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生
[摘 要]在初中階段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最棘手的幾個問題莫過于學生依賴手機、愉快教育難以實現,留守兒童和單居兒童管理失控等。手機游戲的強大誘惑力使那些缺乏自律的學生和留守兒童無暇顧及學習,多種因素造成學生違紀、棄學、逃課、對抗等。班主任要積極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在班級管理中傾注“愛心”“細心”“嚴心”“善心”,善于引導和教育學生,打造優秀的班集體。
[關鍵詞]留守兒童;關愛;思考
在漫長的教學生涯中,我經常細讀許多教育專家的文章,也參加過無數次教育專家的現場會,觀摩和學習的確讓我耳目一新,血脈噴張。但是,當我回過頭來走進自己的班級,用專家的管理模式來管理自己的學生時,則實實在在地發現自己的班級和專家所說的發展和走向有很多不太一樣的地方。
一、工作中的現實
1.關于手機管理
關于手機管理,不采取強硬的方式絕對不行,表揚激勵和感化的方式在手機誘惑面前難有成效。
2.關于愉快教育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授課時即便熱火朝天、天花亂墜,可不愛學習的學生仍是玩的玩,睡的睡,說話嘮嗑旁若無物,導致很多學科課程都無法正常進行。
3.關于減負
這是所有學生都歡迎的命題,但要求家庭作業量不能超過一小時,其實這是個很難把握的偽命題。教師布置的作業對于優生和中等生來說大約需要四十分鐘完成,但到了那些懶惰的、貪玩的、思維緩慢的學生手里就可能是兩小時甚至是五小時。而這樣的學生往往是回到家里就處于失控的狀態,自己不能自律,家長也無心或無暇管理。
還有相當一部分留守的學生和單居的學生。留守的學生,其父母不在身邊,跟著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一起生活。這部分孩子很難管理,老人看不明白他們的作業,對他們也沒有足夠的耐心,經常是拿錢慣著,被孩子們的謊言騙著,因而導致孩子處于失控的狀態。單居的學生就更不用說了,父母在外打工,老人不在身邊,家里在學校附近租樓或買樓,讓孩子自己居住上學。這些孩子就像孤兒一樣,完全處于失控的狀態。老師動員他們到學校宿舍居住,他們說吃不慣學校的飯菜,實際是他們不想忍受寢室手機管理方面的不自由,而他們在家長面前又說學校伙食不好、在寢室同學欺負、老師看不上等一堆謊話,更有甚者還以退學、出走、自殺等方式威脅家長,迫使家長只能為他們租房。就這樣,家長、教師、學校在一步步的退讓和妥協中維護著眼前的歌舞升平,讓孩子們的懶惰、貪玩、自私、狂傲、偏執一步步養成,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二、冷靜地思考
回顧歷史,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學習的偉大民族。中國是人類歷史上率先實行科舉制度的國家。把那些勤奮的、熱愛學習的、善于思考的優秀人才從平常人中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讓這樣的人管理國家,中國才有了幾千年人類史上生生不息的一直傲視群雄的輝煌歷史。也正因為有了懸梁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臥薪嘗膽和鐵杵磨針的苦學精神,才造就了中華民族優秀的管理群體,才有了炎黃子孫被天下來朝的千年鼎盛。直到大清朝后期,統治者目光短淺,醉心于自己實力的強大、科技的先進,便閉關自守,貪圖享樂,吸食鴉片,放棄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弟子精神,放棄了“每日三省吾身”的自律品格,放棄了“勤可興邦”的古訓,于是只用了六七十年的時間,我們就被西方完全超越,就有了屈辱的百年。
我還是由衷地認為,學習是一項苦差事,需要動眼、動手、動腦,需要靜下心來專心思考。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都是一個比較枯燥、痛苦的歷程。所以,所謂的愉快教育只是相對的。
我們所說的減負也應該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減負,對于懶學厭學的孩子來說,就是把學習任務減到零,他們都覺得進教室就是負擔。另外,中考是要看成績的,高考也是要看成績的,只要我們國家還在沿用以考試來選拔人才的方式,那么,學習的競爭就一定還在繼續。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對于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我不知道還有什么別的出路是輕松的。
三、管理的嘗試
1.愛心
所謂的愛心,就是教師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去對待。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孩子,他們正處于青春期,而且備受長輩寵愛,容易沖動,對事情看得又不十分透徹,因此,教師對這個時期的孩子一定要有耐心。
很多農村孩子的家長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他們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很高的希望,希望孩子將來能考上最好的學校,但自己又不懂得如何管理孩子。他們的想法就是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孩子考好了他們歡天喜地,要是考砸了,他們馬上又是一副面孔,讓孩子無地自容。還有一部分家長,不管孩子學習好壞,只要你讀書我就拿錢供你,如果你不好好讀書,你就可以退學去打工。
很多家長在管理孩子方面存在很大缺陷,教師應努力彌補家長的這一缺失,成為學生最知心的朋友,還應了解和掌握班級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家庭狀況以及父母的思維方式,積極與學生和家長溝通交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2.嚴心
我聽過一些講座,講者認為西方教育充分尊重學生的天性,教師布置任務后讓學生自由探討、發言,教師幾乎不加干預,最后教師總結。這叫愉快教育,尊重天性。這樣的講座我不敢茍同,因為我知道,我的學生沒達到那種境界,一個四五十人的班級,學生來自于不同教育層次的家庭,我試過,別說放飛天性,只要稍加放縱,教師在前邊講課,下邊就有下五子棋的,看小說的,玩手機的,睡覺的。所以,我一直不敢放飛我的學生,害怕收不回來,完不成教學任務。
我最常接的班級就是初三畢業班。往往在這個時候,主抓教學的領導就會找到我:“xx班級班主任由于需要另有任用,這個班級具有挑戰性,你具有這方面的能力。”我知道潛臺詞就是這個班已經混亂到需要換班主任了。每當接手這樣的班級,第一件事就是要嚴管,嚴管不是蠻橫,班主任一定要懂法,從接班的第一天起,就要引導學生樹立知法懂法意識。可以利用課前三分鐘或班會時間強調,學生守則和規范是被法律認可的教育法規法紀的一種,如果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干擾到班級正常授課秩序,那么,根據情節輕重可能會構成違紀、違法,甚至會依法受到制裁。有些學生常常用“我是學生或者我是女生”這類的稱謂來為自己的違紀行為脫責,以此難為教師。如果教師懂得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就會跟學生講清楚,當學生違紀破壞教學秩序不悔改,他的行為就改變了他的稱謂,他就是違紀生,就要受到校紀或法紀的制裁。與此同時,一定要建立家校溝通渠道,及時與家長及監護人溝通。對習慣違紀的學生建立違紀檔案,經常談心疏導,杜絕“我是學生,你奈何不了我”的強盜邏輯,一定讓學生知道,現在的校霸班霸都沒有好的結果,雖然他們逞一時之快,但給家庭帶來的巨額賠償往往讓家庭一下子陷入毀滅的境地。例如,大連十三歲奸殺案的男生以為自己是未成年人可以胡作非為,結果法院作出賠償受害方1286024元的判決。家庭以無力償還為由拒賠,結果父母被拘留,房產被拍賣,這就是偏執和任性的代價!
所以,班主任要知法懂法用法,結合從網上查找的案例對學生進行教育、疏導和管理,做到放而不縱,嚴而有度。
3.細心
班主任應每天第一個進入班級,觀察學生的表現,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杜絕后患,這是很重要的一種責任和能力。
比如,天氣有變化時,觀察學生的衣著;通過學生的精神狀態了解其身體情況;通過觀察眼神看學生是否有事隱瞞,在家或在宿舍里是否熬夜玩手機或去網吧……我曾發現幾名學生上課精神狀態萎靡不振,于是采取隔離措施,通過詢問查出一起學生后半夜逃寢跳墻去網吧包夜的情況,及時為學校查補管理漏洞提供了依據,也避免了學生潛在的人身安全隱患。
還有一名女生,上課時我發現她趴桌子不起來,讓同學們叫她,同學們說叫不起來。前兩節課的老師都沒叫起來,就讓她睡了。于是我親自去叫,沒叫醒,她呼吸均勻,并無異常。但我還是用力按了她的人中穴她仍舊不醒,于是我斷定他是深度昏迷,于是打電話通知家長,家長打車及時趕到送醫檢查,才發現孩子是低血糖深度昏迷。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的細心贏得了家長的信任和擁護,他們愿意讓孩子待在我的班級里,并且更加積極地配合我的班級管理工作。
4.善心
不管怎么開展班主任工作,抓好成績都是不可缺少的。班主任一定要有一顆善心,對待學生一視同仁,不能有親疏之分。要建立競爭機制、獎勵機制、幫扶機制,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力爭在中考時超額完成學校的任務。讓學生、家長、學校滿意,這就是最大的善心!
參考文獻:
[1]魏書生.六步教學法.http://www.wsbedu.com/jia/cnedu-67-wjs.html,為您服務教育網,2001.
[2]江蘇洋思中學教學模式: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育動態,2014-12-24.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