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業是開辟與成就事業,創新是創造和實現價值。文明與進步的社會,必須有大批的創新者;富強與興盛的國家,必須有大批的創業者。在高校書法教學中,培養創業者需要在其學習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塑造創新者需要在其發展過程中提供實踐的平臺。
關鍵詞:高校;書法教學;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注: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廳2019年度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校文化創意產業學院中書法教學創新創業多元化培養的研究與實踐”(SJGY20190489)研究成果。
當前,高校書法教學中創新與創業還沒有形成一套學問體系與教育方法。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任何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在未來都不能保證一定有效,必須不斷地接受實踐的檢驗。在未來社會,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創業,然而每個人都應當創新。創新與創業最寶貴的是能夠堅持實事求是。實踐是最好的創新學習,人生是最好的創新教育。
一、在高校書法教學中要注重創新創業培養
近年來,黨和國家對高校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逐漸加大,涉及融資、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高校大學生最具熱情和朝氣,這種熱情和朝氣可以轉化為創新、創業的沖動和欲望。政府助力大學生創業,旨在通過政策的外力助推,引導學生在校期間進行創新創業實踐,進而演變成畢業后的實際創業行為。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如普遍缺乏創業準備和對創業過程的系統深刻理解,欠缺市場、管理等創業基本知識和經驗,對創業風險沒有足夠的預警和防范等。因此,需要針對在校大學生傳授創業知識、開展創業技能的實訓,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
在高校書法教學中,創業是開辟與成就事業,創新是創造和實現價值。文明與進步的社會,必須有大批的創新者;富強與興盛的國家,必須有大批的創業者。培養創業者需要在其學習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塑造創新者需要在其發展過程中提供實踐的平臺。在高校書法教學中,創新創業培養由創新思維、創新理論、創業基礎、創新實踐四個部分組成。學習創新與創業,首先要開啟創新思維、理解創新理論,然后方可夯實基礎,開展實踐。創業基礎包括從想法到行動的四個階段,即價值設計與發現機會、商業模式設計與開發、資源整合與創業融資、創業計劃與企業開辦。創新實踐指結合創新理論,應用創新思維進行認知、開發、測試的循環迭代活動。
第一,創新思維。介紹創新與創業的基本哲學觀,提出創新思維方式,應用創新思維方式能夠很方便地解釋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現象。思維方式是創新活動中必不可少的思維模式,也是我們學習創新創業的基礎。思維乃是一種自我的創造過程,思維過程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在一起。思維與知識不同:知識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知識是思維的活力,自由而獨立地存在;思維不是一種知識體系,而是一種認知體系,通過思維,人們對外界的信息與符號進行反應與處理,從而形成將某種刺激內化為經驗與認知的模式。這種模式讓人的思想活動重復,但是有時創造力偏偏就起源于這種重復過程之中。相較于知識,思維更加概括和抽象,不拘泥于具體的事物,它能超越具體的時間、空間,總結并發現事物的本質。創新思維,即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是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開創人類認識新成果的思維活動。創新思維方式猶如在一片黑夜中的燈塔,指導人們在探索中向著新事物摸索前進,力圖減少在創新過程中的迷惘與失誤。人能夠有意識地認識世界規律,創造科學知識,改造現實世界。我們這一生都是創新思維的學習者。創新的靈感如天馬行空般捉摸不定,但是一旦領悟到其中規律,就能夠感受到它的存在。創新因創新思維而有跡可循,從而在我們短暫的生命中綻放出更多光彩。
第二,創新理論與創業方式。系統回顧近現代以來有代表性的經濟發展理論創新思想,學習新的經濟大循環的轉化理論與分層創新模型。社會創新發展是歷史的必然,創業者需要理解經濟發展與財富創造的實質,這樣新時代的創業者的創業方式才會超越前人。
第三,創業基礎。創業基礎包括四個主要部分,即價值設計與發現機會、商業模式設計與開發、資源整合與創業融資、創業計劃與企業開辦。這四個部分構成了創業基礎的知識內容體系,掌握了這些方面的基礎知識,同學們就可以開始邁出創業實踐的第一步了。
第四,創新實踐與創新管理。主要介紹創新者在創業前期需要做的具體準備工作,強調了信用在市場中的重要性,以及我們如何建立自己的信用,此外,通過引人精益創業的概念,教授大家如何管理自己的創業項目。
網絡時代的創新與創業。300萬年前,當第一個猿人拿起打制的石器,人類歷史便翻開了一個嶄新的篇章。隨著對自然世界規律理解的不斷深入,人類發明出陶瓷、鋼鐵器皿、蒸汽機、火車、飛機、電燈、電腦與網絡等產品;隨著對社會經濟規律理解的不斷深入,人類發展出貨幣體系、公司體制、股票市場、互聯網金融等經濟手段。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新生事物不停涌現,創新人才燦若繁星。網絡社會是一個每個人實現自由價值的社會,創業者能夠以互聯網思維開辟新的商業模式。創新為生活帶來的改善無所不在,讓我們享受由自己創造出來的人類文明。創新無疑是一件令人驚奇與贊嘆的事情。
二、高校書法教學中遵循價值創造原理
時代更替發展,世界的萬般變化都離不開創新這個“宗”。創新是以人為本的活動,其價值在于服務于人。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與更高層次的生命體驗。價值創造過程是一個文明發展的過程。組織是價值創造活動相互合作協同的機制,組織的存在本質是因為其能夠以有價值的方式活動,如作為一個組織,學校的價值在于培養人才。組織的創新力在于其能否在變化的世界中保持平衡而不斷進步發展。組織價值不但體現在其成員的一言一行當中,而且體現在組織形成的知識和文化當中。創新就是創造和實現價值。創新的本質是提升人的生命價值。
大千世界,紛繁復雜,判斷事物的價值成為一個難題。在發展過程中,事物的價值是如何創造的?創新思維又將如何影響價值?人的價值的實現體現了人性的根本與生命的意義。人為價值本體,人的自我實現是價值目的,人的行為是價值源泉,人的發展為價值結果。事物的是非、善惡、愛恨、多寡取決于人的價值判斷。價值判斷取決于人對于世界的認識,體現于人在現實世界中的活動。價值判斷影響人的思維和行動。理解價值必先理解人與人的互動方式。
高校書法教學中創新創業的真正價值并不完全在于財富,而在于創造中學生的自我實現和精神的自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倡導的大學創新創業文化,其內核已經超越了簡單的企業創辦和公司經營,而是對一種創新創意思維的強化,是人生追求的一種價值性展示形態。在高校書法教學創新創業培養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認識到實現個人自我價值、獲得物質利益固然是必要的,但更要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己任,通過創業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要將創業教育看作是“設定創業遺傳代碼”的一個教育過程,是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一個途徑。
三、結語
當許多人還迷惑于大學生創業是否可取,甚至指責這無異于引導高校大學生在狂熱和狂歡中忘卻墜入低谷的失敗和讓他們過早面對代價慘痛的風險時,我們依然堅信高校書法教學中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充滿創新和創意價值的高校育人和學生培養方法。
參考文獻:
[1]丁秋露.大學生創新創業影響因素評價模型的構建[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2):122-125.
[2]張卉,孫健,王媛.東北三省大學生自主創新創業行業選擇影響因素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0(11):185-186.
[3]張麗楠,徐耀芬.關于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幾點思考[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5):117-118.
作者簡介:
黃麗麗,黑龍江財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