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少波
【摘要】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而語文課外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它不僅能讓學生在課外實踐中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規律,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還能讓教師通過課外作業了解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合理有效地布置一些課外作業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本文主要從布置開放型的作業、課外作業的質量、課外作業的形式、課外作業的批改四方面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相對應的策略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作業;有效性
課內作業是為了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而課外作業是為了體現學生差異性和創造性而布置。無效的課外作業只會加重學生的負擔,容易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錯誤認知。唯有從學生出發設計課外作業,才能真正實現課外作業的有效性。
一、布置開放型的作業
小學課外作業如果太過明確、正式化,學生在書寫課外作業時,多是敷衍,很難讓學生從課外作業中體會到樂趣。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布置開放型的課外作業,對課外作業不設置具體的標準。這樣既能減少抄襲作業、敷衍作業的情況,還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例如,在教學《漢字真有趣》這一章節時,筆者會先給學生講述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讓學生對漢字有基本的認知。并且在課堂教學時,筆者會穿插一些字謎吸引學生融入到課堂學習,借此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在課堂結束后,筆者會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作業,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或其它方式,在下節語文課中,說出五個有趣的漢字。這個有趣的形式,筆者不會設定。它可以是字謎、歇后語或者對聯、諧音等多種方式。當筆者說出課外作業的內容后,學生明顯表現出對該種作業模式非常期待的態度。因此,從下節語文課開始,學生分享自己成果。在這個過程中,雖然避免不了會有重復,但是很明顯可以察覺到學生都在努力完成課外作業。語文教師通過布置開放型的作業,不僅能增加語文課外作業的有效性,還能拓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積累更多的知識,為他們后續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
二、課外作業的量在精不在多
課外作業應走出題海戰術的困局,要真正實現課外作業的價值,才能幫助學生彌補課堂學習中存在的缺失。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長時間書寫課外作業,不僅壓抑了學生的天性,還會出現代寫、抄襲等行為。基于此,語文教師可以減少課外作業的數量,根據往常的模擬考試,針對性地布置課外作業,借此改變小學生的薄弱環節,增加課外作業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這一章節前,教師可對文章中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將形近字、多音字、理解詞語等知識點分別歸納,以便用于布置課外作業所用。課堂知識講解完畢后跟學生進行互動,以此來了解他們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與學生之間的深入互動,教師便能發現學生知識點掌握的最為薄弱的環節,并以此布置具有針對性的課外作業,實現對課外作業的有效精簡,不僅符合現在教學提出的減負要求,還能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課外作業的形式豐富多樣
抄寫、作文、組詞、造句等是現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普遍作業形式。重復性做相同的事情,成人都會感覺枯燥乏味,那么,為什么將之強加到學生身上?這是教師對課外作業不重視的體現。因此,教師可以布置多樣化且學生樂于接受的課外作業,我們可以借鑒其它學校的優秀課外作業模式的優點,將課外作業布置得豐富多樣,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田忌賽馬》這一章節后,將學生均分為四人一小組,讓小組成員分別扮演齊威王、孫臏、田忌以及三人之外的其它角色,讓他們將課本中有關自己扮演人物的對話進行反復觀看,從中找尋文中人物的內心變化。當小組劃分完畢后,給學生們布置課后作業“今天的課外作業與小組有關。大家晚上回家后,可以嘗試用電腦或手機進行聯網,將自己代入文中的角色,通過彼此間的對話,來還原文中每個角色的心理活動以及感受孫臏的過人智慧。”教師將作業布置得多樣化,不僅能使學生很用心地去完成作業,還能激發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四、認真對待課外作業的批改
在小學,部分教師很少批改作業,而是自己給出一份標準答案,讓學習委員進行批改。教師這樣批改作業的方式,不僅無法讓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會使抄襲的現象逐漸增多。雖然,教師既要進行備課,還要考慮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沒有過多的時間進行課外作業批改。但是,教師既然布置了課外作業,學生也努力完成了,教師就應對學生的成果進行認真批改和批注。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可以適當加入一些有趣的批注,既可以讓學生認知到自身的錯誤,也不會打擊學生的創造積極性。
例如,學生將《景陽岡》這一章節的課外作業完成后,筆者讓班級委員幫忙收集作業。收集齊全后,筆者將作業帶到辦公室并一份份地審批。在審批過程中,筆者發現一名學生在“按文章敘述順序,把小標題補充完成”這一習題上出錯了,于是,筆者將他寫錯的答案進行標記,并在此基礎上給他留下批注:“你很聰明的,就是不夠仔細認真。你再仔細看一遍課本內容,我相信你一定能一眼就找出問題所在”。還有一位學生在“品讀句子,完成練習”這一習題中出現錯誤,對句子的理解能力不到位,筆者將他寫錯的答案進行修改,然后給他留下批注:“你的閱讀量有所欠缺,平時可以多看一些書籍,借此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這對你以后的學習很有幫助。”通過教師的批注,學生不僅能從中感受到教師對自己濃濃的關切之情,還極大程度上給學生提供了學習方向。
五、結語
語文課外作業布置對課堂教學本身應起到輔助性鞏固的效果,但抄寫詞句、背誦文段等小學語文的作業形式,往往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因此,關注學生們在進行作業時的體驗與感受,是教師改進課外作業、提升課外作業有效性的關鍵。
參考文獻:
[1]蔡麗嬋.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作業的優化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37):23-24.
[2]高納琛.小學語文有效作業設計策略之我見[J].新課程,2021(15):19.
[3]趙曉暉.淺議布置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2):71.
[4]許惠.加強課外作業創新設計? 提升小學英語作業有效性[J].校園英語,2016(18):146.
責任編輯? 溫鐵雄? 美術編輯? 李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