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勝民
摘要: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除了培養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約束,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為此,這也成為了當下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重點思考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將通過班主任自身行為引導、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班級活動總結評價等環節,展示小學班主任管理成效,實現學生自主管理育人目標。
關鍵:小學;班主任;學生;自主管理
前言:
小學班主任應注重“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并以此為主導,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通過自身行為規范的榜樣力量,引導學生在班級內將自己當成真正的主人,將班級作為自己的屬地,愛護班級環境衛生,珍視班級活動氛圍。通過這樣學生為主體的小學班級管理,小學班主任在其中有效地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自主管理能力的新時期小學生。
一、班主任規范行為,引導學生自主管理目標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模仿他人行為能力上升時期,小學班主任可以借助學生這一特點,通過自己行為的規范化引導,使學生感受榜樣的力量,積極效仿中完成對自主管理目標的達成。因此,小學班主任在探究如何走向學生自主管理為主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可以從自身做起,起到良好的引導效果,幫助學生提升自我管理意識,從學習的點滴生活中身正言順地走向自主管理,達成班主任管理走向目標。
如,在小學低年級時期,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穿著打扮,給學生樹立正面的、積極向上的典范形象,并在班級里發現衛生狀況,及時進行清理與打掃,遇到學生有困難及時伸出援助之手,使學生在班主任的關愛中,學習到愛,學會愛,并且將這些行為展示出來,做到在班級內不隨意的破壞衛生環境,保持班級內的清爽、干凈、整潔,為良好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奠定有效基礎。同時,在班級團結同學,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以此展示出小學班主任規范自身行為的榜樣力量,使學生在自己的班主任身正規范標準的指導下,完成自主管理能力培養目標,同時達成班主任班級管理目標。
二、班級活動放手做,提升學生自主管理能力
班級活動是展示“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環節,小學班主任可以通過活動的舉辦,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取得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自我成長能力。因此,小學班主任可以借助不定期的班級主題班會、學校舉辦的活動,展示學生自主管理能力成效。并在這些活動中,指引學生如何做好自我管理,怎樣做才是一名合格優秀的小學生。
如,在中年級班級主題班會中,小學班主任就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班會的內容,通過選舉確定不同小組的班會主題內容,制定各種班級規章自讀,使學生有一種“當家小主人”的感覺,以此以小主人翁精神積極參與班級活動,有效展示生本教育理念。同時,班主任還可以借助學習舉辦的運動會,指導學生做好自主管理,沒有參與體育項目的學生,在作為“啦啦隊”參觀的過程中,遵守會場的秩序,按照制定的地點規范行為,不在會場內大聲喧嘩,不隨意走動。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嚴格遵守會場紀律,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自主管理能力。
三、總結評價,展示班主任管理走向成效
教師的總結評價,一直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同樣不可或缺,是展示小學班主任對學生自主管理走向的成效主要部分。因此,作為小學階段的小學班主任,在針對學生進行自我管理過程,一定注重總結評價帶來的效果,并有效的加以利用,通過評價中的激勵與表揚,激發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建設積極性。
如,在高年級班級活動結束后,班主任可以針對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表現,通過總結評價,將學生的表現呈現出來,使學生了解自己管理能力構建中的值得表揚、應當修正的問題,并在班主任的指導中,不斷完善自我修為,不斷提升自主管理能力。像有的學生在學校運動會期間,不但自己管理好自己遵守運動會期間的制度,還幫助運動會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積極投稿為運動員鼓勁,看到運動場內的垃圾紙屑等,及時的撿拾起,保持運動會場的潔凈,展示自我管理中的責任心,同時,小學班主任應在運動會結束后,在班級活動中,針對學生的這些表現做出表揚,讓學生體驗到自己自我優秀管理能力被班主任發現并認可,以此更加積極地做好自己,激勵其他學生以此為標準進行自我管理,有效地提升綜合性的自我管理能力,達成小學班主任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走向的成效新目標。
總結:
總之,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至關重要,是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作為小學班主任應通過思考如何走向以學生自主管理的班級工作,并在班級管理工作依據“以生為本”教學理念,通過班主任自身行為引導、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班級活動總結評價等,引導學生成為班級真正的主人,不斷提升自主管理能力,成為具有自主管理能力的新時代小學生。
參考文獻:
[1]劉紅紅.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學生的自主管理[J].新課程·上旬,2019(3):244.
[2]黃丹.立足學生自主管理,提高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實效[J].新課程·上旬,2019(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