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君
【摘要】如今,核心素養引領教學實踐。教師根據核心素養的構成,發揮英語作為語言類課程的優勢,立足英語的人文性特色,整合英語學習資源,革新課堂學習形式,借助豐富的學習內容和便捷的教學手段,利用有利的時機,促使學生在習得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打下核心素養形成的堅實基礎。
【關鍵詞】學生;英語課堂;核心素養
眾所周知,英語是一門具有人文性的語言類課程。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小學時期是學生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教師應立足英語課程這一特點,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時機,依托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根據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有的放矢地設計英語學習活動,選擇優質的學習內容,合理利用不同形式的現代化教學媒介,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便利,也使學生的核心素養逐漸形成,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實現長遠發展,受益終身。
一、鞏固英語知識,奠定文化基礎
堅實的文化知識基礎是學生核心素養形成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實現智力發展的重要基礎。重視英語知識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打牢英語基礎知識,促進學生提高對文化的認知,提升學生的文化內涵。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時,需要關注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鞏固,按照新課程改革倡導的科學理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領學生自主完成英語知識的學習,并且以英語知識為載體,向學生滲透英語文化,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例如,在教學小學英語6A Unit 2 What a day!時,教師組織學生學習本單元重要的英語知識點,即有關天氣狀況的英語表達。“Look at PPT. There is a very interesting thing.”教師打開PPT,“What do you find out from these two pictures?”學生通過觀看PPT上的插圖發現:中國見面都是問“你吃了嗎?”外國人見面通常問“What about the weather?”教師表揚了學生,并提問:“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on the 20th September?”引導學生思考。學生找到了很多描述天氣的單詞,如sunny、windy、cloudy,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
扎實地掌握英語基礎知識,是小學英語教學的核心任務之一,也是對學生進行英語文化滲透的重要途徑之一。知識與文化不可分割,知識是文化的基礎,文化是知識的內在。教師在加強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把握英語知識中的文化元素,引導學生探究發現,加深文化底蘊,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對英語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應用。因此,教師要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核心素養內容,鞏固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加強師生互動,使學生的文化基礎與核心素養更好地融合。
二、引入背景信息,培養人文情懷
深厚的人文情懷不但是小學英語思想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且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可以讓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英語學科具有鮮明的人文性特點,是培養學生人文情懷的最佳載體。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時,可以立足具體的教學內容,依托豐富多彩的網絡平臺資源,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引入相關的背景信息,在輔助學生深入理解學習內容的基礎上,拓寬學生的英語知識面,注重學生人文情懷的培養,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例如,在教學小學英語6A Unit 3 Holiday fun時,教師在組織學生討論“假日樂趣”的話題時,適時引入西方國家十多歲孩子的假日生活。“Look at this material.”教師說著打開PPT,呈現出一篇英語材料,配有簡單的插圖:“In the western country,par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e children's independence. During the holiday,most children often take part in social practice. They earn money for the school tuition...”學生通過閱讀這則材料,不僅深入理解了教材內容,而且了解了西方國家的家庭教育理念,受到很好的教育。
引入適合的英語背景信息,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教材內容息息相關的背景信息,包含著大量的文化元素。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主題,依托網絡平臺搜集相關素材,利用適合的機會,引導學生理解其中的文化,激發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優化人文情懷教育的效果。英語背景信息的增加,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人文關懷,使學生更能夠了解核心素養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同時增加了學生的詞匯量,對學生英語口語表達技巧、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等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革新課堂形式,增強自主意識
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訓練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是構成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條件。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發揮著主體作用,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和自我價值的判斷都建立在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之上。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時,需要勇于創新教學實踐,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性,為學生探究發現英語新知,形成優秀的英語語言技能創造有利條件,提供必要支持,優化英語課堂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小學英語6A Unit 8 Chinese New Year時,教師結合“story time”部分的內容,考慮到學生普遍非常熟悉中國新年,閱讀時不會存在理解的困難,就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說:“You can chose the learning method you are good at. Read this part as quickly as you can,and 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有的學生獨立閱讀,依托電子詞典解決生詞和短語,完成學習任務;有的學生采用合作學習,相互幫助完成了閱讀理解,鍛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革新英語課堂學習形式,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智慧,自主完成英語學習任務,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形成對自我價值的認知與判斷,形成強烈的自主意識。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帶領學生自主學習英語,挖掘潛能,提升綜合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能主動探究性地進行閱讀學習,提升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
四、借助媒介手段,激發科學精神
科學精神和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形成學生文化基礎的前提條件,也是促使學生自主參與英語學習的必要措施,還是塑造學生優秀學習品質的有效途徑。現在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多種類型的教學媒介已經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時,可以利用功能完備、方便易用的現代化教學媒介,吸引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出有價值的探究性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就感,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例如,在教學小學英語6A 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時,在學習“story time”之前,教師提出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city environment?”學生紛紛說:“Our city is developed.”“Our city environment is dirty.”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呈現了一組圖片:“Look,this is our living condition.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makes our city so dirty? Try to find out the answer in your own way.”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積極探索,培養了科學精神。
教師借助各式各樣的教學媒介,營造濃厚的求知氛圍,喚醒學生探究求知的欲望,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引導學生探究英語的奧秘,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熟練掌握各種教學媒介的操作方法,靈活恰當地運用,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指引學生順利完成探究,奠定核心素養的基礎。
五、依托實踐活動,造就健全人格
健全的人格是學生學習生活的根本保障,也是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在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關注度日益提高的學校教育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已經成為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而健全人格的形成離不開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實踐。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時,需要結合英語課程的綜合性,立足當代小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設計英語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創造應用英語的機會,彰顯積極健康的主題思想,讓學生在體驗式學習中形成正確的觀念和健全的人格。
例如,在教學小學英語6A Unit 5 Signs時,教師布置學生以小組形式完成社會調查的任務:“There are a lot of signs in our life. Make a survey about it in groups.”學生小組分工合作:“Lets collect the signs and then look up for the meaning of them.”順利完成調查任務,形成了調查報告:“We classify the signs firstly,and then we explain each of them.”學生在調查過程中培養了合作意識,增強了團隊精神。
豐富多彩的英語實踐活動使學生擁有更多鍛煉的機會,為學生搭建感知思想、體驗情感的平臺,使學生在練習英語技能、發展綜合能力的同時,受到思想的洗禮和心靈的觸動。教師聯系學生的實際,圍繞英語訓練目標,設計實踐活動,注重學生的真實體驗,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因此,教師要積極開展多種英語活動,努力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將核心素養的精髓融入日常英語活動中,全方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理念已經成為教師創新教學實踐的根本依據,為當今的小學英語課堂增添了新意,注入了活力。教師通過對核心素養內涵的深刻領悟,按照構成核心素養的六大要素,對于小學英語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再構,有的放矢地創新課堂教學形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時晶.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0(05):49.
胡萍.淺談如何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J].科技資訊,2020,18(14):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