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雇員制作為職員制的一種補充,在我國的各高等職業院校普遍存在,它既能激發工作效率,又能降低人員使用的成本,對現階段高等職業院校提質培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它的發展已面臨困境和考驗,并阻礙其作用發揮。因此,應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其活力。
◆關鍵詞:職業院校雇員制;問題;思考
雇員制最早產生于美國,而且主要是存在于美國政府部門當中。他們通常從事的是專業性較強的工作,且通過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履行權力和義務,并不使用正式編制,“它的設立主要是為滿足對專業技能與高管理水平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1〕我國的雇員制施行最早是從吉林省開始的。2002年吉林省率先出臺《雇員管理試行辦法》,在我國開始推行雇員制試點。此后,上海、武漢、無錫等地紛紛效仿,并將雇員制推廣到了其他事業單位及各大高校(包括高等職業院校等)。
一、雇員制的積極作用
1.雇員制是一種全新,而且靈活的用人模式,它打破人員終身制和不能合理流動,能有效避免人員固化,促使能進能出的用人新模式的建立。
2.有利于節約人員使用的成本,給財政減負。受聘雇員屬于臨時用工,他們均因某項工作需要而被聘,當該項工作結束,聘用也就結束,因此,比起終身聘用人員來說,成本要低很多。
3.通過聘用雇員引入競爭,對高職院校的工作效率和活力都起到激發和促進作用,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二、高等職業院校雇員制存在的問題
首先,從法律層面來看,雇員制不同于職員制,它是以約定的期限和完成某一任務為目的,因此它存在臨時性。而且目前對雇員制的規范和管理主要是依據《勞動法》和《勞動合同》進行,沒有專門的法律規范來約束,對雇員制的錄用、考核、獎懲和管理等內容沒有相應的制度保障,使雇員制人員的權益得不到最有效的保障,許多人在工作合同期滿后可能面臨失業的危險。此外,由于對雇員制的待遇沒有統一標準,造成各地雇員待遇差別很大,有高有低,有的甚至每月只能拿到正式職工薪酬的一半。這些雇員由于沒有編制保障,其職稱的評聘和職務的晉升也因此受到限制,如果“用人單位對雇員的正當需求和利益不能采取一視同仁的態度。”〔2〕必將導致他們逐漸對于單位缺乏歸屬感,工作積極性下降。
其次,從管理方式來看,由于沒有統一的管理制度和標準,使各地雇員制的錄用和管理較為混亂。特別是對招聘的具體要求、流程、標準等方面沒有明確要求,造成一些地方出現招聘標準低、招聘的過程監管不嚴、甚至出現招人唯親等現象,而且不按照編制規定進行崗位設置,必然會造成“閑著媳婦請保姆”的現象。這樣不僅會大大增加人力成本,制造財政負擔,而且對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也是不利的。
三、解決思路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
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雇員制錄用、管理、辭退、管理、考核、薪酬標準、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統一規范、嚴格要求、建立標準,強化評估、加強考核、完善晉升機制,使各地雇員制的實行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且更加科學合理有序。
(二)完善激勵機制
積極完善和創新激勵機制,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績效制度和考核體系,細化崗位要求,將工作任務完成情況、業績表現等內容納入考核體系當中,將雇員的收入直接與考核結果相掛鉤,提高薪資待遇,加大獎勵性績效比例,拓寬職稱評聘和晉升的渠道,為雇員發展提供更大空間和機會,只有物質和精神激勵雙管齊下,才能增加他們的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更好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為高等職業改革發展助力。
(三)鼓勵進修和深造,建設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隊伍
樹立終身教育觀念,積極組織和鼓勵雇員制職工進行深造、進修,并通過參加各類專業培訓,提高技術技能水平。建立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對于新入職的年輕且技術力量薄弱的雇員,更應關心和鼓勵其成長,為其提供成長機會,搭建學習和進步的平臺,使其早日成為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四)采用靈活多樣的用人模式
可以探索新的用人模式,實現總量控制基礎上的動態管理,這樣既不增加財政負擔,又有利于激發他們工作熱情和創造活力。據研究表明:一個職員在單位貢獻時間的長短與所在單位的業績水平呈正相關。“長期任職可以提高職員對單位的依附性和凝聚力,增加經驗,提高效率,還會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對象的滿意度,促進創新。”〔3〕因此,一個員工的工作時間長短對一個單位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頻繁的更換員工是不利于工作單位的進一步發展,所以對工作表現熱忱、盡職盡責且掌握核心技術的雇員制職工應當打破傳統做法,采用更為靈活的雇用方式,可以延長聘期或轉為長期聘用等方式,使其能安心工作。對于工作態度消極、做事不認真、不能勝任工作的雇員要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必要時合理解除聘用關系。通過這種分級分類的管理模式,可以為單位選聘更加優質的員工,更好的激發他們為單位、為社會、為高職教育貢獻力量。
四、小結
雇員制是高等職業院校人事改革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積極創新思維,巧用措施,提升他們的成就感和獲得感,激發他們的積極性,進而推動整個工作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沈小平.政府雇員制——人事制度的新舉措[J].信息導刊,2004(48):17.
[2]車韋,殷忠勇.關于當前人事雇員制度的思考[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3):182-184.
[3]昊興華.論高校雇員制員工管理[J].太原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2):1-3.
作者簡介
蔚紅霞(1984—),女,漢族,包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歷史學碩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