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靜
摘 要:在當前時代的背景下,社會各界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越來越關注。在小學的教學工作中,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高效、有效、文化等成為重要的課堂構建目標。因此,老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需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實力,以便于更好地構建小學數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有效;文化;課堂
引言:對于小學數學課堂而言,要想實現高效、有效、文化的課堂構建目標,老師往往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接下來,本文將從數學課堂的發展現狀,以及課堂的構建措施等方面,展開相應的探討。
一、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一)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概述
高效課堂,也就是指在有限的45分鐘課堂時間內,老師要讓學生盡可能地掌握全部的教學內容,以及能夠熟練運用這些數學相關知識點等。也就是說,老師需要采用科學的方法才提高教學的速度,以便于實現對課堂時間的高效運用。
(二)高效數學課堂發展現狀
在小學的數學課堂上,小學生往往過于活潑好動從而無法專心聽講。并且,對于小學生而言,一些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從而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進而影響老師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三)構建高效數學課堂的措施
利用多媒體設備等打造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相應內容的授課,采用分層教學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這些都是提升學生的上課積極性的重要措施。這對于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而言,具有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1]。
二、構建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一)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概述
有效課堂,通常需要老師提高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效性。它不僅僅是指給讓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而且還需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個人發展中能夠更好地利用數學,從而促進學生的個人成長與發展,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有效數學課堂的發展現狀
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由于教材中的部分案例年代久遠,因此很難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提高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效性而言,都是十分不利的因素。
(三)構建有效數學課堂的措施
老師在構建有效的數學課堂時,要充分關注教學案例的時效性。在進行教學工作時,通過一些與學生現在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來構建有效的數學課堂。
例如,老師在講解“認識人民幣”相關內容的時候,可以把一些最新版的人民幣展示給學生,還可以通過老版與舊版人民幣的對比,來加深學生的認知。另外,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扮演售貨員以及顧客的形式,來提高對教學內容的運用和實踐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往往能夠極大地提升數學課堂的有效性[2]。
三、構建文化的小學數學課堂
(一)文化的小學數學課堂概述
文化課堂,通常是指在課堂教學工作中營造良好的數學文化氛圍。一方面,老師樹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在教學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老師要在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進行培養[3]。
(二)文化數學課堂的發展現狀
在當前的教學工作中,部分存在“過于注重教學進度以及學生成績”的現象,從而忽視對學生數學文化的培養。而且,在引入數學文化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接受能力,從而造成文化課堂的構建效果不佳。
(三)構建文化數學課堂的措施
要想構建文化的小學數學課堂,就需要結合小學生的發展特點,選擇適合的方式方法進行構建。
一方面,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從而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敢于質疑”的精神。這樣不僅是數學精神與數學文化的良好體現,而且也十分有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另一方面,要在教學實例中引入數學文化。例如,老師在給學生講解“方程式”相關的數學內容的時候,可以引入中國古代“雞兔同籠”的相關內容,從而實現文化與數學的更好融合。
另外,結合一些具體的數學案例,滲透一些數學家的故事等,也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精神與數學素養從而構建文化的數學課堂[4]。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構建高效的、有效的、文化的小學數學課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可以促進老師教學質量與速度的同步提升,而且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成果。另外,這對于鍛煉小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及綜合能力而言,也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錦峰.淺析小學數學中高段學生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策略[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20:3.
[2]李焰.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有效構建的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0,22(07):208.
[3]楊曉波.淺談如何構建高效、有效、文化的小學數學課堂[J].現代交際,2020(02):205+204.
[4]周萬錄.基于數學文化,構建高效課堂——試析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整合[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成都會場)論文集[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