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金榮
摘? ? 要:科技興農,良種先行,種子又稱農業的“芯片”,是糧食安全的根基。民勤縣是典型的農業大縣,現有耕地面積4.67萬hm2,其中90%的農業用種是商品種子,縣內持證種子生產經營企業28家,種子代銷點近300家,種業管理與服務工作舉足輕重。主要論述了民勤縣種業體系建設情況。
關鍵詞:民勤縣;種業體系;調研;思考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9-0107-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F324.6? ? ? ?文獻標志碼: A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品種可以造福一個民族”。2021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層面提到解決種子問題還是首次,這充分體現出發展種業的重要性。為進一步完善種業管理與服務體系,強化種子管理與服務職能,推動民勤縣現代種業發展,對目前全縣種業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
1? ?民勤縣種業體系建設歷史及現狀
1989年5月,根據《民勤縣人民政府關于成立民勤縣種子管理站的通知》(民政發〔1989〕73號)文件,成立民勤縣種子管理站,和民勤縣種子公司兩個牌子、一套人馬。
2000年11月,根據《民勤縣人民政府關于設立民勤縣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站的批復》(民政發〔2000〕126號)文件,設立民勤縣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站,與縣種子管理站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編制、人員內部調劑解決,不新增行政事業編制,經費自理。
2003年3月,《民勤縣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有關機構調整及相關問題的通知》(民機編發〔2003〕001號)文件,民勤縣種子管理站與種子公司分設,種子管理站為財政供給的科級事業單位,隸屬農牧局管理,核定事業編制6名,領導職數1正1副;人員從原種子管理站“三證”齊全的執法人員中調整2名,財政供給;其他所需人員從全額財政供給的農業技術人員中調劑解決;種子管理站與種子公司分設事宜由農牧局協調解決。
2005年4月,根據《民勤縣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機構編制有關事宜的通知》(民機編發〔2005〕02號)文件,合并縣種子管理站、農畜產品質量檢驗監測站,組建“民勤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科級事業單位,隸屬于縣農牧局管理,經費形式為財政全額供給;擬定編制10名(原種子管理站6名,農畜產品質量檢驗監測4名),領導職數1正2副,其中隊長由農牧局局長或副局長兼任;所需人員從農技中心和鄉鎮財政全額供給的有資質的農技人員中選調。
2009年3月,根據《民勤縣人事局關于民勤縣外事僑務辦公室等9個事業單位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范圍的通知》(民人發〔2009〕28號)文件,民勤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由事業單位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范圍,對符合公務員登記條件在編在崗的工作人員進行登記,確定職務與級別、套改工資,并參照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規定,全面實施公務員各項管理制度。
2019年3月,根據《中共民勤縣縣委辦公室 民勤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民勤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組建工作方案>的通知》(民辦發〔2019〕47號)文件,整合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縣農業機械局、縣農機監理站、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站等單位的執法職責,組建民勤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實行“局隊合一”體制,由縣農業農村局負責管理并以部門名義實施統一執法。到目前為止,新組建的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按照組建方案正常履行農業領域執法職能。
2? ?民勤縣種業體系運行情況及存在問題
2019年機構改革撤銷了原加掛在民勤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的民勤縣種子管理站(參公管理),而省、市設有獨立法人的種子管理服務機構。現涉及種子種苗領域的執法職能由新組建的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正常履行,而原種子管理站承擔的農作物新品種引進、區域試驗、示范、良種繁育工程建設、新品種推廣,農作物新品種審定、登記、公布等材料的轉報,農作物種子質量室內抽檢、種子生產田田間純度檢驗,種子生產轉基因檢測,種子質量糾紛田間現場鑒定的組織,開展種子供需形勢調度及種業基礎信息收集和統計分析等公益服務職能未明確承擔單位,出現了“重執法,輕服務”的局面,致使上級對口業務部門下達的相關業務無法及時完成。
縣內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缺少相應的服務機構,使種業項目建設、種子質量檢測、企業品牌打造等工作滯后,嚴重制約了現代種業發展步伐。
3? ?種業體系建設的思考
民勤縣90%的農業用種是商品種子,種業管理與服務工作舉足輕重,需做到管理和服務并重。要達到推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現代化,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的目的,一方面需要全社會參與,共同管理;另一方面更需要專門的機構、專業的隊伍。種子管理服務工作技術性強,專業化程度高,涉及農作物新品種選育、試驗、示范、質量檢驗、田間糾紛現場鑒定、品種審定管理等多方面的技術工作。因此,需恢復設立獨立法人的科級建制種業管理服務機構。
3.1? ?健全完善種業管理服務體系,有利于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1月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加快發展現代農作物、畜禽、水產、林木種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中共中央、國務院2018年9月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深入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開展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龍頭企業,推動建設種業科技強國”。
2019年12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意見》(國辦發〔2019〕56號),意見提出:“要進一步明確農業種質資源保護的基礎性、公益性定位,堅持保護優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原則,創新體制機制,強化責任落實、科技支撐和法治保障,構建多層次收集保護、多元化開發利用和多渠道政策支持的新格局,為建設現代種業強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基礎”。
2021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恢復設立縣級種業管理服務機構,有利于推動中央、省、市關于“三農”工作決策部署在全縣落地見效,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3.2? ?健全完善種業管理服務體系,有利于推動全縣良種繁育工程建設
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是落實種子儲備制度和化解種子危機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商品種子自給能力和促進種子產業化的有效手段。目前,民勤縣共有種子生產經營企業28家,其中生產玉米雜交種企業1家,生產經營小麥、瓜菜、向日葵等常規種子企業27家。有了獨立法人的種業管理服務機構,可以更好地推進這些種業企業在良種繁育工程建設項目中種子生產、加工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升、種質資源收集保護、新品種突破、良種繁育、品牌培育、品種審定等方面工作。
3.3? ?健全完善種業管理服務體系,有利于對口業務部門上下銜接,高效落實種業管理各項工作任務
有了獨立的種業管理服務機構,技術可以充分利用,上下業務將密切銜接,管理服務更加到位,效率大大提高,避免種業管理服務工作出現盲區,對上級業務部門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也不會出現推諉現象。
3.4? ?健全完善種業管理服務體系,有利于種子案件的查處
民勤縣種子市場城鄉面廣量大,目前縣內種子銷售門店將近300家,在種子案件查處中,涉及種子純度、芽率、凈度等質量糾紛較多。近年民勤縣涉嫌轉基因玉米制種案件,處理這些案件極需要執法和服務部門聯合,判定依據就是種子管理服務部門出具的種子質量檢驗報告。
《農作物種子質量糾紛田間現場鑒定辦法》第三條規定:“現場鑒定由田間現場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種子管理機構組織實施”。種子檢驗職能從行政執法部門中剝離,成立專門承擔種子檢驗職能的公益事業單位,利于案件仲裁,避免執法人員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尷尬局面,使案件查處更加合理合法。
4? ?縣級種業體系建設建議
參照省級及省內縣區種業體系設置情況,建議恢復設立的縣級種業管理服務機構名稱為民勤縣種子站或民勤縣種業中心,正科級建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承擔的主要職責如下。
(1)組織實施農作物新品種引進、區域試驗、示范、繁育、推廣和信息發布等。
(2)開展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及轉基因作物檢測,分析匯總檢驗結果。
(3)組織開展農作物種子生產田田間檢驗及種子質量糾紛田間現場鑒定工作。
(4)負責宣傳種子法律法規,配合主管部門調處種子糾紛。
(5)負責農作物種子專業技術人員技能培訓。
(6)負責種子工程及其它種子項目的申報、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
(7)負責全縣主要農作物原良種生產計劃、良繁基地建設、品種布局。
(8)開展種子供需形勢調度和種業基礎信息收集及統計分析。
(9)完成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