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菁 賀毅夫
【摘要】在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教師是全面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關鍵核心要素,教師對思政元素的挖掘與凝練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大學英語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結合大學英語課程特點,深入挖掘和探索高職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蘊含的思政元素,以期為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提供有利參考與經驗,為培育具有正確價值觀念和良好職業素養的技能型人才而助力。
【關鍵詞】高職;大學英語;思政元素;挖掘與探索
【作者簡介】劉晶菁(1988.06-),女,漢族,湖南益陽人,益陽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賀毅夫(1978.07-),女,漢族,湖南益陽人,益陽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2020年湖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英語專項立項課題“以構建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為導向的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實施路徑研究”(項目編號:ZJGY202001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2021年益陽職業技術學院教改項目立項課題“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的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之一。
高職大學英語課程作為一門涉及學生人數眾多的公共基礎課,應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協力助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英語語言知識,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還要充分發揮其在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中主力軍的作用,深入挖掘和提煉高職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思想和行動上潤物無聲地引導學生。
一、高職大學英語課程特點
以湖南省為例,大學英語課程是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它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學英語課程主要開設在第一、二學年,一般每周2-4學時。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以職業需求為導向,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語音、詞匯、句法等語言知識,進一步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譯等實踐應用能力,并進一步培養自身的綜合文化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由于高職高專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和發展方向規定了高校課程的價值在于培育具有正確政治立場、價值取向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課程,同時它也承擔著為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培育具有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的新時代新青年的責任與使命。
二、發揮教師的主力軍作用
在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過程中,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充當著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主力軍的角色。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否發掘梳理好思政元素,能否有效運用思政教育資源,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直接影響著大學英語課程的育人功效。因此,重視課程思政教育是每一位高職大學英語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每一位大學英語教師都應該深入挖掘、認真梳理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思政元素,積極探索大學英語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
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師一般是主修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或語言學專業,他們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也擁有豐富的相關文化背景知識,但是他們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水平卻參差不齊。據調查,以湖南省高職院校為例,大學英語教師以女性居多,她們平時并不太熱心于政治理論、時政要聞等的學習與了解。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主動加強對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積累,尤其是黨員教師更應該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加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領會,深入學習研究《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等文件及著作。大學英語教師要進一步加強課程思政意識和課程思政能力,充分發揮好課堂教學這個渠道,引領學生在各方面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真正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
三、思政元素的挖掘與探索
“思政元素”不僅僅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也并非是教師在課堂中簡單直白地進行政治說教,“一切蘊含在專業知識體系中的具有價值引導和品德培育功能的教育元素,一切與立德樹人根本使命這一價值追求相統一的資源,都可以被視為‘思政元素”。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教師自身、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挖掘與探索思政元素,使大學英語課程在立德樹人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 結合授課教師,挖掘思政元素。常言道“為人師表”。“思政元素”也常常隱藏在授課教師的“言傳”與“身教”之中。在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作出表率,做好學生的榜樣,春風化雨般地在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和文化上引領學生。教師對待工作、對待學生、對待祖國和中華文化的態度等,教師的人格魅力、品行作風、學識才華等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感染著學生。例如,教師可以提前十五分鐘到教室準備上課,身體力行地引導學生守時守信,愛崗敬業;教師精心制作好每堂課的教學課件,籌備詳實豐富的教學資源,以身作則引導學生兢兢業業地對待本職工作;教師不以成績優劣、家境貧寒或優裕而區別對待學生,應公平公正地關心關愛每一位學生,敢是用實際行動引導學生真誠友善地對待他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用風趣幽默的言語,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地講解知識、傳授文化,這也是通過自身淵博的學識和豐富的閱歷來引導學生注重知識的積累與沉淀,重視文化素養的培養與提升。作為推進課程思政教育主力軍之一的大學英語教師,我們也可以更為客觀理性地向學生講授、揭示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堅定文化自信。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文化差異,教導學生要學會辯證地、多視角地看待問題,世間萬物不是非黑即白,也并非一成不變,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2. 結合教學內容,挖掘思政元素。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梳理教材內容,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政元素。以益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校部分專業所使用的大學英語課程教材是《新力量高職英語實用聽說教程》。該套教材共分為兩冊,每一冊均包括八個單元,其“所選材料貼近生活,并且具有鮮活的語言特點和鮮明的時代特色”。例如,該教程第一冊涵蓋的八個單元分別為:College Life(大學生活),Friendship(友誼),Sports(體育運動),Shopping(購物),Part-time Jobs(兼職工作),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環境保護),Holidays(節慶假日),Gratitude(感激之情);第二冊包括的八個單元分別為:Professions(職業工作),Companies(公司企業),Products(產品),Transportation(交通運輸),Offices(辦公室工作),Human Resources(人力資源),Foreign Trade(國際貿易),Services(客戶服務)。這些教學主題涉及學習、生活、工作等各方面,每個教學單元都能挖掘出育人元素,各主題均能提煉出幫助學生塑造正確價值觀、培育學生良好人文素養的思政元素。
新生踏入大學校園伊始,“大學生活”主題便指引學生做好人生規劃,學會制訂學習目標和計劃;“體育運動”主題則幫助學生拓展興趣愛好,注重強身健體,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規律,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新青年;“環境保護”主題教導學生愛護環境,關愛地球,守護好藍天凈土、綠水青山,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盡一份責任與義務;“節慶假日”主題則引導學生正確理性對待西方節日,深入了解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弘揚傳承民族文化,堅定本土文化自信;“感激之情”主題教導學生要心存感恩,知恩圖報,樂于奉獻;“交通運輸”主題則通過梳理我國鐵路運輸發展歷程,讓學生感受國家的變化與發展,增強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榮譽感,同時也鼓勵高職生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 結合教學方法,挖掘思政元素。為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課堂參與率,切實改善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往往會在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示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視聽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小組合作學習法、自主學習法等。而思政元素不僅包含于教學內容中,它們同樣也蘊藏在各種教學方法之中。例如,通過“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任務驅動法,教師在指引學生完成各項任務的過程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既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又能培養他們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如,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時,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各小組為了達到共同的目標而互相協作配合,這樣可以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與奉獻精神,激發他們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再如,在采用自主學習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在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精神的同時,引導他們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幫助他們增強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根據各種教學方法的不同特點,教師應深入挖掘其中的育人元素,不斷引導學生爭做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大學生。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如何進行價值引領,使其與思政課同向同行,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將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大方向。”因此,在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大學英語課程的特點,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在教學中從授課教師自身情況、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挖掘和探索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下一階段,我們將深入探究如何將思政元素潤物無聲地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中,進一步探索思政元素與大學英語課程深度融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及實施路徑,以期為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盡一己之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OL].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l.
[2]許家燁.論課程思政實施中德育元素的挖掘[J].思想理論教育,2021(1).
[3]張一璠.高校課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挖掘梳理論析[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0).
[4]賀毅夫,黃麗瓊,蔣志娟.新力量高職英語實用聽說教程1[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8.
[5]胡慶芳.優化課堂教學:方法與實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6]劉昕.價值引領融入大學英語教學探究[J].語言教育,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