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文
摘 要:生物學科是理科課程中的重要內容,對學生實踐能力、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應試教育為目的,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強調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目的,將學生培養成學習型人才。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將復雜的知識點用導圖的方式串聯起來,讓各個相關知識點的內容得到更好地銜接,加強對學生生物知識體系的構建。因此本文就對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究和思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生物;應用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教育家和心理學家托尼巴贊所創立的一種思維方法,目前已經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都得到廣泛應用,它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在教育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加強對新知識的預習和對舊知識的整合和復習,將零散的知識點整合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框架結構。隨著思維導圖理論的不斷成熟,思維導圖的多感官學習特性和放射性思考能力等優勢被更多學者或研究人員所關注,并被充分應用到教育教學領域當中,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1]。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是根據生物學科特點所采取的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可以將生物學科零散的知識點聯系起來,能有效提升初中生物學科教學效率和質量。
一、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學科知識,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印象和記憶,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思維導圖幫助下,學生可以圍繞生物中某一個知識點向外進行拓展和擴散,也可以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和整理,從而對該知識點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拓展[2]。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將具有一定邏輯關系的內容串聯起來,形成記憶鏈條,幫助學生對學科知識內容進行系統性的整理和總結,以更好地對知識點產生記憶,提升學習效率。在其他科目學習中也可以應用思維導圖,它同樣能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及提升學科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一)有利于突出教學直觀性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進行思維導圖設計時,一般會通過圖形、網狀結構或樹枝結構將思維過程直觀地展現出來,讓學生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到各級主題之間的關系。通過隸屬或層級圖形來進行表示,采用不同的圖像、顏色或關鍵詞來構建一個網狀結構,形成記憶連接,用思維規律和閱讀記憶產生聯想,可以將知識結構以及各個單元知識之間的聯系更直觀地顯現出來,具有層次性和邏輯性,學生在生物學習中可以直觀地找到各個知識點以及關鍵知識間的聯系,有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內容有更加深層次的認知[3]。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中學階段生物學科是一門典型的理科課程,但很多人會誤以為生物學科為文科課程,這主要是由于生物學科中的內容比較繁雜,其中涉及很多的知識點是要求學生背誦的。初中生物課程主要是以概念為主,比如遺傳、基因、進化、染色體、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細胞、生殖等多個概念,都是需要學生記憶和掌握的,在考試中也是圍繞著概念內容進行對知識的考查,學生在生物學習中多是以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掌握概念知識內容,但實際上通過考試發現,學生雖然可以對概念類的內容熟記,但并不能將概念類的內容轉化到實際中,也不能很好地運用概念內容來解決實際問題,忽略了生物知識的邏輯性和系統性。通過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對各個概念間的聯系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讓學生把握核心知識點,提升思維能力。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策略
(一)對知識點進行串聯,抓住主要線索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積極性。在制圖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去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形成知識體系,這可以幫助學生對某一章節或者某一部分知識點內容有更加完整和全面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復習“人體循環系統”知識點時,該部分知識內容比較抽象,知識點非常瑣碎,為了幫助學生對該知識內容有直觀的認識和了解,可以讓學生制作思維導圖。課上,教師可以先畫出大概的范圍,再讓學生進行演練和構圖思考。如以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為中心,發散到血管、心臟、血液、雙循環路徑等多個子關鍵點,教師可以建議學生采用不同顏色和粗細的線條將不同的主題連接起來,如果學生可以自主構建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框架,則說明學生對該部分內容的掌握程度較高。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針對學生制圖中的不足進行總結和分析,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有部分學生在制圖過程中可能會直接照搬課本中的知識,或者出現設計不合理的現象,這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對學生不當的制圖方法進行糾正,幫助學生指明制圖的思路,聚焦關鍵詞,抓住主要線索,形成脈絡圖,對不同的主題概念需要分清主次關系,再將其進行層層規劃,讓學生可以對知識內容的邏輯性有更直觀的認識和理解。
(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制圖和導圖講解
部分章節或者知識點的內容比較復雜、煩瑣,學生自己有時很難進行全面、準確地繪制,也很難將所有知識點囊括到一起進行總結,因此小組合作的方式就顯得非常重要。在制作思維導圖時通過成立合作小組,實現組內合作或者是組間合作,可以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小組成員的學識和能力,對制圖工作進行分工,梳理某一知識點的主題和主要內容,最后像拼圖一樣形成一個完整的導圖,將知識體系完整地呈現出來,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在劃分小組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充分發揮每一位小組成員的優勢和能力共同完成導圖繪制。在繪制導圖之前,由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對知識點內容以及小組成員分工進行討論和研究,確保導圖內容豐富、完整。同時還要加強組間的溝通和互動,充分發揮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和品質。例如在“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教學中,讓學生分小組完成導圖繪制,最后派出小組代表向大家介紹思維導圖編制的思路和過程,對導圖中的內容進行全面講解,從而實現對知識的鞏固和復習。繪圖和講解結束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介紹以及所制作的思維導圖進行總結和點評,糾正錯誤的地方,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這種教學方式實現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調整和創新,更有利于讓全班同學參與到課堂中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課堂師生互動,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下初中生物教學要重視對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學工作,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引導,充分利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和知識框架,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生物概念之間的聯系,了解各個知識點的關系和內容,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學生還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對課堂筆記進行整理,在整理的過程中能夠明確解題思路,增強生物課程學習的效果和提高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匡林林.理清學習思路,建構知識體系:論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復習教學中的應用方法[J].考試周刊,2020(94):135-136.
[2]張天慧.思維導圖在中學生物教學課中的應用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2):61-62.
[3]李守春.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復習課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20(8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