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亞端
摘 要:情境教學法是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還能夠有效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必須要善于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掌握情境創設的技巧和方法,帶領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驗數學探究的樂趣,最終達到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目標。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數學;初中生;數學素養;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1-00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1.035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初中學生應在生動、特定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因此,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并得到了廣泛應用,它為初中數學教學開辟了新的路徑,經過廣大數學教師的不斷探索和實踐,情境教學法已日趨完善。但是數學教師在應用情境教學法的時候容易走入誤區,無法發揮出它的最佳效果,這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那么,如何才能夠更好地運用情境教學法輔助數學教學呢?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正視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教學實際,在教學中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為初中生創造更合適的學習環境,豐富初中生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從而使初中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生課堂參與度低
初中數學在學生數學學習生涯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初中數學基礎打得是否牢固,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日后發展,初中數學成績的好壞也將直接影響學生的中考水平。因此,在現實教學中,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仍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認為把數學知識講得越細,越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而實際教學效果卻與之相反。學生對教師枯燥無味的講解提不起興趣,甚至產生厭倦的心理,學生不愿意、也很少有機會參與課堂互動中。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教師做了一定的情境創設,但是其內容和形式卻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導致課堂互動情況不理想。
(二)情境創設缺乏新意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初中數學教師由于能力和精力有限,在情境創設上缺乏創新,內容和形式陳舊老套,對初中生沒有吸引力。數學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時過分拘泥于課本,忽視了知識的呈現方式,把情境創設變成了知識的“照搬”,難以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有的初中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反復使用同一種情境創設模式,而不對其進行變革和創新,學生經常受相同的情境刺激,就會產生厭倦感,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因此逐漸降低。還有些初中數學教師對其他教師的情境創設方法照搬照抄,忽視了學生間的差異性,使創設的教學情境成了無效情境,起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三)情境創設缺乏實用性
情境教學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但它終究只是眾多教學方法的一種,并不是開展數學教學的唯一手段。很多數學教師過度夸大了情境教學法的作用,在教學中過分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一味追求情境創設的新穎性,忽視了情境創設的實用性。很多數學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脫離了教學主題,導致初中生的思維和課堂教學糾纏于無意義的情境中,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有些數學教師的情境創設過于深奧,超出了初中生的認知能力,使初中生很難融入,缺乏實用性,不能啟發和激勵初中生。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喚起學生思維
問題是打開初中生思維大門的一把鑰匙,對問題的探討過程就是學生思維的發展過程,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利用情境教學時要創設問題情境,喚起初中生的數學思維。數學教師可以在初中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創設問題情境,任何一種新知識的學習都是建立在原有知識基礎之上進行的,數學學習也是如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通過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引導,激活初中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使其可以利用舊知識去探索新知識,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體系的形成過程。數學教師還可以結合生活實際來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把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引入課堂,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熟悉、親切的環境中打開思維,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發掘初中生的創新潛能。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需要轉化為數學模型來解決,所以,當遇到生活應用問題時,數學教師要引導初中生轉換思維方式,將文字表述轉換為平面或空間立體圖形,創設圖形式的問題情境,再通過對圖形的分析和探究,使應用問題得以順利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可鍛煉初中生的空間思維。
(二)創設游戲情境,活躍課堂氣氛
初中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很多初中生在學習中都感到數學知識枯燥、無趣,使得數學課堂教學氣氛沉悶,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為扭轉課堂氣氛,數學教師就要在數學課堂中引入新的教學元素,調動初中生的學習熱情。無論是高中生、中學生還是小學生,游戲都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方式,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初中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在數學教學中創設游戲情境,把數學知識寓于游戲活動中,為初中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游戲中樂學、愛學。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創設游戲情境,把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將數學問題編排成小品或故事,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將數學問題呈現出來。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不知不覺進入到數學知識的探索和學習中,同時還能學會與人合作和自主思考,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信息技術為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初中數學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創設游戲情境,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制作競技類的電腦小游戲,創設真實的游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游戲中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反應能力,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