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宏偉
摘 要:時代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對人才選拔有了新的標準和要求。基于此,新高考改革勢在必行,尤其是語文考試,當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漸深入推廣開來,語文教學的廣度和深度隨之增加,滲透了更多生涯規劃教育,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的要求提高。新高考的語文改革更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本文就新高考下的語文教學要求進行闡述,并提出加強師資力量,開設輔導課程,強化學生體驗等滲透生涯規劃教育的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
關鍵詞:新高考;語文教學;生涯規劃教育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提出了“核心素養”為主的教學要求,在加強高中語文教育的同時,進行生涯規劃教育,可以更好地讓學生認清自身定位,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特長優勢,使學生在面對高考填報志愿時,可以準確選擇適合自身的專業方向。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生涯規劃教育的滲透是必要的。
一、新高考改革下語文教學滲透生涯規劃教育要求
近年來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對這一問題作了綱領性的規定:“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中根據需要適當增加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探索綜合高中發展模式,采取多種方式,為在校生和未升學畢業生提供職業教育[1]。”其要求對高中生進行適當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需要引導學生擁有“學會選擇,學會規劃”的能力。《綱要》一出,成為當下教育的一大重難點,不僅是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和規劃,更是對教師教學的一大挑戰。
二、語文教學滲透生涯規劃教育的教學策略
(一)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生涯規劃教育
高中階段的學生擁有成熟的想法和獨立思維能力,對各種事情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個性化差異較大,因此,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進行綜合測評,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缺點,在進行志愿填報時更加準確恰當。通過語文課堂滲透生涯規劃教育,要先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能夠積極地融入課堂中,配合教師進行學習。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中國建筑的特點》是高一下冊第二單元的學習內容,教師進行課堂講課時,可以觀察學生對醫學、物理學、建筑學等方面的興趣,給學生深入講解這些方面的有關知識,指導學生樹立生涯規劃觀念,在學習過程中及時發現自己的愛好。可以成立專門的生涯規劃教育部門,安排專門的教負責這方面的教育,定期考察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特點和性格特點,量身制定生涯規劃教育。學校建立起完整系統的生涯規劃,為接下來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開設輔導課程,培養學生生涯規劃能力
高中學校,要想盡快在語文課堂中落實生涯規劃教育,僅靠語文課堂的滲透教育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要進一步實現對他們生涯規劃能力培養,需要開設專門的生涯規劃輔導課程,讓學生更加系統地學習生涯規劃知識。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和《長征勝利萬歲》是高二上冊的學習文章,部分學生在進行學習之后,產生了濃烈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情懷,立志要向英雄先烈看齊,成為一名軍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對自己接下來的發展有了初步明確的規劃,卻不了解相關的志愿填報政策。對于這部分想考軍校或想參軍入伍的學生,可以展開輔導課程,不僅要給學生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還要進行實踐培訓,考查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和技能,使學生在訓練過程中認清自身是否適合這方面的生涯規劃,培養學生正確認識生涯規劃教育,樹立精準的生涯規劃。
(三)加強師資力量,保證生涯規劃教學質量
教師作為學生進行生涯規劃的引導者,提高學校的師資力量,加強教師教學能力是保證生涯規劃教育質量的首要要求,從我國當下高中學校的課程安排來看,很少有學校真正將生涯規劃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因此,要提高語文教師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認識。
學校可以組織安排講座,外聘專家進行課程培訓,來提高高中語文教師的專業能力,在生涯規劃教育方面得到進步,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教育。
(四)強化學生體驗,開展生涯規劃實踐活動
融入生涯規劃教育的語文教學不能僅限于課堂,還要加強體驗課程,設計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相應地提高學生的生涯規劃能力[2]。
《家鄉生活現狀調查》是高一上冊的語文學習內容,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完之后,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踐調查,讓學生了解家鄉的職業生涯都有哪些,有什么是自己感興趣的。通過實踐活動可以提高自我認知,借助真實的環境來獲得實踐經驗,了解各行各業的相關知識,并能夠從容客觀地進行高考后的志愿選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做好新高考背景下語文教學滲透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的探索,是當下社會對高中學習提出的要求,不僅可以提高高中教學水平,還能夠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找準自己的定位。
參考文獻:
[1]陳蔚文. 新高考背景下語文教學滲透生涯規劃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13).
[2]謝先成.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的內容框架與路徑探索:訪特級教師、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曹建華[J].教師教育論壇,2019,32(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