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嬌
【摘 要】時代的快速發展使得處于二十一世紀背景下的我們步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創新的時代。創新時代的到來對人們做出了嚴格的要求,必須要樂于創新、勇于創新。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創新既是一個國家不斷前進與發展的不竭動力,更是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靈魂。如果想要很好地促進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與進步,那么就必須要注重培養廣大國民的創新精神。小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創新思維的培養應從小學生抓起。眾所周知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思維與想象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能夠在這一時期中激發與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那么將會獲得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音樂;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隨著新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廣泛普及,社會各界人士都逐漸的認識到培養與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現階段在各級學校教學中都將培養與發展學生綜合素質作為了教學的重中之重。思維創新不僅是學生綜合素質中一個至關重要的部分,更是新時代背景下學生必須要具備的一種關鍵能力。小學音樂作為一門小學生必修的課程,小學音樂在培養與激發學生思維邏輯、審美認知以及智力發展等方面起著一個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小學音樂課程教學在培養與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方面有著特殊的優越條件。但與此同時受以往傳統教學觀念的嚴重影響,當前小學音樂教學在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方面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因此,本文針對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有效激發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出了幾點具體的實施措施,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幫助。
一、創新思維在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我國現行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音樂課程教學占據著一個至關重要的地位,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新課程教學標準中明確指出“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生動活潑的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與創造沖動,使其能夠在主動參與中得到個性與創造才能的展示,從而得到想象力與創造性思維的充分發揮。”基于新時代背景下培養創新型人才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當前社會是一個創新與競爭激烈的時代,如果想要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那么作為一名音樂老師就必須要在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同時開展素質教育,因此來培養其創新思維。在馬克思主義中“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中也明確指出教育教學的最高與最終目的就是要促進個體的創新與發展。在以往傳統的音樂教學中總是限制與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這一點與音樂課程的教學本質相違背。在文章的一開始筆者就已經說過了創新是一個國家與民族前進與發展的不竭動力,基于新時代背景下的我們注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二、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忽略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與激發
事實上,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各學校都將激發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作為教學的重點,這也是我國小學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但據相關調查顯示在實際的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活動中絕大多數教學老師對于激發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都缺乏足夠的重視,從而導致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無法有效激發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再加上各教學老師之間存在一定的素質差異,所以導致最終出現不同結果的創新思維培養,例如有的小學音樂老師認為在日常教學中應不能將創新思維培養與具體教學實踐相結合在一起,所以在實際教學中這部分老師只注重相關音樂知識與內容的教學,完全忽略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整體創新思維培養質量低下。
(二)缺乏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前提條件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教學老師,只有當學生對音樂學習感興趣時,他才會對所有的音樂課程教學活動產生特別的注意。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學老師如果想要有效的激發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那么最為緊要的一件事就是激發與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但事實上,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嚴重影響,絕大多數教師在進行音樂課程教學時只停留在單一化的教學模式之上,根本沒有對自身的教學方式以及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創新與優化,長期單一化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喪失了音樂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基于此種狀態下,更加不要談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了。
(三)繁重的課業壓力影響了學生創新思維的激發與培養
雖然新課程改革的進程在不斷推進,但事實上我國絕大多數中學以及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仍然以傳統應試教育為主,完全依靠學生學習水平以及考試成績的高低來判斷其學習質量的好與壞,且學校自身的教學重點也是放在如何提升學生學習成績上。基于傳統應試教育背景下的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無本無法有效激發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此同時,學生與教學老師也面臨著繁重的課業壓力與授課壓力,為了能夠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只注重傳統“灌輸式”或“填鴨式”教學方式的應用,根本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激發與培養,相反還嚴重的限制了學生思維的拓展。
三、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具體措施
(一)突出音樂魅力,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在上面筆者已經提到過了如果想要切實有效的激發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那么教學老師就必須要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音樂教學課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通過教學以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來激發與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這樣一來則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去。基于新時代教學背景下,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應突破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孔老先生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人,音樂課程的學習也是如此。在實際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活動中只有充分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才能夠有助于創新思維的激發與培養。因此,在開展實際教學時應側重于學生個人情操的陶冶,不應過分注重相關音樂知識的教學;而且在教學形式上也應注重童真童趣的表現,教學內容的選擇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興趣愛好來選擇(本文以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材為例)例如可以選擇《采蘑菇的小姑娘》(人音版一年級下冊)、《小麻雀》(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等旋律優美、富有趣味性且符合小學生認知的歌曲。與初高中階段的學生相比較來說小學階段的學生在知識掌握方面較弱,所以在開展實際教學時教師應結合學生學習特點來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例如在教學《采蘑菇的小姑娘》這一首歌曲時,教學老師就可以采用情境創設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在課堂導入環節給學生們播放歡快的音樂。在音樂播放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說“老師要帶同學們上山游玩,看看山上有什么? ”并播放視頻。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還能夠給予學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在完成相關教學內容之后,教學老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對歌詞進行創編,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對歌曲深入掌握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