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小學階段具有較強邏輯思維性的學科,數學課程本身也是促進學生思想開發以及邏輯啟蒙的重要環節。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加強對現有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呼聲也愈來愈高。本文以此為基礎,就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經驗的內涵以及如何幫助學生去積累數學學習經驗的相關問題進行思考。希望能夠以此為今后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升級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經驗;內涵
引言: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相應的教學標準也有了顯著的提升。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要注重與時俱進不能一味地拘泥在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中。要正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其擺脫傳統學習思維的束縛。幫助其構建全新的思維體系,更好地促進其核心素養的提升與培養。
一、小學數學教學與數學經驗的思考
1.1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1)小學數學課堂的發展要求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效率,也就成為了小學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數學是人類創新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也是新時期教學工作的核心所在。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中,第一是教學觀念的轉變,作為教師要努力克服傳統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鼓勵和引導學生去合理的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第二便是注重教學方法的更新,這也需要重新構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好地發揮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關鍵作用,更好地發揮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與引導作用[1]。
(2)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等方面都處于一種新舊交替的關鍵時期。這也使得當前小學數學教學課程呈現出了較為復雜的狀態。在這樣的形式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是重教輕學,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教師是課堂的絕對主導者,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沒有主動權,師生之間也缺乏合理的交流。這就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第二便是教學的形式過于單一,一些數學教師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只關注于教學結果以及公式定理的運用效果,這樣的教學條件下,也使得教學結果與教學目標發生了較大的偏移。
1.2數學經驗概述
數學經驗就是在接觸數學知識以及數學符號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并熟練應用的一種具有較強系統性、思維性以及推理性的思維模式。數學經驗同時也是一個個體在接觸數學問題時,在腦海中自動生成的一種客觀反應??偟膩碚f,數學經驗具有以下兩個典型特點。
(1)整體性
數學與我們的日長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在實際需求的引導下,數學也被劃分為了不同的登記。例如幾何、函數等等。但是不論怎么劃分,其都不可能擺脫數學經驗這一核心,數學經驗本身就是對各種數學問題的一種整合,是更好地促進數學知識價值發揮和應用的保障。
(2)差異性
嚴格意義上來說,數學經驗本身也沒有特別嚴謹的套路,其本身就是指研究人員在探索數學知識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種思維模式。即便是在面對同一事物的時候,不同的人所關注的角度以及思考的方式也會有所差異,所以數學經驗的產生與引導也必然存在差異性。
二、數學經驗的外延
新數學教學標準也為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樹立了一個新的發展目標。即小學數學教學在重視課堂教學活動的同時,去注重學生對于數學經驗的解釋和積累中。對于數學課程而言,其不僅是簡單的數據運算過程,更是一種嚴密的邏輯思維法則。整體而言,數學經驗既是對數學理論的一種總結與理解,也是學習者自我思想模式的一種構建[2]。
三、提升小學數學經驗積累效率的策略分析
3.1做好教材的備案工作,明確教學目標
(1)教材備案
教材備案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在新課標的發展背景下,小學數學備案也被予以了新的要求。對于數學教師來說,數學知識點以及知識結構的教學,要立足實踐,充分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以此來保證教學內容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其次便是要針對教材思想做進一步的研究,高質量的教材備案也是夯實教學基礎,促進學生數學經驗積累的重要前提。
3.2做好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方法的改革第一要重視教學情境的模擬,相比于其他的科目,數學課程的模擬難度較大,在營造數學教學情境的時候,也要做好素材的情境模擬,這里的情景模擬主要目標是將數學的教學過程進行生活化的展示。例如在講解“圓”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列舉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圓”元素。除此之外,便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到實踐教學活動中去。例如教師可以將課前的五到十分鐘留給學生,讓學生去分享自己預習的成果和疑問。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切實提高課堂效率,同時也能有效的保障學生的主動性。
3.3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能力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需對教學模式做出不斷的創新與升級。通過設置生活場景、設置問題情境等方式去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以此來更好地加深其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感悟。例如在學習《認識時間》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一些學生們耳熟能詳的案例來營造情境?!霸邶斖觅惻苤?,兔子的速度是烏龜的十倍,比賽開始后,烏龜在前進了一百米之后,兔子才開始出發?!痹谠O置了這樣的情境之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去進行自由發揮“在上述文字的描述基礎上,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無疑會對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根據這一情境,我們也可以設計出不同類型的問題。例如在相同時間內,烏龜與兔子分別前進的距離、兔子在什么距離上能夠追趕上烏龜等等。此時教師在結合小學數學知識去引導學生的理解與認知,也必然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數學經驗的積累意義重大,這不僅關系到學生當前的學習質量,更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帶來直接的影響。作為新時期的數學教師,在教學改革的大環境下,一方面要注重自身教學思想的轉變,另一方面則要加強教學方法的升級。雙管齊下,切實有效的推動小學數學改革工作的升級。對于學生而言,這是促進自身發展的寶貴嘗試,對于教師而言,這也是實現自身職業價值的重要選擇。
參考文獻:
[1]劉愛東.小學數學"疑趣"課堂的內涵與實施策略探析[J].小學教學參考,2014,000(018):29-29.
[2]彭國慶.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經驗的內涵和教學策略探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3(3):152-153.
作者簡介:柯昌銀(1967.6-),漢族,籍貫中國湖北省鄂州市,一級教師職稱,畢業于中國湖北省黃岡教育學院化學專業,現任職于中國湖北省鄂州市太和鎮朝英小學,研究方向為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