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麗
摘要:21世紀對人才有著更大的需求,而作為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課程,初中音樂在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方面,可謂是功不可沒。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應立足于實際,不斷創新教學形式,將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充分激發出來。使學生在學習之余能夠陶冶情操、放松身心,為今后高素質方向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探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方法
引言
初中傳統音樂教學主要包括師模唱法、學生跟唱法和學生獨唱法。由于教師習慣性地占據主導地位,極大地打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習慣性地被動學習,從而導致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逐漸喪失。為了使初中音樂教學從“低效”走向“有效”,教師需要改變以往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在準確把握學生學習特點和水平的基礎上,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教學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從而實現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一、結合教材將流行音樂導入課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核心素養是文化基礎當中的人文體育審美體現,使學生可以獲取藝術知識技能和方法,并且尊重文化的多元化。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發現、感知、欣賞、評價美的意識和能力,讓初中生具有健康的審美價值取向。同時,也要擁有藝術表達創新表現的興趣和意識。并且可以在生活中,拓展和升華美。在初中音樂學科教學過程中,處理流行音樂與學科教學的關系,成為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熱點問題。在初中音樂教材當中,有許多樂曲都屬于經典民歌類型。這些樂曲的曲風節奏、音樂形式都與學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音樂有很大的區別,學生在學習和理解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一定的障礙。這些教學內容的娛樂性較低,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將以課標為主和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有效結合,從而設計教學內容,將教材當中的音樂知識與學生所熟悉的流行音樂有效結合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音樂學習興趣,還能教會學生如何辨別優秀音樂作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音樂審美能力。
二、重視情緒在音樂教學方法中的作用
現代教學方法強調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認知與情緒是密不可分的,積極情緒對認知具有動態作用。大量的實驗表明,當你快樂的時候,你的感知更敏銳,記憶力更強,思維更活躍;相反,消極情緒會阻礙認知活動的發展。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到學生的情感、意志和精神需求,就可以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每首歌曲、每首音樂都充滿了情感,音樂教學取得了更大的效益。它改變了傳統的重知識、輕技能、輕情感的音樂教學方法。它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克服了學生學習音樂時的無聊和枯燥。因為教學方法是師生之間的雙向關系,所以情感交流也需要雙向交流。由于教師情緒的主導作用更為重要,只有音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充滿激情,才能感染學生的情緒。在教師的影響下,學生也注重與教師的默契配合,課堂氣氛活潑,充滿音樂。這種音樂課是一種先進的藝術享受。音樂教學應根據自身的教學規律,從學生的生理、心理出發,科學地進行。音樂教學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運用恰當合理的教學方法,從知識、情感、意義和行動上引導學生。
三、加強教學實踐
開展音樂教學,歸根結底是為了使學生可以自己進行表演,因此,教師應當對學生加強實踐教學,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實踐是他們進行自我展示的良好平臺,同時是他們發揮創新力與想象力的良好契機。所以,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當切實加強實踐性教學,努力為學生搭設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就學生而言,即興創作與即興表演能夠使他們得到充分的鍛煉,同時還可以反映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與潛力,能夠反應他們的創作個性,最終可以使他們的創新性能力不斷提高。例如,在傳授《龍舟調》時,教師應當先讓他們感受歌曲中所蘊含的民族風味,在此基礎上,還可讓他們即興發揮。具體來說,先將他們分成幾個小組,然后每一組推薦一個代表來表演,最后教師對他們的表演進行點評。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能夠豐富他們的表演,另一方面還能夠使他們主動地投入到表演實踐之中,使他們獲得良好的實踐機會。
四、合理利用小組合作教學策略,增加師生交流互動
在初中英語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組教學,有效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從而突出小組合作教學的重要作用。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天賦、優點以及音樂基礎等進行科學分組,讓小組內的學生可以互相幫助,互相促進,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實現初中生音樂審美能力和音樂學習能力的培養。例如,學生在學習《三峽的孩子愛三峽》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學習小組,并且在小組內設置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學習小組中自由探討,并且可以積極地交流和互動。教學中讓學生了解樂曲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其中所傳達的情感因素以及樂曲的旋律特征等。在學生討論交流結束之后,進行適當的總結和指導,從而確保小組合作教學的有效性。教學中在實現基本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并利用音樂教學,讓學生掌握抒發情感的技巧。進而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也能提高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質量,培養學生音樂寫作能力。通過音樂學科教學,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加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結束語
隨著全面推進的音樂改革,為了構建更加高效的音樂課堂,需要教師與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相結合,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學習和掌握更多音樂知識的同時,還能真正培養自身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閆韻玲.關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1):100.
[2]馬麗.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方法的探究[J].家長,2020(13):151+153.
[3]金敏.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方法創新[J].考試周刊,2019(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