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
摘 要:鋼琴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科目,教師必須采用合適的方法,才可以讓學生維持長時間的獨立練習狀態,而且該過程中,需要建立合適的管理標準和教學目標。文章探討了以考核標準為目的的鋼琴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意義,找到了當前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這類問題的具體改革方案,從而讓鋼琴課程的實際教育工作水平得到充分提升。
關鍵詞:考核標準;教學改革;鋼琴課程
注:本文系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科研項目“以表演技藝量化考評為引導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2018JGZZC18)研究成果。
考核標準是指,要能夠根據學生當前學習鋼琴的目的以及相對應的目標,建立專業化的標準性考核制度,之后在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練習階段,根據不同的練習場景以及學生本身的學習情況,實現對考核標準和考核目標的合理使用,從而使得學生獲得持續不斷的素質提升效果。
一、以考核標準為目的的鋼琴課程教學
改革意義
(一)方案建設意義
對于當前的高校鋼琴課程來說,在針對學生的教育層面,相關制度的建設在實際上存在一定的空白。因為很多教師并不了解學生是否從心底熱愛鋼琴,所以教師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自身情感。此時教師會在目標設定中采用普適化的流程,這就導致學生接觸的教育信息很可能無法與其學習狀況和思想體系對接。另外,也使得教師無法全面深入了解學生對個人學習目標設定,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果,導致最終建立的方案會在具體使用的過程,更類似于一種紙上談兵式的純理論教育模式。
(二)路線規劃意義
可以根據學生對當前的學習目的和學習目標的情況進行路線規劃,甚至針對每個學生都建立一套專業化的學習目標監管方案,從而充分提高對學生的教育水平。在達成了整體性的教育目的之后,要以這一目標為基準,建立階梯性的教育體系,研究學生不同時間段內是否達到了當前的教育目的,以及是否提高了學習水平??梢哉f如果能夠全面推行以考核標準為目的的課堂教學改革,那么無論是個性化教育機制的建立,還是個性化教育目標的設定,都可以發揮良好的作用[1]。
(三)資源調整意義
資源調整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全面根據所有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目的對相關資源進行合理的采用。同時要完全根據資源的總量以及教師所提出的教育方案,實現對所有資源的調整。該項工作落實之后,很可能導致已經建立的資源調整機制并不能夠適應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不但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還很可能在較大程度上降低學生主動參與練習的熱情。使用以專業考核標準為目的的鋼琴課程教學方法之后,由于針對不同學生實現了相對應資源系統的調整方案建設,學生對于各類資源的使用得到了保障,最終促進自身的成績提升。
二、以考核標準為目的的鋼琴課程教學改革問題
(一)考核標準認識不清
考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對于考核標準的認知不清,因為不同的學生對于鋼琴學習的最終目的和目標有差別,一些學生是為了應付今后的工作需要,另外一些學生很可能是為了能夠在藝術方面有更深的造詣。那么從這一方面來看,這兩種觀點存在根本原則上的對立,因此針對學生的學習目標也可以從這兩種思想出發分別向外發展。無論是讓學生更好地應付后續工作,還是讓學生獲得更深的藝術造詣,教師都很容易在目標的實現過程中顧此失彼,甚至少量教師本身就不具備這兩種觀點的資源協調意識,最終導致所建立的考核標準與學生的具體需求不匹配。
(二)考核資源調整不夠
考核資源的調整,一方面是針對持續性的考核,另一方面是針對一些重要時間節點上的考核。對于持續性的考核,要全面充分地研究當前已經建立的考核機制與教育方法,從而讓學生科學地接受對口的教育。從目前的工作中發現,對于實踐學習成果開展考核工作,可以讓教師意識到目前教育中的問題并將其及時解決。
(三)考核方案制訂不夠完善
目前常用的考核方案是在每年的期末,讓學生演奏某一首鋼琴曲,由教師進行評價,并指出學生演奏過程存在的一些難以察覺的問題,使學生通過調整自主演奏的方法解決現有的演奏缺陷[2]。該項方案的使用過程,實際上也是讓學生形成一種間斷式的主動學習和練習思維的過程。如果無法形成一種細水長流式的主動練習思想,即使教師幫助其指出了一些問題,一些主動性較差的學生依然不會通過持續性的練習解決現有問題,這就導致所建立的考核制度無法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以考核標準為目的的鋼琴課程教學改革方法
(一)考核標準制訂方法
考核標準的制訂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通過發放調查問卷以及與學生直接交流的方法,研究其學習鋼琴的目的以及今后的目標,在得到了這類信息之后,教師可以為所有的學生量身定制具體的目標考核機制。當然對于目標相同的學生,可以讓其以小組的方式共同練習。比如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交流,分析班級內是否存在想要在藝術上獲得更深的造詣,并且會將較多的時間投入鋼琴練習的學生。如果有,教師應當將這類學生分到一個小組內,之后幫助學生規劃如何提高個人的知識儲備量以及如何開展后續的專項練習工作,以獲得出國深造機會。同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時間以及相關考核的時間,為學生設定不同的時間點練習制度,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
(二)考核資源投入方法
在考核資源投入的過程中,針對短期性的資源,需要具備該資源的具體處理方法以及具體的共同研究模式,實現對所有資源的合理加入,而對于長期性的資源,可以利用現有的資源對其進行資源配置,此時,無論教師能否在學校內監督學生的練習,學生都必須完成每日的考核工作,或者每周的考核工作。如果教師無法到校,那么學生就需要在演奏鋼琴曲時錄音或者錄制視頻,之后直接發送給教師。教師要直接提出學生練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其中,針對一些特定性的錯誤,教師要提供專業的練習資料,讓學生進行知識的深度補充,唯有如此才可以確保學生在經過了長期性的訓練之后,全面實現現有知識體系的更新和完善。
(三)考核方案制訂方法
制訂考核方法的過程中,要建立短期考核和長期考核兩項制度。短期考核制度可以以每周或者每個月為考核時間點,依托于對學生的了解,讓學生主動選擇相關的曲目并進行演奏。此時教師必須到達現場,因為只有如此,才可以了解學生演奏過程中的神態以及指法問題[3]。
(四)日常教育承接方法
日常教育工作要能夠和考核制度相承接,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各類資料和相關知識點之后,直接向學生提出考核要求。比如要求學生在一周之內掌握某個知識點,并且在今后的考核中,主要檢查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了解情況。學生只有在全面理解教師所講解的相關知識并經過科學的練習,獲得了預期的練習成果之后,才有可能通過教師的考核。教師對所有知識點運用這種模式,可以使學生的鋼琴學習夯實基礎。
(五)評價機制改革方法
在評價機制的改革中,可以從三方面入手提高考核質量。首先是創新評分方法,針對學生的鋼琴即興演奏課程,把評分標準設定成“技術評分”與“藝術評分”,根據兩個評價標準分析學生的演奏質量,并給予不同的分值,使學生從分值內就可以發現自己學習中的問題。其次是創新考核方法,使考核不再只是指定學生的演奏曲目,而是直接模擬音樂會或者音樂情景劇,讓學生根據接收到的信息,直接開始即興演奏,從而可以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最后是創新學習能力,直接將學生的即興演奏考核設置為整個考核體系的核心,引導學生獨立發現、獨立思考、獨立反思學習中的問題并對其進行消除。
綜上所述,在高校的鋼琴演奏課程中,要建立以考核標準為目的的課程教育體系。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要讓所有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了解,分析學生學習鋼琴的目的,之后根據所有學生的想法制訂不同的考核標準。同時,也必須根據教育工作和考核工作的目標分析考核資源的投放方法,并設定合適的考核方案標準,改革考核評價機制,以提高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娜.地方高校轉型視閾下藝術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北方音樂,2020(4):129-130.
[2]魏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師鋼琴課程考核新模式探索[J].北方音樂,2019(21):84-85,117.
[3]米若川.探索藝術高職鋼琴演奏課程體系的質量考核標準:以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音樂表演專業鋼琴演奏方向為例[J].智庫時代,2017(12):129-132.
作者單位:
貴州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