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華
摘 要:信息技術教育在整體教育體系中的地位日益凸顯,而學生的網絡學習能力不僅關系著其未來能否勝任自己的工作,同時也關系著其是否能更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因此,在初中信息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關注課堂上相關理論知識的傳授,引導學生掌握常用軟件的使用方法,同時也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網絡學習能力,以此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網絡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2-00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2.027
對于現階段的初中生來說,由于他們從小就是在網絡環境中長大的,因此對于網絡并不陌生。但是,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社會經驗十分有限,導致他們在日常上網的過程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習慣,進而給自身的成長以及學習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實際組織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方面要重視學生良好上網習慣的培養,另一方面要使學生能夠具備較強的網絡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使信息技術能力能夠真正成為學生綜合素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推動學生后續學習活動的順利展開。
一、重視課堂教學方式轉變,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組織教學
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操作性非常強的學科,在實際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這也是新課程改革對于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將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充分呈現出來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學習,還能夠激發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學習興趣。但與此同時要想使學生在學習初中信息技術科目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網絡學習能力的提升,就需要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更加專注地投入到課堂的各學習環節中[1]。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多給予學生一些時間,使學生能夠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上真正學到知識,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
通常情況下,教師在實際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會將課堂時間分成兩個組成部分,15分鐘用于講解本節課的基礎知識,剩下30分鐘的時間由學生來掌握,學生在這30分鐘的時間里一方面要能夠強化自己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要將自己在學習中沒有掌握的問題向教師提問,教師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對學生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亮點進行肯定,在此過程中還要通過委婉的話語指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此促使學生綜合能力有效提高。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更加感興趣,教師通過創新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能夠使教學更契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保證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網絡學習能力的形成。
二、重視教學內容拓展,使學生能夠具備較強的網絡安全意識
通過將網絡引入課程教學中,切實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諸多便利,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接觸到了更多風險。因此,教師要想使學生能夠具備更強的網絡學習能力,就需要在教學中多向學生傳授一些網絡應用的相關知識,使學生能夠對網絡安全問題給予高度重視,提升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全面性。這樣不僅能夠有效避免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發生錯誤的操作,還能使得學生明確在學習過程中應保護自己,進而減少安全問題的發生[2]。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日常組織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需要將網絡安全的相關知識滲透到課程中。實際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對基礎的操作方法進行講解,另一方面還需要充分考量相關操作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教會學生正確規避網絡安全隱患的方法,尤其是要告訴學生,不要隨意點擊自己不了解的鏈接以及非法網站,避免自己的信息被盜,發生網絡安全風險。通過相關教育促進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提升,也能使學生的網絡操作得到有效規范。
在培養學生網絡學習能力的過程中,不能單純針對課本上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也不要單純引導學生進行操作,教師應注重建立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從實際角度上實現拓展,在傳授學生知識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傳授學生學習方法,為學生能力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重視課堂教學方法的豐富性,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想達到提高學生網絡學習能力的教學目標,那么就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在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引導下主動參與學習,進而使得教學目標得以實現[3]。但是,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方法創新的過程中,也需要體現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避免千篇一律地采用同一種教學方法,挫傷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熱情。教學中,為了有效改變學生在學習中單純進行知識記憶的學習方法,則需要教師避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味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為學生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與此同時還能夠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網絡學習能力。
在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在學習中展現出來的閃光點進行表揚,也要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重要的是對學生網絡學習能力的培養,要能夠充分體現他們的學情,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要能夠保證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網絡學習能力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四、組織主題式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幫助學生明確學習重點
雖然信息素養對學生的未來發展來說意義重大,但是從現階段的初中課程體系來講,信息技術課程并非主科課程,因此教材設置過程中也并未明確突出教學重點,對于教學內容的編制是以平鋪式的方式來展開的。但是從實際教學的角度來講,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完全依照課本的編排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知識學習質量。為了使教學的這一困局能夠得到有效打破,促進學生網絡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教師在實際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需要積極整合教材中的相關知識,明確教學的重點,同時充分突出科目的教學優勢,使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都能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