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麗麗
【內容提要】在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成為重中之重,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根本之需。
【關鍵詞】引導閱讀;隨筆批改;小組合作;課堂評價;多媒體運用
新課標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按“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應根據新時期初中語文教育的任務和學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課程的內容、結構和實施機制。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面對新課標的這一重大改革,語文教師該如何進行語文教學呢?
無論學習哪一門學科,只有以興趣為源泉,才會有孜孜不倦進行鉆研的勁頭,才會在這門學科上有所作為。作為從事培養學生多方面素質的語文教學活動的語文教師,有必要為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從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課堂外的功夫
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上,在課堂外的立足點更為寬泛。
(1)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
沒有一個孩子不熱愛讀書。學生在除接觸網絡、電視等傳播媒體外的大量時間都用在閱讀上,雖然每一個學生喜歡涉獵的區域都不盡相同,但只要是讀適合他們的書籍,就說明他有閱讀的欲望,有學好語文的內在潛力。軍事、科技、歷史仿佛與語文學科并沒有多大的關系,但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詞匯,一些詞語早已潛移默化地滲透在學生的頭腦中,而不同領域的知識涉獵會開拓學生的視野,思路會更為敏捷。
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課文中的每一個人物、每一種觀點,甚至是其中的一段或一句話,都可以作為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點,因老師的推薦,與課本的關聯,學生進行搜集資料閱讀的欲望會更為強烈,等機會成熟時,學生都愿意在課堂上一展自己課外閱讀而來的風采,這時的孩子,沒有理由不愛語文。
(2)隨筆作業的批改。
學生每天寫隨筆是提高自身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每個學生的寫作水平不一樣,寫出來的隨筆水準自然是參差不齊。但作為老師,在起始階段是需要全批全改的,并且對不同學生要有不同的批改策略。對寫作水平高的學生,自然是對其語言、修辭、結構等諸方面進行一定的修改潤色;但有些學生是不會寫隨筆的,記的都是流水賬,干巴巴的語言,可憐的行數,這樣的學生我們不可能要求太高,可以教給他記住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件事,再把它記敘下來,然后再用一種修辭,或者運用一種描寫手法,并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在課堂上展現一下作文進步后的風采,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這樣的工作雖然煩瑣,但當日子久了,當你看到學生作文水平的點滴提高時,當你發現學生越來越愿意上語文課時,你的心是非常興奮的。
二、課堂上的策略
如果已經在課外為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造好了攻勢,那只要在課堂上稍加運用一些小技巧即可。
(1)利用小組合作,培養得力的小組長。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語文新課標的要求,我在課堂上一般使用四人合作的方式,人數少,簡單易于操作,培養一名得力的小組長,適時給組員分配任務,指導組員的學習。各小組形成競爭趨勢,組員為了贏得最佳小組,積極參與語文學習活動,發揮自己的最佳水平。
(2)適時適當的課堂評價。
教師的課堂語言是一門藝術。適當給予學生“好極了”“你真棒”“請多努力”“別灰心,再來一次”等鼓勵性語言,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勇氣,這樣學生才不會因一時的挫折而沮喪。但這并不代表著一味給學生以肯定和表揚,遇到學生表述不清甚至直接表述錯誤的時候,老師應該負起教師的責任,及時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把他們從錯誤的軌道中拉回來。
(3)恰當地使用多媒體。
信息技術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極大地活躍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恰當地使用電教媒體、網絡,以繪聲繪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觀事物,圖、文、聲并茂的三維方式呈現教學內容,才能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視聽感官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中要張揚學生的個性、健全學生的人格。語文課堂應是個性張揚的搖籃,是創新的基地。唯有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先,我們教師的“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職業夢想才會最終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