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瑩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高職校園的教學方式、教學思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希望,高職院校需要對于高職院校發展實際要求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研究,之后不斷的通過傳承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高職學生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對于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養高職學生工匠精神進行細致的分析與研究,以做參考。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高職學生;工匠精神
現階段社會呈現出來了高速的發展態勢,人們生活水平也不斷在提高,與此同,大眾對于教育也加強了關注與重視。在新時期的大背景,職業教育發展的最為迅速。高職院校在其發展的過程當中,緊緊跟隨著時代發展的步伐,并應用主動、積極的態度響應國家的號召,把工匠精神教育加入到了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當中去,從傳統的將關注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等方面,向著重視工匠精神培育方向所發展和轉變。通過加強對于高職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讓每一位高職學生都能具備工匠精神,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幫助高職學生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當中獲得更好的發展。基于此,本文下面主要對于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育高職學生工匠精神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1、工匠精神的含義
通過對于工匠精神的內容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研究,其主要內容包括:工作人員的一種優秀的職業精神,對于自己的工作、意義等方面的一種精神理念。工匠精神的內涵主要包括了三個方面,其一:在實際的工作當中,本著愛崗敬業的精神和原則,對于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付出不懈的努力,并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做好任何一項工作;其二:精益求精,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認真對待工作當中任何的細小的環節與步驟,爭取將最完美的產品打造出來,在產品生產的過程當中追求完美,把高質量的作品呈現在大眾的眼前,并獲得大眾的喜愛與滿意;其三:甘于奉獻和責任感,工作人員對于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有著飽滿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并且在工作當中勇于奉獻自己,好似園丁一樣,默默的付出自己的努力。
在高職院校當中加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不僅僅能夠培養每一個學生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精神,同時更是將他們培養成為一名綜合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并與高速發展時代對于人才所提出來的不同合理需求相滿足,讓他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具有極高的競爭能力,幫助學生日后走出校門,來到社會當中更好的就業。并且培養高職學生的工匠精神,也是高職學校自身發展過程當中的需求,工匠精神的出現,迅速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與重視,將其加入到高職校園教育過程當中去,更是作為了校園當中發展的重點內容去看待。高職校園與普通本科有著很大的不同與差異,辦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向社會與國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復合型人才,所以更需要工匠精神的加入,讓每一位高職學生都成為具有職業精神的技能型復合人才。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高職學生工匠精神的作用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點,當我們細細品味傳統文化時,無時無刻不被優秀傳統文化那博大精深的內涵所感染和震撼,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國幾千年來多少偉人運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所創造出來的,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畏困難、誠實守信的精神,更可以將其作為國人的精神糧食。通過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入到高職院校教育過程當中去,能夠大幅度的提升每一位高職學生的文化自信,并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思想觀,因此,當高職院校應用主動、積極的態度展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不單單能夠幫助中華傳統文化更好的傳承與發揚,更是為社會、為國家做出了一份巨大的貢獻。
3、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養高職學生工匠精神的方法與策略
(1)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不斷的挖掘。時代在不斷的發展,科技技術也從未停止過革新的腳步,現階段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入到高職學生教育過程當中去,需要不斷的對于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挖掘,找到傳統文化當中的精髓與內涵,并與工匠精神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讓二者相互影響、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在相輔相成當中提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并讓每一位高職學生都能夠明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魅力與作用。此外,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自己學院的文化和特色教育編制具有自身特色的傳統文化教育教材,并將其作為高職學生的道德修養必修課教材,幫助高職學生學會與懂得如何心懷感恩、誠實守信、孝敬雙親,讓學生明白日后離開校園,走到社會當中,如何立身處世。
(2)高職校園當中需要營造出良好的人文環境與氛圍。良好的人文環境與氛圍能夠大幅度的提高老師教學的效率與質量,與此同時,對于培養高職學生的工匠精神也有著促進的作用。首先,高職院校可以運用走廊、教室以及其他場所將有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知識、名人故事等內容進行展示,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其次,還可以將優秀畢業生名人榜、技術標兵榜設置出來,以榜樣的力量,激發出學生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并感染、激勵學生。
結束語:總而言之,通過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入到高職學生教育過程當中去,能夠有效的提升高職學生的綜合素養與工作能力,將高職校園當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培養成為具有工匠精神的復合型人才,幫助學生離開校園,走入到社會當中去時,可以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以最快的速度適應自己的工作崗位,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當中發光發熱,為我國更好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和努力。
參考文獻:
[1]朱穎.高職學生職業信仰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以浙江省為例[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7(06):25-29+113.
[2]張艷,蔣維西.高職院校實施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困境與路徑[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6):16-19.
[3]蔣維西,杜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高職教育難為困境與可為路徑[J].繼續教育研究,2018(04):69-74.
[4]高海霞.依托傳統文化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策略思考[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04):53-55+59.
課題編號SJGZY2020120,課題名稱:中華傳統文化融入課程思政路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