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華
摘 要:青年教師有朝氣,有熱情,不為成規陋習所束縛,勇于探索,敢于創新,是教育改革最積極的推進力量,是將來中國教育的希望。對青年物理教師的培養,有其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學;物理;青年教師;培養策略
一、初中物理青年教師現狀
在教學之后,剛畢業的青年教師需要經歷一個從學生到教師的過程。師范生畢業后理論知識較深但教學技能嚴重欠缺的現象與師范生培養模式有關。現在很多師范院校,重專業化課程,輕教師教育類課程的現象尤為嚴重。大學期間教育課程不是重點課程,也不是重點評估課程,沒有專業化課程這樣的地位,大多數只是紙上談兵,沒有具體實踐,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相對于專業知識的加強,基本教學技能水平成為短板,畢業后的教學工作直接受到影響。
二、初中青年教師培養的意義
(一)是國家教育改革的需要
初中新課程改革首先要創造一批新理念,培養高素質的現代化教師。“強國必須首先加強教育”,教師是教育的基礎,青年教師的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的加強,教師素質的提高,是新時代下國家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隨著辦學質量逐年穩步上升,許多初級中學學校規模也逐漸擴大,學校教師的年齡結構也將發生巨大變化:骨干教師隊伍老齡化逼近,35 歲至 45 歲這個年齡檔次是個斷層,而因學校規模擴大致使青年教師規模同步增大。準確把握青年教師的培養,讓每一位青年教師一年過關,三年內成為合格教師,五年內成為骨干教師,科學有效地培養出有較高思想政治覺悟,有事業心責任心,有創造性的青年教師群體,共同努力實現辦學目標,使學校具備一流教育的基礎。
三、初中物理青年教師的培養策略
近幾年以來,我們學校新招聘了很多剛畢業教師,為了盡快轉變角色,促進他們向專業化發展,我們學校精心打造了“青藍工程”,即讓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與剛入職的青年教師結成師徒,進行“一對一”的跟蹤培養。在理論學習、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學反思、教學比賽等方面,老教師對新教師開展全面培養,青年教師則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改進,實現舉一反三,提升教學素質。
(一)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知識儲備
青年教師知識豐富而且新穎,但青年教師還沒有完全吃透掌握中學物理知識的結構體系,加之缺乏教學經驗,不能從物理教材中直接挖掘有用信息。因此,為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加自身知識儲備,必須加強學習,認真研讀教學教材,才能正確高效開展教學活動。
優秀的物理教師,不會局限于本學期的課程標準,更重要的是要放眼長遠,比如中考,甚至是高考。從課標要求和考試大綱,找到考試方向和要點的能力,是評判優秀教師的重要標準。舉“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為例子,教材上的實驗步驟比較抽象,不夠具體。而在中考復習資料萬維《試題研究》一書中,詳細地介紹實驗的主要器材及作用,比如兩根蠟燭的作用;玻璃板的放置要求;實驗環境的要求;觀察成像時眼睛的位置;驗證平面鏡成虛像的操作。這些步驟和注意事項可以更好幫助年輕教師對學生實驗進行有效指導,同時也把握考試對實驗的考查內容。
為了快速掌握中考考查方向,青年教師應該結合近幾年當地中考物理試卷,研究中考物理的出題方向,可以幫助青年教師突破教學過程的重難點。
(二)“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深入“五步教學法”
第一,從優秀教師身上獲得專業引領。優秀的教師能熟記教學內容,研究透徹,能根據教學需要組織教材,選擇最合適的課堂教學組織方式,真正體現了“用教材教而不是用教教材”。優秀教師的課堂應該是青年教師提高專業技能的殿堂。
第二,合作課堂——五步教學法。總的來說,就課前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兩個重要方面。
教學設計力主要包括掌握課程標準、整合教材、利用參考書、編寫教案、選擇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實現教學目標等等的能力。對于初中物理青年教師,教學設計的質量是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對教學設計認識到位就才能上好一堂課。隨著初中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對于課程標準的理解要求也越來越高,課程標準的解讀能力決定了青年教師使用教材的能力,理解得越透,對于初中物理教學理解得越好。
課堂教學能力是指教師執行教學計劃的能力,解決具體的教學問題和實現教學目標的能力。主要包含課堂調控能力和實施教案能力。課堂管理能力主要強調課堂教學常規的建立和物理青年教師對學生行為的規范。青年教師要克服一些不良現象,如上課不起立,直接進入課堂教學,因為這樣會導致學生在上課很長時間后才可能拿出教材來,才了解教師講的內容。仍然有一些年輕教師不了解初中學生的基本情況,對于重難點掌握不準,導致教學效果差。當然這些能力也不是一天就能達到,在教學實踐中需要年輕的物理教師不斷總結,向老教師學習。
(三)通過實踐,發展自己
教師的實踐主要體現在課堂上。青年教師應通過課堂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一節好的課堂背后是無數的思考和實踐,要經過不斷磨煉出來的。就像近期我校舉行的青年節優質課比賽中,我校八、九年級物理老師同時進行比賽。八年級進行新課授課,而九年級是復習課授課,一下子復習課顯得枯燥無味。這使得青年教師找不到上課的方向和具體的教學方法。作為指導老師,適當地鼓勵青年教師,按部就班地來,遇到問題及時提出和解決。要與與學生經常溝通,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這樣才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最優教學效果。最后在優質課比賽中榮獲第一。
每一次公開課,每一次賽課都是自我成長的機會。青年教師應多參加各類競賽,在競賽中互比互學,青年教師也會從中獲得幸福感和成就感。
四、結束語
總之,培養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永恒不變的主題,只要我們樹立“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和專業發展,為青年教師搭建一個進步、成長、發展的平臺,學校的發展就會獲得不竭的動力,就會永遠有發展的勢頭和希望。
參考文獻:
[1]范丹榮.中學物理專業的素養研究[J].教學參考,2016(3).
[2]傅曉蘭.新形勢下師帶徒培訓管理創新[J].中國電力教育.2011[21].
[3]游小培.教師職業與職業發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王少非.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師專業發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連榕.教師專業發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