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未
◆摘? 要:新課程標準的形式要求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生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是學生接受信息、反饋信息的主要場所,其教學的效果和有效性直接關系到教學的質量和人才的培養。因此,為了激發學生對于生物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地探索生物學科的奧秘,并且學生能夠將基礎知識與實驗教學、生活常識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生物學習的效率,保證學生能夠掌握豐富的生物基礎知識,教師要在教學中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境,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實際的課程中。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高中生物教學現狀分析
(一)對生物課程不夠重視
在高中教學中,生物雖然作為主要的學科進行學習,但是由于其分數的占比是學科中最低的由此很多學校沒有對生物學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這就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得學生無法更好的掌握生物相關的知識。另外,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需要到實驗室進行實驗才能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識,雖然在新課程改革后學校內開始注重對于生物實驗的教學,但是只是設置了實驗室,并沒有實際地運用起來,再加上部分生物實驗的器材老舊,學校沒有及時進行更換,致使教師無法通過實驗教學輔助完成生物教學,無形之中降低了學生對生物課程學習的效率。
(二)教學方法單一
在新的課程標準中,多媒體技術和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逐步深入,為高中生物學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渠道。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仍然采取的是傳統教學方式,只是簡單地結合教材內容在課上進行講解。有些教師利用了多媒體制作課件,但是就是按照課件上的內容去讀,在教學的時候非常的枯燥,學生很難對于生物有興趣。教師在課堂上忽視了學生主觀學習的狀態,沒有指導學生用自己的思想進行學習,學生在課堂上過多地依賴老師,難以提高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生物素養。
二、新課標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1.根據教學內容安排合理課時
新課程標準中對于現有的高中生物學科的內容都進行了一些調整,改變其重難點。其中,一是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內容更加體現教學的基礎性、實用性,改變了生物學習的大綱內容。二是更加注重對于學科素質的培養,注重運用學科的知識、方法和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由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的內容,對于學生的教學進行必要的改革,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進入到新課程標準中的學習。
2.注重理論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
新課程標準之后為生物的學習提供了更新的內容,涉及了更新的內容,其中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更加緊密了。實際生活與課程理論的結合有利于學生通過生活中的感受去理解和運用所學的生活知識。
比如在《 選擇性必修2生物與環境》的學習中,其教學的目標是為了通過實例數據分析,嘗試應用模型方法分析生態系統的功能,建立生態金字塔,表征食物網各營養級之間在個體數量、 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關系;從生態系統整體出發,分析具體的生態系統內各成分之間的關系,歸納研究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意義。進一步強化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觀、能量觀與系統觀;利用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規律,對其合理改造,使人們能夠更加科學、有效地利用生態系統中的資源。在參與構建生態系統的過程中,提升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在教學的難點中就需要教師要引導學生引用,用生態系統能量流動規律,從系統的角度分析并提出科學有效利用生態系統資源的改進措施。在課程導入的時候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研究生命系統的研究角度以及能量在生態系統中是怎樣流動的呢?之后引入課程內容。在課程快要結束的時候安排學生完成課程任務,請同學們結合課上分析,分析自己課前調查的“當地某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情況”報告,結合當地生態情況提出使能量持續高效流向人類的合理建議,形成報告并與相關人員進行交流。
3.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新課程標準中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中,與教師進行互動,也是一種任務的學習方法。再加上教學課堂本身就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課堂中不僅是需要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進行解答還需要學生能夠通過學習發現問題,并且能夠自主地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減數分裂》的學習中。《減數分裂》是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2章第1節第一部分。它以學過的細胞學知識、染色體知識、有絲分裂知識為基礎,通過學習,使學生全面認識細胞分裂的種類、實質和意義。教師首先在課程導入的時候為學生播放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動畫,然后讓學生連線(時期、細胞圖像、特點連線),投影,讓學生評論;在討論結束后再播放蛙的紅細胞無絲分裂動畫以及播放果蠅體細胞和配子的染色體圖。讓學生思考:果蠅產生配子的過程是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嗎?為什么?在這個學習中染色體數目減半了,顧名思義,那是什么分裂?
三、結語
總之,在新的課程標準中,生物的教學受到了更加多的重視,因此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認識到高中生物心得課程標準與之間的教學之間的區別,結合現有的教學內容,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并且高中生物教學的教學目的就是要通過多形式的教學設計提高學生興趣和思維能力,需要教師加強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和創新,提高對于生物學習的重視,同時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在課堂的參與度,激發學生的興趣,在生物的學習中鼓勵學生主動去探究,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和思維思考,同時促進學生在學習上綜合、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陸愛香.對高中生物教學大綱的理解[J].科技園地,2010(06).
[2]句容.淺談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素質教育論壇,2012(01).
[3]楊博.試談優化高中生物教學的方法[J].教育科學,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