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祿
摘? 要: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輔助教學工具,對它進行巧妙運用有利于學生構建完善的理論知識體系,活躍他們思維,輔導他們更好地完成知識的歸納與復習,鞏固知識學習和記憶。運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本文將針對思維導圖具體運用問題展開詳細闡述。
關鍵詞:數學;思維導圖;運用
目前,數學課教學效果不佳,教師過分關注教學認知目標和知識點、結論,不太關注學生的多方面發展,給他們的思考時間不足,只是滔滔不絕講理論知識,影響到了他們學習主動性,削弱了課堂教學效果。在這個背景下,積極運用思維導圖革新課堂教學意義重大。
一、巧用思維導圖識記概念
概念教學中,為幫助學生準確識記概念內涵,教師應激勵他們自主思考概念定義,要巧妙運用思維導圖。在概念教學中,可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區別相似概念,避免他們出現認知混淆問題,能準確區分、辨別不同概念。這種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積極性。
二、巧用思維導圖滲透思想
數學問題解題中,時常會用到函數與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轉化思想等。當學生做到對數學思想方法融會貫通時,他們的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將有所提高,能從中養成良好數學素養。課堂上,數學思想方法是相對重要的學習內容。為鞏固學生對思想方法的掌握,要利用好思維導圖開展教學,由此實現思想方法的更好滲透,加深他們的理解。其中,“樹狀圖”利于滲透分類思想,加深學生對分類思想的理解。因而,在《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教學時,教師可先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誰能說一說多邊形有哪幾種?”當學生回答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以后,以“四邊形面積分類”為中心繪制一幅樹狀圖,由這個中心延伸出“平行四邊形面積”“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三個分支,再要求學生根據圖形面積具體分類自主探索這三種多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將計算公式準確填寫到思維導圖中。期間,通過推導,學生們將正確填寫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三角形面積=底×高÷2,而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運用樹狀圖分類表示多邊形面積可加深學生對分類思想的理解,讓他們學會運用分類思想。
三、巧用思維導圖總結知識
課堂小結是對“教”的一種回顧,傳統課堂習慣于以“今天有何收獲”的提問方式總結知識。這種課堂小結方法,相對單一。為促進學生對“學”的深化,在課堂小結階段,教師要利用好思維導圖總結課堂知識,幫助學生完成知識體系構建。期間,可遵循“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引導他們自主回顧課堂內容,聯想課堂所學知識畫圖,準確描述知識間聯系。在畫圖過程中,學生們將慢慢形成相對清晰的知識結構,實現對知識的長時間記憶。
斯賓諾莎曾說:“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深思。”課堂上,要巧妙運用思維導圖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思考空間。同時,重視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識記概念,幫助他們突破重點難點,向他們滲透相關數學思想,以形象化方式總結知識,高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促進學生更好地吸收課堂所學內容,培養他們養成良好思維習慣。
參考文獻:
[1]蔡麗娟. 小學數學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 新課程導學,2019(02).
[2]周群.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教學中的應用[J]. 遼寧教育,2018(21):27-28.
(責任編輯: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