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摘 要:新時代,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個性化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音樂教育進行創新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初中音樂教育當中存在的問題,探究了新時代初中音樂教育創新的策略,旨在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初中音樂教育創新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初中音樂;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2-01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2.072
初中音樂教育需要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探尋新時期音樂教育的新路徑。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音樂課堂充分發揮主體地位,不斷創新教學方式,重視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音樂,感悟音樂的真諦,感受音樂的獨特魅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初中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音樂教育藝術性不足
初中音樂教育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缺乏自身的獨立性和藝術性,這使得音樂教育的本質沒有被充分體現出來,課堂缺乏濃厚的音樂氛圍,不利于學生審美教育的培養。教師在音樂教學當中過度注重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這樣不利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深層理解,學生對音樂知識無法形成完整的構架,缺乏對音樂獨特魅力的領略,使初中音樂教學缺乏藝術的美[1]。
(二)學生對音樂教育缺乏重視
傳統音樂教育更多的是引領學生學唱課本中的歌曲,缺乏教學上的創新。很多學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音樂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一些教師和家長也認為學習音樂是浪費時間,這給初中音樂授課帶來了不良的影響,使得很多學生不夠重視音樂課程,把音樂課程當成娛樂性質的課程。這些錯誤觀念嚴重制約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不利于學生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音樂教育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以往的音樂教育當中,教師在課堂上缺乏對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不重視學生對音樂的感受、理解、鑒賞等,使得音樂育人的理念沒有得到有效的實施,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師缺乏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不能調動學生深刻體驗音樂魅力的積極性,課堂效率不能有效提高。
二、創新初中音樂教育的策略
(一)音樂教育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時代的初中音樂教育需要教師更新音樂教學的觀念,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變成教學的引導者,讓學生能夠在音樂課堂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課程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生對音樂的需求,從而促使音樂課堂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教師需要用新的教學觀念來改變教學方式,讓音樂課堂更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從而變成音樂課堂的主人,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深層認知。
(二)深挖教材創新音樂課型
教師對音樂教學內容的選擇非常重要,體現了一個音樂教師的教學智慧。教師在教學內容上雖然會受到教材的一定限制,但是在教材的選擇上會有較多的自主性。教師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作出相應的選擇,這樣能夠選擇出更符合學生情況的教學內容,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
教師在音樂課堂要對教材進行鉆研和創新,這樣才能更好地激活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為學生打造新型音樂課堂,突破傳統音樂教學課堂的限制,將更多的因素融合進來,形成更具時代氣息、更加時尚的課型,讓學生更有參與的熱情。教師可以創新教唱課型、欣賞課型等,吸引學生的關注。教師還可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挖掘,通過歌曲故事來引導學生,從而以朗誦歌唱演繹的形式來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通過小團體活動能夠形成一定的競爭,這樣使得課堂更具活力。在教材和學情分析的基礎上,教師把教材內容設計成全新的音樂課堂形式來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不但讓學生有更深層的音樂體驗,還使教學效果得到了顯著的改善,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
(三)舞蹈元素與音樂教學的結合
自古以來音樂和舞蹈就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兩者結合起來能夠發揮出巨大的藝術價值和藝術魅力。音樂教學需要舞蹈來輔助,這樣能使音樂更富魅力。在初中音樂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借助舞蹈元素來降低音樂理論知識在學習過程中的難度,這需要教師對音樂教學內容和舞蹈元素進行有效的分析,把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共同的教學價值理清楚,從而才能夠積極發揮舞蹈元素在音樂教學當中的重要作用。舞蹈元素融入音樂當中,能夠讓學生對音樂作品所呈現出來的內容和情感有更清晰的了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欣賞音樂作品。
對于初中生來說,音樂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學生在課余時間都喜歡聽各種各樣的歌曲,主要以流行音樂為主,學生對音樂的喜好和欣賞能力有著很大的差異,有了舞蹈因素的融入能夠讓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更具個性化。初中音樂教材上的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易理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也比較少,這會讓學生覺得音樂晦澀難懂,降低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這時可以借助舞蹈元素,通過形象生動的手段來講解音樂的理論知識,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使學生的音樂知識得到豐富,讓音樂課堂的呈現形式變得更加的多樣,促進學生建立積極學習音樂的情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利用舞蹈元素最為重要的目的就是增強音樂教學的課堂表現力。為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提高對音樂課堂的注意力,教師需要注重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活動設計,在音樂內容上融入舞蹈元素,能夠促使音樂課堂的表現力得到顯著的提高,讓音樂內容更加彰顯魅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深入音樂學習過程當中。和傳統教學相比,舞蹈元素融入初中音樂教學,能夠促使初中音樂教學的課堂教學結構得到優化,讓學生利用舞蹈來感受音樂作品,來表達音樂作品,促進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音樂與舞蹈的結合能夠更好地達到美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