝道韞的詩情畫意,還可以通過閱讀相關資料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既達到對主題的理解,又拓展了知識,挖掘了文中的意趣。
在講解八年級上冊酈道元的《三峽》等作品時也可以使用類似手法,該文截取了《水經注》中的四個小段落,篇幅雖然不長,但誦默起來有一定難度。如果課堂上大講地理知識,無形中會給學生增加壓力。而翻轉課堂通過圖片和微課的交叉演示,學生可將三峽的全貌和相關外延知識盡收眼底,盡記心中,并歸納出三峽山、水之特點,在產生興趣的同時易于鍛煉觀察和概括能力。
(三)鞏固重點詞句,完善知識體系
和現代文相比,文言文知識點瑣碎繁多,對學生知識梳理、整合能力要求更高。為此,教師必須反復講解、考核,甚至逐個輔導,即便如此,學生的學習效果仍不理想。這些問題翻轉課堂可迎刃而解,因為微課、視頻、音頻和電子文檔等資料通過網絡一經上傳,學生可利用移動設備隨時查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鞏固復習,無需再被動地等待教師的下一次講解。
古文中的一詞多義和特殊句式是中考的重難點,教師需反復為學生整理、講解,借助翻轉課堂,不但能將教師從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還可以促使學生更自覺主動地學習。學生從自身需要出發,主動上網查閱而習得的知識,比課堂上被動灌輸的知識無疑印象會更加深刻。
除了詞匯的識記,主題的理解也是文言文閱讀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掌握一篇文言文的主題或許不算困難,但若能將多篇背景相近的文章融會貫通,加以歸類,實非易事。如《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均是作者被貶謫時所寫,但表達的思想各不相同,《小石潭記》是柳宗元寄情山水、排遣抑郁的佳作;《岳陽樓記》彰顯了范仲淹憂國憂民之情懷;《醉翁亭記》則體現了歐陽修與民同樂的崇高境界,如果讓學生將其系統化理解,交流與討論必不可少,但受種種條件限制,課堂上難以有效開展。相比之下,師生、生生間可通過網絡這個載體,以翻轉課堂的形式隨時溝通探討,并對所學知識及時反饋。久而久之,學生會通過實踐逐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在心中形成一個較完整又不斷補充新能量的知識體系。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穎、高效、符合現代教育發展趨勢的新型教育模式,是今后幾年,乃至幾十年教育工作者需努力探索與實踐的重要課題。當然,該方法的實施必須建立在合理、有效的基礎之上,只有將常規教學和翻轉課堂的關系處理妥當,才能讓文言文閱讀教學歷久彌新,使學生達到增長知識和培養興趣的雙重目標。
參考文獻:
[1]秦嶺.翻轉課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15(22).
[2]陳曉暉.試論翻轉課堂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積極意義[J].中學教學,2015(05).
[3]李鳳珠.“翻轉課堂”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學園,2016(11).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