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款先
◆摘? 要:數學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難點,小學生步入高年級,數學知識量更加豐富,但是缺乏靈活的思維能力和較強的理解能力,特別是在應用題解題過程中,學生很難做到完全理解應用題的題意,挖掘出有用的隱藏信息,無法靈活、高效地解決問題。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加大應用題教學的重視度,傳遞正確的解題技巧,賦予學生靈活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全面提升應用題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
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題干較為繁瑣,內容和形式都比較繁多,它不僅要求學生要深入理解、挖掘有效信息,還需要學生能夠熟練運用多種思維,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進而利用數學知識高效、迅速地解決。因此,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應該是富有探究性的,教師只有將不同數學思維教學融入課程中,才能培養出學生靈活的思維方式,讓學生真正利用數學知識解決應用題。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意義
(一)培養學生數學能力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跟進,教學標準也在不斷變化。現今的素質教育背景下,數學應用題教學不僅僅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更要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比如,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養成提取有用信息來解決數學難題的讀題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時通過應用題中數與數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加強小學數學的奠基作用
最后,小學高年級階段的數學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方法,是打好數學基礎的關鍵時期,而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是為了之后初、高中學習更復雜的數學應用題打下基礎。所以,研究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的同時也加強了小學數學的奠基作用,為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學生審題能力較弱,由于審題能力不足導致學生應用題解題思路錯誤的現象屢見不鮮,當下高年級小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是未養成較好的審題習慣,教師沒有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養成在解題過程中粗心大意、急于求成的習慣。其次則是由于學生的思維固化,在面對較為熟悉的數學題時,過分相信自己的解題經驗和解題思維,極大的忽略了題干的觀察和分析,進而導致解題錯誤。最后,教師忽略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育,更多的采用“題海戰術”培養學生的解題經驗,導致學生的思維限制較大,在應用題解題過程中難以靈活運用、現學現用,在面對較為復雜或者陌生的數學題時不知從何下手。
三、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
(一)挖掘有效信息,發現解題突破口
在解數學應用題的過程中最怕的就是遺漏重要信息,一般而言,小學階段的應用題中的數字信息都是有用的,但是在遇到超過6個以上的數字信息時,學生就很容易感到棘手,久而久之就對這類數字多,題目長的應用題會嘗試一定的恐懼感,為了消除學生的恐懼,老師可以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地提取有用的數字信息,確保不遺漏。比如,在這道例題中:春節快到了,小雪要做一個2月的家庭收支計劃。爸媽工資收入為5200元,春節補貼2000元。春節給爺爺、外婆各1000元,給小雪100元,交上月的水電等費用400元,購買800元食品,3口人買新衣服需要1000元,出去旅游需要2000元。請根據以上信息算出這個月的余額。遇到這類題目較長,且數字信息較多的題目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是一種挑戰,學生可能會感到恐懼而難以入手,因為題目信息較多且有支出也有收入,所以很難完整地歸納數字信息,很容易發生遺漏,老師可以通過畫表格來引導學生慢慢地歸納題目數字信息進行解題。引導學生先將有用的信息圈出來,然后分條填在表格里,然后就會發現這個題目看似很長,但是考得知識點比較簡單,是一道典型的和差問題,只是數字比較多計算時要當心計算問題。
(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賦予學生靈活的解題思維
數學老師要能夠將多種教學方式融合起來,相互配合使用,讓學生學會將“數”轉化為“形”,將抽象的數字直觀化,進而迅速理清解題思路。例題,一道例題為:一道臺風到達A市后,B市C市也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影響,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兩市相距200Km。C市在A市正北方向,相距300Km,問以B市為觀察點,畫出A的方向和位置?這類距離問題,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畫數軸來表示這個題目,既培養學生自己動手能力,還可以建立起學生對這類問題的自主解題思路。再比如在“雞兔同籠”問題時,教師提出問題:“雞和兔一共有12只,腳共有28只,那么雞和兔分別有多少只呢?”部分同學用傳統的算術方法解決,然而這一方法比較復雜,但是借助于數學思維中的數形結合,就能讓學生在輕易理解的基礎上快速解決。教師首先引導學生畫出12個橢圓來表示雞和兔,假設全部是雞,那么就在橢圓下面各畫上24只腳,還剩38-24=14只沒有畫,然后教師繼續引導,“這十四只腳會是哪種動物的呢?”同學們恍然大悟,立馬就輕易得出雞和兔的數量。
(三)豐富學生的生活常識,找準題干信息
很多的應用題中都有生活場景作為題目背景,所以豐富學生的生活常識知識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對應用題題目的理解能力,提高解數應用題的能力。比如,冀教版四年下冊小數的認識中,一道題為: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銷活動,在A商場按“每滿100元減40元”的方式銷售,在B商場按60%(六折)銷售。媽媽準備給小麗買一雙標價120元的這種品牌的旅游鞋。(1)在A、B兩個商場買,各應付多少錢?(2)選擇哪個商場更省錢?其中題目中的“六折”就是一個生活常識,打六折就是按原價的60%(3/5)出售,掌握了這一點就能很快得出答案。所以老師們要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和留意生活中的小事去感受生活中的數學應用,這樣也更容易引導學生從中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四、結語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組成,因此,作為新時代的高年級數學教師,首先應該意識到應用題的重要性,然后積極轉變自身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探究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培養,傳遞學生正確的解題技巧,灌輸學生靈活的數學思維,全面實現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構建出高效的應用題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王玉閣.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2):165.
[2]王彥軍.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84):81-82.
[3]盧俊義.關于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的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6(1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