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芳
【摘要】伴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班級管理方式選擇和實施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地凸顯出來。對處于“敏感期”與“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外界社會各個細小的“層面”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和改變他們。為了更好地管理和教育學生,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愛”。這是教育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對于農村地區的初中教師而言,怎樣依據初中生的成長特性,通過更為貼切的溝通和管理方式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引導性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對于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針對農村地區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藝術進行梳理和優化,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村地區;初中班主任;管理藝術
一、農村地區班級管理的重要意義
農村相比于城市而言,不僅教學資源不占優勢,而且在整體教育環境上也相對落后。為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與成長,農村班主任要對他們的工作進行優化,也就是,其實際工作職責要從簡單的教學任務達標,拓展到了班級學生的良好管理與引導上面。在學生學習成長的道路上,除了知識的吸取與應用,學生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成長也同樣重要,并且這也是考量班集體向心力、班主任教學管理能力的核心指標之一。因此,為了能夠進一步地了解學生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的變化,教師要能夠與班級中的每位學生建立起穩固的溝通橋梁,并通過多方面的融入與觀察去體會學生的實際特點。只有做到這樣,才可以在班級管理中更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
二、農村初中班級管理中體現“靈活應對,妥善引導”的特點
對于農村初中班主任而言,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切記不要忽視溝通教學的重要性,通過與學生的良好溝通可以更為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這樣在教育教學中才能夠更有側重點與針對性。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藝術”以及交流技巧。如,選取正確的溝通地點、良好的溝通時間、完美的語言以及溝通時的反應神態,等等。
(一)班主任班級管理中溝通技巧的體現
1.溝通時間的選取
盡管作為教師,主動找學生進行溝通,學生不會拒絕,但是表面的認同不等同于學生發自內心的認可與接受。這個階段的學生,他們都是相對敏感的,可能教師的一點點“處理”不當都會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選取恰當合適的交流時間去進行班級管理,要優先顧忌學生的實際感受,每次談話溝通前都需要對學生的狀態進行觀察了解,這樣才能夠在體現溝通價值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提高交流質量。
2.合適的溝通場景
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合適的談話場景也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也同時是班主任最容易忽視的一點。如,在多個學生或多個教師面前找某個學生進行“一對一”談話。這樣的交流場景就未能考慮到學生的“面子”,因而降低談話質量。
3.良好的態度把控,“平等心”對待學生
一個稱職的教師,不僅需要時刻謹記自己的言談舉止,而且還需要在了解學生對自身實際看法的前提下,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不斷地引導和感染他們,切記在交流中避免居高臨下、一味批評指責,要時刻保持溫和、和藹的談話態度,要用“平常心”對待班級中的每位學生。
為了更好地挖掘與尋找學生的“閃光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搭建一個公平民主的“交流”平臺,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大放異彩,相互學習、相互尊重,在激發個性、體現班級向心力的同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如,班級要籌備演講比賽,教師在與學生溝通、選擇出賽學生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先進行公平的競爭,要給予每位學生應有的出賽權利。
(二)與學生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
由于農村地區的整體教育環境相對薄弱,為了更好地教育與管理學生,班主任需要與每位學生家長建立起密切的聯系。譬如,某學生近期出現學習狀態不好,學習成績突然出現下滑、學習熱情低下以及上課經常遲到、早退等情況。作為班主任則需要優先與學生的家長建立聯系,在這過程中切記不要僅局限于“問責”和簡單的告知,需要對學生近期在家中的狀態與學校中的狀態進行對比與分析,通過與家長的交流,找出學生成績下滑、情緒低下、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出現的緣由,這樣才能夠做到“對癥下藥”,及時地引導學生改正錯誤。
(三)利用網絡科技構建溝通橋梁
對于農村地區的教師而言,也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力求在信息時代發展的浪潮中能夠踏浪前行、穩步向前,通過互聯網的幫助在網上與學生建立溝通。這一階段的學生,他們對于網絡的熱愛是無法澆滅的,既然不能遏制則需要不斷優化自身教學方式,找到其中能夠和教學充分融入的點進行拓展和優化。例如,教師需要建立班級群、小組群等等,除了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網上溝通外,在學生的課余時間中也可以與學生在群里進行溝通。這樣的交流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體現教學高效性,而且對于學生心理狀態的把控和分析也能夠起到巨大作用。
(四)大力開展課外交流的活動
由于地域的差異性,農村教學硬件條件還不夠完善,學生學習生活相對單一,這不僅限制了學生的視野發展,而且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有一定程度的阻礙。因此,為了最大程度地扭轉這一局面,有效地開拓學生的眼界,教師則需要在教育教學以及班級管理中盡可能地融入更多趣味元素,為學生開展更多能夠踴躍參與、體現價值的交流活動。這不僅能夠拉近師生、生生之間的距離,還能在不斷拓寬學生知識層面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觀察他人、學習他人、尊重理解他人。譬如,可組織流行歌曲比賽、趣味運動會、話劇晚會,等等。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地區的初中班主任,為了更好地與學生建立溝通,實現良好的班級管理,則更需要對學生進行細致、全面的了解。班級管理的藝術學無止境,這要求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知識,保持學習與身心健康的良好發展,還要在妥善引導學生、靈活應對班級管理過程中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
參考文獻:
[1]高小靜.溝通藝術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5):33-34.
[2]翟曉曄,張興民.淺析初中班主任的育人方式與班級管理藝術[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1課程教學與管理論壇論文集[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1:5.
[3]喬世貴.農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困難及對策[J].智力,2020(17):181-182.
[4]南巧靈.班主任工作中的“偷懶”藝術——農村中學班主任工作之我見[J].新課程(中),2018(1):39.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