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燕
摘要:低年級小學生進行古詩學習時必須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規律,從學生興趣和感性思維入手,讓學生在古詩詞學習中強化認識,同時注重品讀與背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品讀的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形成基礎的文化認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逐步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引言
古詩詞蘊含著深刻、生動的人文情感意境。作者運用凝練的語言描繪了特定的自然景物,抒發了內心的人文情感。因此,優秀古詩詞是小學語文課程不可或缺的資源,能夠激發小學生良好的人文情感,啟發小學生感悟古詩詞的語言表述方式及審美境界。
一、組織古詩詞鑒賞
由于古詩詞內涵豐富,學生只有全身心投入其中,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了解詩歌的大意,加強對詩歌的鑒賞,才能增長自身的古詩詞知識,形成一定的文化積淀,提高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深刻領會古詩詞的內涵,并對現實生活起到指導作用。如何進行古詩詞鑒賞呢?首先,先讓學生了解作者生平、創作歷史背景、社會現象等,對作品基調有一個大概的掌握。其次,借助關鍵性的字、詞、句子,要求學生反復朗讀和精讀,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意境,賞析古詩詞,感受字里行間流露的真情實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此外,小學語文古詩詞鑒賞能夠給予學生更多表達看法的機會,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古詩詞描述的意境,置身于特定的時代,與作者交流,把自己想象成作者,與作者形成思想共鳴。
二、加強情境創設
基于低年級小學生學習所表現出的特點,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引入一些背景資料,充實古詩詞內容。然后以學生的好奇心為教學主線,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幫助學生快速記憶和理解詩詞。正如某位知名語文教師所說:“每一首古詩詞都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故事。”所以教師可以從中獲取教學靈感,結合學生愛聽故事的天性,將古詩詞內容拓展和延伸成一個故事,使學生在聽故事中展開想象,在情境中體會和感悟詩詞知識。在某些小學低年級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還比較注重教材內容的講解,這其實也是正確的。但是教師也必須要加強詩詞情境的創設,具體來說,教師首先在學習這篇古詩詞之前,就應當為學生們介紹這篇古詩詞的創作背景,使得學生們對這篇古詩詞的背景有著充分的了解,同時也能提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登鸛雀樓》一詩教學為例,本詩是大唐詩人王之渙所創。王之渙自幼聰穎,有雄才偉略,但遭人構陷被貶邊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制作一些王之渙在邊塞的生活情境圖片,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以講故事的方式,講述王之渙的人生經歷。讓學生聽完故事后,教師要讓學生對作者這一人物形象進行評價,或是喜歡,或是不喜歡,以及為什么。再結合本詩中的一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讓學生思考作者作此詩時的情感和想法。不論對錯與否,都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樣一來,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也能強化學生對本詩的認識和理解。
三、聯系生活,運用詩詞
在學習生活中,知識與生活經驗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知識來源于生活,更要在生活中得以應用,知識的效用由此體現。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語文教師更要調動課堂的活躍度,提升知識的傳授度,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知識融會貫通,并在自己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加以運用。例如教師教授《古詩二首》中《登鸛雀樓》一課,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上鸛雀樓之后抒發胸臆的情景,意在表現自身不凡的胸襟抱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是展現了自身無窮探索的愿望。此時教師就可以將含義深遠的一句詩向學生進行重點講解,舉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運用這句詩的勵志情景,比如學業進步,探索事物的能力增強等多個方面,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將古詩詞與實際生活積極地聯系起來,不僅要對古詩詞進行學習上的運用,也要在生活中進行時時處處接觸,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更好地促進他們對古詩詞的理解。
四、注重品讀背誦,形成學習習慣
品讀背誦是小學生古詩詞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以《小兒垂釣》為例,這首古詩詞描寫的是釣魚的場景,但對學生來講,“釣魚”這一活動比較陌生,很多學生只是從電視、電影中看過釣魚,但對釣魚沒有足夠的認識,很難理解垂釣的場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兩個內容:①熟讀和品讀。在這一要求下,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快速完成詞語的學習,掌握詞語并理解大致的含義,在指導過程中,教師讓學生了解什么是“蓬頭稚子”,什么是“莓苔草映”,通過品讀的方式加強對內容的認識和了解,通過熟讀的方式快速理解文章的大致含義;②熟練背誦則是在學生無法完成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對古詩詞快速進行背誦,通過背誦作為自身積累的一部分,實現知識的學習。背誦的目標就是讓學生進行快速熟記,而“日積月累”的章節設計也是為了豐富學生的古詩詞儲備而設計的,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成古詩詞的背誦和閱讀。對于低段學生來講,背誦是學生應具備的基礎能力,要培養學生背誦古詩詞的習慣,形成遇到古詩詞必背誦的思維和意識。
結束語
總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任重而道遠,教師在教學中應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幫助學生提高古詩詞賞析能力。古詩詞教學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教師只有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才能獲得一定的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張宏洲.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古詩詞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1(01):57.
[2]喬可.小學語文低年級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1(01):7-8.
[3]李學梅.加強小學低年級語文古詩教學的有效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A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