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雅雯
摘 要:當下許多高職院校藝術類課程普遍存在授課形式單一、課時量少的現象,影響藝術設計人才全面深度培養的目標及質量。基于此,文章以海南工商職業學院為例,在藝術鑒賞課程中積極引入慕課的教學優勢,結合傳統課堂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課程改革實踐,以便更好地促進該課程的教學改革。
關鍵詞:慕課;藝術鑒賞;教學模式;課程改革
慕課作為大規模、開放性的在線課程,擁有高、精、尖的教育資源應用在教學中,掀起了高校的改革熱潮。許多高職院校藝術類課程普遍存在授課形式單一、輕理論、重技法等現象,影響了藝術設計人才全面深度培養的目標及質量。而慕課的出現正好彌補這一不足,促進了高職高專藝術鑒賞課程的教學改革。
慕課起源于國外開放教育資源運動, 這個術語是2008年由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大學網絡傳播與創新主任與國家人文教育技術應用研究院高級研究院聯合提出的,它的特征是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
一、高職高專藝術鑒賞課程
藝術鑒賞是藝術設計專業的理論基礎課,該課程旨在使學生系統地了解藝術涵蓋的范疇、藝術的分類,指導學生進行藝術欣賞。通過鑒賞藝術作品、學習藝術理論,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高雅的審美品位,提高人文素養。
本論文中所論述的慕課視野下的藝術鑒賞課程是指利用慕課平臺,運用新的線上下相結合的課程模式,教授藝術鑒賞內容,提高學生藝術品位,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課程教學現狀
目前海南工商職業學院的藝術鑒賞課程是以傳統的教授式教學模式為主。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能夠一對一地完成課堂任務,教師對課堂里的學生狀態有很好的了解。但這種教學模式也存在以下問題:
(一)授課方式單一
藝術鑒賞這門課程在高職高專教學過程中授課方式較為單一,通常以教師講授為主,并輔以PPT演示。在傳統沉悶課堂上,學生的精神面貌很差,抬頭率較低,只有前排學生認真聽講,后排學生大多在玩手機或完成專業作業。
(二)課時量少
絕大部分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可以服務于社會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大學三年的課程中專業理論課少之又少,其中藝術鑒賞多為32課時。短期看,學生基本符合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具備了一定的專業設計能力,但從長遠來看,綜合藝術理論素養缺少,不利于其職業長遠發展的。
(三)學生構成復雜,綜合藝術素養存在差異
海南工商職業學院設計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并且文、理和藝術類兼招。受地域教育資源和高考模式的影響,學生的藝術知識儲備水平不齊,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坐在同一個教室學習藝術鑒賞,很難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針對上述教學問題需要進行課程改革。在信息化時代,慕課的優勢就顯現出來,慕課可以改變單一的授課模式,將信息化技術和傳統課程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混合式教學模式。此外,慕課的教學課程免費提供,也可以解決課時少和學生層次不同的問題,學生可以利用課后不限時、不限空間地學習。
三、課程教學改革及應用
(一)課程教學新模式及應用
筆者基于中國大學MOOC平臺,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對海南工商職業學院2019級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110名學生展開教學。以“繪畫藝術欣賞”這章內容為例,筆者新模式下的教學設計如下:
1.課前階段
在課程前一周,完成教學準備工作,包括指導學生進入慕課平臺、注冊用戶名、選擇和加入學習課程,以及在學習過程中交流和提問,保證所有學生都能進入中國大學MOOC學習平臺。學生完成平臺注冊后,教師發放課前學習任務,針對本章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要求學生學習兩個慕課內容,一個是華中農業大學的慕課“美術鑒賞——中國傳統繪畫鑒賞”,另一個是華中師范大學的“西方現代繪畫鑒賞”。通過慕課學習內容,學生可以對本章課程形成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在心中對知識體系建立概念,培養學習興趣。課程視頻10分鐘左右會穿插提問,幫助學生集中完成學習,單元測試更是和課程內容息息相關,便于學生檢測自己的學習狀況,找到知識盲區。課前的線上慕課學習有助于學生拓寬知識面,隨時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讓學生成為主體,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2.課中階段
在現實課堂中,教師的課程內容包括三個部分:一是知識拓展,教師有針對性地對“美術鑒賞——中國傳統畫鑒賞”和“西方現代繪畫鑒賞”兩種不同繪畫技法的重難點和賞析要點內容進行講解;對知識概念進行梳理,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理論知識結構。對學生在討論區交流的問題,進行解答和補充。二是合作學習,教師基于教學任務安排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提供世界名畫10幅,小組挑選完成5張繪畫作品賞析;全班分為6組,每組選定一名組長,負責團隊協調和管理;30分鐘時間討論完成鑒賞內容,30分鐘后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講解作品賞析情況,帶領大家領略不一樣的賞析視角。在此過程中,教師觀察每組成員的參與情況和表現,形成學生的課程評價。這一環節有助于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進行內化,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整個過程中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教師起到創立情境和引導學習的作用。三是總結評價,教師針對本節課程內容學生的合作情況和課程表現,形成總體評價。
3.課后階段
課程結束后,教師將授課PPT和課程資料整理好后上傳至QQ群,學生可自行下載、查看、復習、使用。每位同學可根據本章學習內容繼續拓展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面,自由觀看慕課資源。
(二)課程改革反饋
為了提高藝術鑒賞課程的教學質量,分析慕課融入后的教學改革效果,在新模式下的課程結束后,筆者對海南工商職業學院2019級廣告設計專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從引入課程的滿意度、學習效果、課程期待等方面設計,一共發放120份,收回118份,回收率98%。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本次課程引入的平臺慕課資源的滿意度較高,其中“西方現代繪畫鑒賞”這門慕課的滿意度最高,達到了88%;學生對這次慕課混合式學習的學習效果是滿意的,其中慕課對于課程知識的拓展幫助最大,達到89%;學生普遍認為通過這次學習,提高了自身的藝術作品鑒賞能力,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觀念,提升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對于此次學習的滿意度較高,認為教師指導和小組合作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對其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最后學生愿意利用慕課平臺進行自主學習,更多學生希望慕課平臺可以引入到專業課的學習中,期望度達到90%。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我們得知大部分學生愿意使用慕課的混合式教學方法,它可以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改變單一的授課模式,解決藝術理論課時少的問題。學生可以不限時間和空間地學習各種優質資源,這對于藝術理論課程教學來說如虎添翼。
(三)教學反思
這次慕課視野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總體來說比較成功,但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首先,本次改革引入的平臺是中國大學MOOC,并非學校購買的課程平臺,所以教師對于學生的課程情況無法詳細掌握,不能更好地監督學生學習。其次,教學設計中,引入的兩門課程存在課程內容過多,學習目標不明確等問題。因此教師在現實課堂中對知識點的梳理很重要,這也表明現實課堂的重要性。
四、結語
藝術教育一直在摸索中前進。本研究基于海南高職高專藝術鑒賞現狀提出改革,并做出改革嘗試。由于慕課混合式教學實踐較少,學生數量有限,代表性不是很強,該研究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但無論怎樣,筆者認為今后藝術理論課程的發展將朝著信息化、品質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曼麗.MOOCs的特征及其教學設計原理探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4):13-21.
[2]陳港,錢燕.慕課時代下的課程探索與建設[J].教學導刊,2014(30):137-139.
[3]李克東,趙建華.混合學習的應用原理及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7):1-6.
[4]趙桂茹.談高職平面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改革[J].教育探索,2014(7):37-38.
作者單位:
海南工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