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摘要】在互聯網的影響與沖擊下,傳統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對于初中英語教學而言,我們應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和優勢,開發和整合豐富的課程資源,開展科學高效的自主研學模式,將信息技術科學合理地運用到教學當中,實現線上和線下融合教學的優勢最大化,促進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課程資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線上線下;融合教學
隨著互聯網技術與教育的融合發展,線上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歡迎和認可,線上線下教學各有優勢。線上教學不受地點和時間的約束,學生可以多元化分配自己的學習時間。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學生也可以通過線上資源和平臺來預習和鞏固課堂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較系統全面地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調整今后的教學。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與教師面對面溝通,方便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提升學生在英語課堂的主體性,英語學習更加高效。盡管線上教學有著很強的互動性,但與線下教學模式相比仍存在很多不足,通過將線上和線下教學相互融合可以大大提升教學效率。
一、線上線下融合教學實施的路徑
1.優化集備、全員配合
為確保線上線下英語教學有序高效,綜合兩者優勢,推進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效融合。年級備課組要根據學校具體學情定期開展科學研判、專題的研討,制定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設計科學的教學環節、開發適用的校本教材,精選知識點和題目,做到講解、練習、檢測、反饋結合,優化和細化線上教學,進行精準復習,確保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有效性。
2.家校合作打造共育體系
初中生由于其自身的年齡限制,自我驅動力有限,往往自律性較弱,好奇心強。因此,學生的線上學習過程離不開家長監管。學生的線上學習通常是時間長、學科多、內容難、任務重,不少學生在行為模式和學習上表現出異常。加強家校溝通方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狀況,并通過心理疏導和教學手段,調整孩子狀態。同時,學生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有著不同的職業和知識背景,教師可以爭取到家長的配合,將家長資源納入家校共育體系,鼓勵家長參與教學。例如,在八下Unit1 Voluntary work的課外拓展中,可以邀請家長從社會角度,通過微信推送參加志愿活動連接,組織學生參加志愿活動,提高學生為他人服務的意識。
3.拓寬課程資源
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互聯網時代無論是在內容方面還是在形式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就教學內容而言,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搜集大量相關的教學資源,然后對這些教學資源的整合,使其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營造出更加有利的英語學習環境。傳統的教學經驗表示,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是很難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而豐富多樣的課外材料才是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培養英語語感的重要基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實施任務驅動策略,布置小組任務,互相分享搜集到的資料,在課堂上通過小組展示的形式,實現互動學習,不斷拓寬眼界,拓寬課程資源。
就教學方式而言,通過互聯網思維能夠為學生營造出更加活躍的學習氛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視頻、音頻等軟件將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地呈現給學生,通過全面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與理解。教師還可以將教學的重點難點制作成微課,通過微課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除此之外,研學案輔助教學也為教與學提供指導。因為研學案的編寫原則是以學生為主,以教師為引導。研學案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在課前要完成教師在研學案中設計的問題進行自學。在課堂上,學生分別以自學互助學等形式解決研學案中的重難點問題。研學案的教學模式實現了課堂教學中師生地位的翻轉,有利于創建和諧、互助、自主的學習氛圍,也為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提供了系統的課程資源。
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實施策略
1.制定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目標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模式都需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更加有計劃性地開展教學,推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有效實施。
使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的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須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制定混合教學目標,從而推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有目的開展。
首先,讓學生在混合教學模式中先通過線上自主學習生詞的讀音、中英文意思。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搜索與話題有關的資料,即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也鍛煉學生搜索整合資料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對電子產品的有效利用。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中,線下教師在英語課堂為學生安排一些隨堂練習內容,方便學生更好地運用詞匯,同時通過不同層次的課堂任務活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同時,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對學生的詞匯掌握情況進行隨堂測驗,也可以利用雙人組合猜詞的形式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還能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到,初中學的語言綜合能力除了語言知識、技能、學習策略,還包括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其中,文化意識第五級目標中包括了解英語國家的人際交往習俗和關注中外文化異同。根據課標要求和學情分析,筆者將八年級下冊Unit 2 Body language這一課制定了如下混合教學目標。
(1)能通過翼課網自學生詞讀音和中文意思,掃除泛讀More practice障礙。
(2)能記錄和提取眼神交流的有關信息,總結中西方眼神交流的注意事項。
(3)小組合作能收集并分享不同國家的問候方式,并能理解“印度搖”這一文化差異。
(4)理解不同肢體語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含義。具備一定的跨文化意識。
2.課前
(1)理論依據——自主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教學模式認為,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在教學中,學生應處于主體地位,教學應圍繞學生展開,師生之間是和諧民主的。教學目標是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相對應的教學方法即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指導為輔。以斯金納為代表的操作主義學派認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是自我監控、自我指導和自我強化的過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通過自我監督、自我強化等實現學習目標。將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用于學生的自主探究式學習引發學生自己思考,主動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語言能力。例如,在英語新授課時可以讓學生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教學進行自主學習,在復習課時可以讓他們自學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