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慕涵
摘 要:廣播是大眾傳播媒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受眾數量多、受眾要求低、傳播范圍廣、表現力生動等特點。廣播播音主持的表現力對廣播收聽率、廣播播音質量以及受眾感受具有重要影響。可見,在媒介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廣播播音主持語言表現力的提升,對廣播節目的優化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文章闡述了播音主持語言表現的特征,并提出了幾點提高廣播播音主持語言表現力的策略。
關鍵詞:廣播;播音主持;語言表現力
廣播作為一種大眾傳播媒介,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由于廣播的影響范圍較大,且受眾群體較多,能夠通過語言信息進行各種文化思想的傳播,所以對廣播播音主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標準。廣播播音主持語言表現力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著最終的廣播節目傳播效果。尤其是在當前新媒體的環境下,更需要加大對于廣播播音主持語言表現力的有效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廣播的特色與優勢。
一、播音主持語言表現的特征
(一)語言的標準性和規范性
語言能力是我國廣播播音節目主持所應具備的核心能力,想要真正實現我國廣播節目的良好傳播效果,廣播播音主持的語言表達必須具有標準性和規范性。
語言表述的標準性一般是指播音節目主持的普通話口語水平表述要求能達標,不同級別的廣播播音節目對于播音主持的普通話口語水平表達要求也不同,播音節目主持根據不同級別的廣播播音節目的語言要求,使自己的普通話表達達到應有水平,這也就是對于廣播播音節目主持的一個最基本的語言要求。普通話表達水平的高低直接體現了一個廣播播音主持語言表述的標準性。
語言表述的規范性主要是指語言合乎邏輯,而這一方面是廣播播音主持容易忽視的。在收聽廣播播音節目時,我們或許會注意到,有些廣播節目主持說的話可能會讓很多聽眾聽不明白,原因主要在于其語言不能夠合乎邏輯,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為了有效避免這種尷尬現象發生,廣播播音主持需要不斷提高自身語言使用的規范性。廣播播音主持使用的語言要保證符合語法學的要求,確保具有系統性和邏輯性。
(二)語言的表達要具有藝術性
語言和廣播情感是密不可分的。語言是廣播情感的重要載體,情感則是廣播語言的靈魂。通過運用語言這一情感載體,廣播語言播音員的主持不僅可以把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直接表現表達出來,而且還可以適當地將情感注入有聲音的語言中,更容易將普通聽眾直接帶入播音員帶有情感的內容中。為了使自身在播音時語言的情感表達更豐富、更有藝術性,廣播播音節目主持不僅需要將各種語言和聽眾情感完美結合在一起,還需要將各種語言合理地表達出來,使得廣播能達到最終深受廣大聽眾共同喜愛的播音效果。所謂聲音合理性也就是說泛指現場播音的主體語言在充分表達和突出現場播音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達到一種易于使現場聽眾充分理解,激發現場聽眾的興趣,引起現場聽眾廣泛深思且產生情感共鳴的聲音效果。
二、廣播播音主持語言表現力的提升策略
(一)提高廣播播音主持的專業技能
廣播電臺播音節目主持專業工作人員群體作為我國重要的廣播傳播信息載體,其自身的廣播播音綜合業務能力與專業技能對廣播電臺播音效果具有直接性的影響。因此,要不斷加強教育培養,提高播音節目主持從業人員的基本綜合職業素質與基本專業技能。對此,播音語言主持工作人員在日常播音工作與實踐學習中,可通過理論學習、工作實踐探討、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豐富自身語言學識,拓寬國際視野,明確核心價值觀,提升播音技巧綜合運用掌握水平及臨場應變能力,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播音語言技巧表現力。此外,廣播播音節目主持的工作人員還應更加注重自身文化修養與職業道德品質的雙重培養,強化對社會問題的邏輯分析與問題處理綜合能力,使其語言表達更加理智,并同時充滿人文關懷。
(二)提升語言情感內涵
首先我們應當充分關注藝術情感與語言聲音的有機完美結合。只有真正引起社會大眾內心情感的強烈共鳴,才能真正使更多受眾更加愿意真正接受、相信這些信息,使廣播播音主持在廣播節目中真正起到重要作用。通過真誠、真摯的語言表達營造動人的語言情感表現環境,向受眾展現主持自身的語言情感表現力,能夠有效拉近節目主持與受眾的情感距離。播音文化節目需要通過播音情感文化內涵的不斷提升,營造輕松和諧的播音氛圍,以幫助播音受眾充分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接受、理解播音信息。還可以通過使用具有一定文化內涵的廣播語言,將一些需要情感傳遞的廣播信息與真實情感有機地直接結合在一起,從而創造發展出一種別具特色的廣播語言表達風格,使廣播節目內容更具文化辨識度。
其次也就是實現情感與真實的相互融合。由于目前播音節目主持接受節目工作時間的根本限制和節目需要,廣播播音主持所傳遞的信息較多,在播音主持的工作過程中,語言表達應當盡可能簡潔,盡量避免講大話、套話,提升廣播播音節目主持傳遞信息的效率。在節目主持傳播過程中,除了要營造一種情感活動氛圍外,傳播活動內容的信息真實性也必須及時得到充分保障,只有傳播真實的信息內容才能真正獲得傳播受眾的強烈共鳴。而對于這種情感表達藝術的不斷追求,也是為了更好地向人傳遞真實性的信息。
最后也就是情感與藝術美感的相互交融。通過不斷提升對于語言美感的鑒賞能力和把握掌控能力,廣播播音主持可以有效提升其在語言上的表現表達能力。
(三)培養播音員的親民風格
培養廣播播音員親民化和風格化的語言,是不斷提升廣播播音主持的語言表現力的重要舉措。由于廣播播音主持行業的工作者工作性質也比較特殊,聽眾并沒有很多好的機會與廣播播音主持見面,長此以往這也會為很多聽眾帶來一定的距離感,從而不利于促進我國播音主持服務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播音員們需要不斷轉變以往的廣播播音主持節目風格,并不斷提升自身廣播播音主持節目風格的親民性。適當增加并利用好與播音聽眾之間的溝通互動這個環節,可以使播音聽眾能夠更好地直接融入廣播播音主持的工作情境中。提升電臺播音主持的社會親民意識程度也就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能夠獲得廣大聽眾的喜愛,并以此模式來牢固確立其在專業播音節目主持行業競爭中的地位,從而在眾多播音節目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充分發揮競爭優勢。
(四)增強語言表現的獨特性
在這個市場競爭激烈的廣播時代,想要在一個廣播行業當中站穩腳跟,必須與眾不同,必須不同凡響,必須獨出心裁。從如今中國的幾大著名播音節目主持來看,播音節目主持一般都具有獨特的語言表達風格,而想要創造自己獨特的播音主持表達風格,播音節目主持們就需要不斷增強自己語言傳達表現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因人而異,需要每個播音節目主持自己認真思考和把握掌控。總的來說,播音節目主持必須充分了解普通聽眾的不同需求,抓住大多數普通聽眾共有的興趣點和痛點,根據特定節目播出效果,對其他優秀播音員的語言和節目表現形式進行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三、結語
提升廣播播音主持語言表現力對于整個廣播行業而言至關重要,需要根據不同的廣播受眾群體來決定相關語言表現方式,加大對于廣播主持綜合素質能力的培訓和學習。在廣播過程中,廣播播音主持要格外注意不同的場合以及受眾群體的特征和所處環境等條件,據此來選取合適的方式,以此不斷提升語言張力,達到信息傳遞的目的,促進整個廣播行業的可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天姿.淺析廣播播音主持語言表現力的提高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9(11):151-152.
[2]徐濤.廣播播音主持語言表現力的提高策略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5(10):153.
[3]王思霽.提升廣播電臺播音主持語言表現力的對策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8(12):141.
[4]徐曌璽.提高廣播播音主持語言表現力的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9(6):68-69.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