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桐
摘? 要:對于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幼兒文學課堂上的學習現狀,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聯網+”進入課堂教學的必然性,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互聯網+”;學前教育;幼兒文學課堂教學
一、“互聯網+”進入課堂教學的必然性
(一)傳統幼兒文學課堂的弊端
第一,有些老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不能夠充分使用互聯網資源去拓展教學內容,無法讓學生享受互聯網技術帶來的資源便利。第二,有些老師在教學時對于基本理論以及作品理解過度重視,將充滿趣味的內容解讀變成純理性的枯燥解讀,忽略了學生在未來職業中角色的轉換。
(二)互聯網技術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機遇
老師在教學中使用互聯網資源,可以讓學生通過智能手機來彌補以往課堂中沒有辦法達成的目標。學生通過手機查資料、寫作業等,既可以節約時間,又可以拓展教學內容。讓網絡資源變成教學的一部分,在原有課堂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引起學生對文學課堂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二、“互聯網+”背景下的幼兒文學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
(一)合理分配網絡資源和教學內容
老師在進行文學課堂教學時,要充分結合其他相關文學作品,可以充分使用互聯網上的資源,拓展教學內容,讓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在教學時,老師需要做到合理分配網絡資源與教學內容,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性,讓其自主完成任務。
(二)創新教學方法
老師可以設計一些充滿趣味的教學活動,利用多媒體來開展新方式教學,調動學生文學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老師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觀看和本節課相關的視頻;用手機拍照功能記錄黑板上以及大屏幕上重點內容,便于學生在課后消化以及鞏固知識;對于課堂中的話劇以及講故事等任務,老師可以建立微信朋友圈,將聲音以及影視資料直接接收。假如傳統學習是一種靜態的學習,那么“互聯網+”就是一種動態的學習,讓學生自主去完成任務,這樣一來就可以將課堂活躍起來,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
(三)轉換學生角色
幼兒文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成為合格的幼兒教師,在開展文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實習基地與學校結合在一起,把實習基地教學現場利用網絡傳到課堂中,并且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觀看,不但可以方便交流,還可以促進學生角色的轉變,通過實踐積累,讓學生在學校體會到作為幼兒教師的責任以及作用。
互聯網不但是信息和知識的載體,還是教育教學的主要工具。教學活動在未來需要圍繞互聯網展開,“教”和“學”都在網上進行,而線下活動則變成線上活動的拓展。
參考文獻:
[1]嚴戈. 混合教學模式在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與創新——以幼兒文學課程為例[J].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05):65-66.
[2]王秀偉. “互聯網+”幼兒文學閱讀鑒賞——評《幼兒文學閱讀與指導》[J]. 新聞戰線,2018(16):182.
(責任編輯: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