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
摘 要:在初中教育過程中,法律意識屬于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教育環節,同時也是初中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途徑,道德與法治是呼吁學生掌握法律意識與法律知識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以及今后學習具備比較突出的影響力。對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初中教育綜合水平,本文簡要分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法律素養的培養途徑,希望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教育;道德與法治;法律素養;教學策略
引言:
法律素養屬于公民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在初中學習過程中需要有意識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提高對于學生法律素養的培養意識。在教學期間需要針對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積極改變與創新教學方式,針對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并以法律意識的培養為基本目標,基于不同途徑強化法律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法律水平。對此,探討初中道德與法治中學生法律素養的培養途徑具備顯著實踐性價值。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培養法律素養的意義
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的需求,新時代環境之下人才的道德法治教育要求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對于道德與法治而言,其不僅需要高度重視學科基礎,同時還需要適應未來社會生活以及個人終身發展所必須的基本素養,其必須充分展現社會發展期間的基本動態,并注重歷史文化特征以及教育現狀[1]。從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來看,社會、國家、公民三個基本層面的價值準則。
從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育任務主要是在于育人,在教學期間應當有意識、有責任的培養學生構建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同時基于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需要提高對于法律意識與知識的培養,為學生的成長奠定良好的核心素養。對此,在教育中為了更好的提高人才培養效益,需要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合理的滲透法律素養教育,強化育人教育整體效益。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培養學生法律素養的策略
(一)借助生活引出法律素養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借助合理的方式形成法律素養教育內容的引出,高質量的教學活動其根本在于教師的精心備課,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期間,因為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經常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此時便會導致課堂計劃被打亂[2]。對于這一現象,假設教師仍然根據預設進行教學不僅難度高并且收益差。對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發揮相應的教學機制,跳出預設并按照實際情況,以學生的反應、表現設計相應的活動,豐富學生的體驗,在恢復課堂秩序的同時可以促使學生在體驗中形成自主感知,從而提高法律素養教育綜合效益。
例如,在《法不可違》這一課程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列舉各種關于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案例,引出和青少年犯罪相關的法律規定,同時基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犯罪的類型等進行綜合分析,促使學生可以認識到遵守法律的意識,規避觸及法律紅線,針對學生行為習慣進行規范,促使學生可以基于法律形成在行業內高闕認知,在關鍵時間采用法律武器形成對自我的保護。
(二)通過多途徑拓展知識
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在法律知識學習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教師想要解決相應的問題就必須不斷的拓展自身的法律知識[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基于教材內容實現對法律知識的拓展,引導學生可以基于課外閱讀方式實現對法律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基于法律相關的活動方式開展法律知識的教學,構建完善的法律知識,基于組織學生參與和法律相關的講座,促使學生可以將法律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中,從而實現對自身行為的規范管理。
例如,在全面依法治國這一課程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建設法治國家的基本目標,引導學生可以在課后實現對資料的收集以及自主學習和探討方式實現對課堂知識的補充,從而實現對法律素養的提高。
(三)基于社會熱點滲透教育
除了教材中的內容以外教師還可以借助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開展法律意識的培養,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基于案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中的焦點話題,并基于社會中的熱點話題進行討論,促使法律知識的學習和社會實踐保持高度結合。例如,教師可以定時組織學生觀看新聞聯播、今日說法以及焦點訪談等和法治相關的節目,同時基于國際動態、安全事故、典型違法案件等活動,以此強化學生的法律理念。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期間教師需要提高對于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在教學期間需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與優化,針對教學方式的創新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基于學習途徑的拓展與案例的分析、情境在線等多種途徑引發學生討論,促使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高度重視學生法律素養的提升,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促使學生可以基于法律知識,強化自我保護、行為約束以及危險防范等綜合能力,從而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江婷,石磊.新時代高校道德素養與法治精神培養途徑探究——評《新時期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與法律素質培養》[J].中國教育學刊,2020,32(3):110-110.
[2]藍喜玉.思維導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研究,2019,2(2):24-25.
[3]陳玲.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培育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9,000(005):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