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摘? 要:隨著現代教學理論的發展和進步,如何使課堂教學保有時代氣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和進步,成為教師關注的核心課題之一。學校教育制度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主導權,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要改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度”支配的問題,給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使課堂教學達到新的平衡,激發學生的創新活力。本文將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主動參與模式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創新發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主動參與模式;教學分析;實踐策略
小學生天然的對知識學習缺乏理性思考能力,因此教師的合理引導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但傳統教學模式深受儒家教育和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教學中存在過度支配的問題,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不到發揮。對此教師需要對傳統教學問題進行科學理性的反思,找出針對性的應對策略,使學生切實的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1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應試教學思維
應試教學思維即以成績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將重點主要集中到對教材的反復階段中能,學生在學習中缺乏較為寬廣的視野,對知識學習的認知比較淺薄。部分學生逐步形成了照貓畫虎的學習思路,只會對知識進行簡單地理解和復制,充滿應付性的學習思路,缺乏自主上進的動力和想法。部分學生則因為應試教學形成了自負、自卑的學習思維,在知識學習中出現心理扭曲的想法,導致其成績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對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嘗試擺脫教材內容的限制,以更靈活的方式開展數學課程教學。1
1.2儒家教學思維
儒家教育思路使部分教師形成了“一言堂”的教學習慣,在教學中習慣從成人的角度思考教學問題,缺乏和學生的有效互動和溝通,導致學生對數學課程學習失去了興趣和創造力。此外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歧視行為,包括對學生道德、家庭、行為的多方面因素的攻擊,導致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張。對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切實的執行人本教學理念,使師生之間形成更緊密、默契的配合。
2促進小學數學主動參與教學模式順利開展的策略
2.1人本教學思路的踐行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保持謹言慎行的基本原則,降低自身的主觀性,多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問題進行調查和了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學習了解。例如學生缺乏理性思考能力,教師就應該從興趣角度對學生的數學素養進行訓練。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來源于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周圍人的激勵和指導,自己在學習中的自我激勵。教師要保持激勵教學意識,對學生做出的努力和成就提出多樣的評價和鼓勵。結合生活常識對學生的數學眼界進行開拓等,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好奇心。例如在教學矩形圖形中,對圓的計算問題進行拓展性教育。教師要嘗試給學生更多集體表現機會,例如對學生的成績進行公開評價分析等。2
隨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出熱情的教學風格,以多樣的肢體動作完成和學生有效的溝通,也能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使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做出更積極的學習嘗試。
最后教師需要明確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目標。即數學課程教學是對學生數學思想、能力的培養過程,和學生的道德問題、家庭背景缺乏必然的聯系。教師沒有“權利”在教學中將成績和學生的道德、行為、家庭進行綁定。一方面學生的年紀較小,在行為上會出現很多錯誤或問題。另一方面學生成績的提升有助于其德育素養發展、心情、行為的轉化。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主要矛盾,避免將教學問題責任歸咎于學生身上。
2.2培養學生實踐創新的學習習慣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意識,即在碰到問題后學生能夠自覺地驗算分析。對此教師要放棄傳統教學中“大包大攬”的教學風格,將更多的課堂問題留給學生自己解決。對此教師要對學生的基礎實踐解題思路進行有效訓練。
例如對數學知識進行分類教學,讓學生對數理知識、幾何知識、生活常識進行有效區分。在解題過程中嘗試將數理問題轉化為幾何知識,反之亦然,使學生面對問題時保持基本的轉化解題思路。例如在教學面積問題過程中,教師可以解釋面積計算就是最簡單的數形轉化思想,面積的大小問題通過數字進行了有效表達,促進學生對數學抽象特點的了解。
此外教師要將探究教學理念踐行到課堂教學中,以從實踐到理論的基礎思路展開知識教學,促使學生對數學問題做到更“自然”的學習和思考。例如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解釋數學數字只是一些符號,但卻能對現實生活中的計算問題進行有效表達和解釋。幾何圖形也是古人根據土地大小計算問題總結出的各種比較規范的幾何圖形,也是對現實問題的抽象表達。在理解數學問題過程中,學生需要從實踐中總結出問題的條件,再嘗試用抽象的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和解決。例如小數乘法問題,是因為現實生活中的需求,才使人們對其計算規律進行分析和總結。
2.3積極開展預習教學
在小學教育階段,預習學習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降低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具有重要價值。教師在布置作業中要設計預習問題,鼓勵學生在課后通過自己的努力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促進學生自學意識的提升。
2.4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合作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形式能夠顯著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學生群體更有效地完成對問題的多樣分析和討論。對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設置一些競爭、處罰機制。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互相配合合作學習,對數學知識作出更合理、科學的解釋。
3結束語
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教會要對傳統的師生關系有效調整,在教學中秉持從整體到局部,從實踐到理論的基本思路,使學生逐步形成個性化的學習素養,在數學課堂學習中保持和教師更有效的互動,對數學知識做到更有效的思考。
參考文獻
[1]倪衛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主動參與”模式的實踐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20,000(001):P.68-68.
[2]曾巧燕.小學數學教學實施“主動參與”模式初探[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000(00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