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要: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學習并打好扎實基礎的關鍵時期。數學學科鍛煉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相較于學習其他學科而言,如果沒有合理、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發散的思維能力,學習數學顯得更為困難。在“新課標”背景下,數學教學要注重對學生數學素質能力的培養。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已經不再適用,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創新。文章分析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新課標”下關于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創新提出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1-00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1.040
社會的生產發展離不開創新,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時更需要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新課標”下的素質教育中,人才培養這一重任要求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小學階段是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對今后學生的發展有著長遠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明確小學階段的教學目標,并認識到當前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才能對教學方式進行有效創新,從而不斷提高“新課標”下數學科目的教學質量。
一、“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的重要性
(一)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動力,任何一門學科在學生剛接觸時都是陌生的。學生是否能對一門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主要在于課任教師能否通過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數學大多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教師在課堂中要一改傳統生硬的教學方式,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通過創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只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才會對數學進行思考和探索。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才能得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也能得以體現。
(二)增強學生學習思維建設,培養創新型人才
數學既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也需要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創新,就是對學生學習思維的解放。創新的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的引導,而不是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式的教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自覺參與學習過程,并在學習的時候帶著問題。在自覺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將數學和生活相聯系,打破了在學習中的固定思維,在數學世界里建設起自己的學習思路和理解方式。教學方法的創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不僅幫助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也為社會培養出了創新型學習的人才。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體系不夠完善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傳統學科,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模式沒有與時俱進,基本上還是采用平鋪直敘的方式講解教材中的內容。由于當前的教育評價方式仍采用傳統的應試教育的評價方式,導致很多教師都是以分數為目標,只要考得好,就證明學得好。只重視運算順序、運算原理以及做題技巧,忽略了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而且由于是應試教育,許多教師都是采取選擇性教學,對于教材上的內容都只注重考點內容,這樣很大程度上會限制學生對于數學的發散思維,抑制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前期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興趣,以后的教學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由于教學體系不夠完善,很多數學教師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目標不夠明確,教學質量自然達不到“新課標”背景下數學課程的要求。
(二)教師教學理念落后
對于小學數學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教育是一個需要持之以恒的過程,可謂學無止境,教育跟隨時代不斷變化、不斷進取。在教學體系進步的同時,教學內容也需要進步,傳統的教學理念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師生之間缺乏交流互動。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一心只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教學過程中通常采取灌輸式教育,然后再通過題海戰術來提高成績,以講代學、以講代思、以講代練的情況極為常見。整個教學過程更多的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就是整個課堂的主宰。對于小學生來說,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必不可少。如果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幾乎為零,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需求就無法很好地掌握,進而不能夠制訂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這樣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進一步導致學生學習效率的低下。
三、“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的有效對策
“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有著多方面的教學理念,小學數學方法的創新需要與教學理念緊密聯系。在進行教學方法創新時,教師要在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教學素質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主觀的理念、教學的工具以及實際課堂教學等多個方面。
(一)教師隊伍加強教學理念創新
“新課標”下的教學應該以人為本,即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而不僅僅只是為了考試成績。教師對教學理念進行轉變是小學數學教學方式進行不斷創新的前提條件。教師本身在教學方式上應具有創新的熱情,主動學習和借鑒優秀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教師應該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善于發現和認可每位學生的閃光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理念的轉變就是要做到根據學生的身體特點和學習規律,創造出一個愉快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出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潛能。“新課標”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直接參與者、引導者。學生能夠順利地進行數學學習離不開教師科學應用教學理念。為了使教學方法得以有效創新,教師需對教學理念加以創新,還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對學生求知欲和認知欲的開發。對于數學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不是漠視,而應認識到基礎較差的學生更需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其學習能力和激發其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