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蘭
摘 要: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速度加快,對生物教學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為了更好地完成新課標背景下的生物教學計劃,滿足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需要對生物高效教學進行深入思考,找出切實有效的策略并加以應用,豐富工作內涵,促使生物教學計劃制訂與實施效果更加顯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質量均能得到提高?;诖?,本文將對新課標背景下的生物高效教學進行系統(tǒng)性的闡述,以便滿足其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要求,為學生的更好發(fā)展提供專業(yè)支持。
關鍵詞:新課標;生物;綜合能力;高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3-01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65
根據(jù)新課標背景下的形勢變化及生物教學要求,深入探討與之相關的高效教學,有利于實現(xiàn)對學生在生物方面學習潛能的有效激發(fā),滿足他們全面發(fā)展的要求,保持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因此,在對新課標背景下的生物教學進行深入研究時,需要給予高效教學足夠的重視,積極探索適用性良好的策略,促使具體的教學工作開展達到預期效果,從而實現(xiàn)生物教學培養(yǎng)目標。
一、新課標背景下的生物教學概述
為了使新課標背景下的生物教學能夠達到預期效果,高效地完成與之相關的教學計劃,則需要了解這些方面的內容:(1)通過對教育形勢變化分析、教學理念更新及教學效果評估等方面的綜合考慮,可使生物教學質量更加可靠,拓寬教育事業(yè)在新課標背景下的發(fā)展思路。(2)通過對生物高效教學的深入思考,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在教學實踐中靈活運用生物知識點,滿足科學培養(yǎng)及全面發(fā)展等方面的要求,促使生物教學水平能夠保持在更高的層面之上[1]。
二、新課標背景下生物教學存在問題的分析
(一)教學方式有待優(yōu)化
在實施生物教學計劃的過程中,由于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缺乏有效性,對新課標背景下的教育形勢變化缺乏科學分析,使得生物教學問題發(fā)生率有所加大。具體表現(xiàn)為:(1)由于生物教學中部分教師未能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而導致生活化教學方式利用不充分,影響了生物教學質量及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2)因對信息化教學方式引入及高效利用缺乏深入的思考,使得生物教學中的技術含量有所減少,與之相關的教學方式實際作用發(fā)揮并不充分,難以達到新課標背景下相關教學工作高效開展的要求,間接地引發(fā)了生物教學問題[2]。
(二)教學思路不夠清晰
新課標背景下,某些教師在生物教學活動開展中的思路不夠清晰,導致具體的教學工作缺乏針對性,對課程教學培養(yǎng)效果、應用質量等造成了不利影響。具體表現(xiàn)為:(1)由于某些教師對與時俱進的發(fā)展要求考慮較少,創(chuàng)新意識有待強化,加上教學內容安排不夠合理的原因,致使生物教學效果不顯著,難以滿足其高效教學及教學質量可靠性要求。(2)某些生物教師對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培養(yǎng)要求、學生的自身情況等缺乏綜合考慮,致使其教學思路不清晰,從而影響了生物教學計劃實施效果,減少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制約了生物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
(三)教學效果缺乏科學評價
實踐中進行生物教學工作時,由于教師對教學效果科學評價不夠重視,相應的工作落實不到位,致使生物教學狀況不佳,無法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具體表現(xiàn)為:(1)生物教學中對教學效果、教學工作計劃實施狀況等了解不夠全面,未能及時開展具體的評價工作,對生物教學效果影響因素處理不及時,從而降低了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水平。(2)受到教學效果缺乏科學評價的影響,導致生物教學中的細節(jié)問題處理效率有所降低,對其教學培養(yǎng)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等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阻礙了生物教育事業(yè)的長效發(fā)展[3]。
(四)教學體系不健全
一些學校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因既有的教學體系不健全,使得教學計劃實施不夠科學,降低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培育工作質量。具體表現(xiàn)為:(1)因對精細化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理念科學運用缺乏思考,使得生物教學機制不完善,加上教學方式缺乏有效性,導致生物教學體系不健全,與之相關的教學工作開展缺乏科學指導。(2)在教學體系不健全的影響下,會減少生物教學計劃實施中得到的專業(yè)支持,無形中加大了這方面教學問題發(fā)生的概率,生物教學工作目標難以真正實現(xiàn)。
(五)其他方面的問題
基于新課標背景下的生物教學研究,也需要對這些方面存在的問題有所了解:(1)由于生物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突出,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效率有待提高,影響了高效生物教學課堂構建效果,給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帶來了阻礙。(2)生物教學中因對學生的學習潛能及教材內容的深入挖掘、創(chuàng)新能力科學培養(yǎng)等考慮不全面,導致教學工作質量不可靠,需要在針對性強的教學策略支持下進行科學應對,確保生物教學計劃實施的有效性。
三、新課程背景下生物高效教學的策略探討
在了解生物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為了避免它們影響范圍的擴大,有效應對新課程背景下的形勢變化,需要考慮相關策略的使用。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一)優(yōu)化教學方式
為了增加新課程背景下生物教學的技術優(yōu)勢,實現(xiàn)其教學目標,則需要對與之相關的教學方式優(yōu)化進行深入思考。在此過程中需要做到:(1)由于生物學科作為一門自然學科,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此為了讓他們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則需要教師重視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緊密結合,提高生活化教學方式利用效率,滿足生物高效教學的要求。(2)注重信息化教學方式在生物教學中的引入及高效利用,為其教學方式的不斷優(yōu)化提供技術支持,保持豐富信息資源良好的整合利用狀況,拓寬生物高效教學思路,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參與熱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