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登峰 杜春平 秦四田

摘 要: 現代社會發展對人才的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大學生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本文分析了校內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所起的關鍵作用,對實踐教學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過程、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研究,提出根據本校特色組建實踐教學,結合社會需求發展實踐教學,根據學生專業制定差別化教學環節,根據學生年級制定梯級實踐教學,結合學生興趣組建實踐教學社團的“三根據兩結合”舉措,為高校實踐教學改革提供現實經驗和理論參考。
關鍵詞: 實踐教學 三根據兩結合 人才培養
1.引言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大學生就業壓力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大學生的就業率成為考核一所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高校轉向內涵式發展迫在眉睫。實踐教學作為高等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使命,間接影響高校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培養出“適銷對路”的人才。進一步加強實踐育人,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對于培養學生成為卓越工程師和高素質人才,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校內實踐作為學生接受實踐教育的主要方式。近年來,隨著國家高等教育政策的不斷改革,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師資隊伍的建設,人才培養的方式方法,以及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步和完善。在“十四五”規劃綱要的引領下,為進一步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實施知識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動,壯大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當前實踐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值得討論:
1.1實踐教學建設。按照科研規模可將中國的大學分為研究型大學、研究教學型大學、教學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應用型大學、高等專科院校等幾類(1)(198-199)。這六類大學在培養人才的模式和側重點上都有較大的區別,因此涉及學校實踐教學的建設方面應該有較大的區別。但一些不同類的本科院校在實踐教學建設上表現出同質化傾向,沒有體現出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導致學生的優勢和特色不能被很好地挖掘出來,缺乏生機,未達到百花齊放的效果。有些學校的教學設備過于陳舊落后,與當前飛速發展的社會相比表現出滯后現象。
1.2師資隊伍建設。本科院校校內實踐教學的設計,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學會理論聯系實際,完善學生的知識建構,增加對知識的感性認識,擁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使所培養的人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然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由于一些本科院校都是從專科院校轉設而來的,實踐教學教師在操作技能方面有非常深厚的積累,但在實際聯系理論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導致所教的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不能很好地結合理論,對于培養學生具有卓越工程師的素養有很大的阻礙。
1.3教學過程。實踐教學的運行模式要盡可能同社會工作模式保持一致,如此才能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和應用,培養的人才才能同社會的需求相一致。然而當前一些院校教學項目的設計過于單一,欠缺連貫性,表現出松散性的特征(2)(229-232),如金工實習過程中學生在車、銑、鉗、焊工種學習時,制作的零件沒有聯系,未能使學生認識到所制作零件的用意,缺乏對產品的整體認識,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1.4教學內容。培養大學生具有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關鍵在于教學內容的設計。優化實踐教學的內容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但現有實踐教學內容或過于強調技能的訓練,沒有同專科教育嚴格區別開來;或只停留于觀察和紙質材料上,走馬觀花地過一遍;或僅有一些驗證性的實驗,缺乏基礎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的設計,這些都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設備未得到充分利用,顯然已不適應當今社會對人才綜合能力的要求。
2.實踐教學改革建議
2.1根據本校特色組建實踐教學
六類高等學校在科研及教學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傾斜,且同一類高等學校在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優勢學科領域都千差萬別。在組建高校實踐教學部時,應根據本校的特色及傳統,體現出本校的特色和優勢,避免同質化的傾向。
實踐教學組織管理體系特色化,努力實現特色化的組織架構體系、教師評價體系、監督管理體系和學生發展體系。實踐教學要以特色優勢為著力點,提升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方面的影響力,發揮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科研服務及社會服務方面的優勢。
實踐教學實驗設備配置特色化,在設備配置種類、設備配置數量比例上要體現出本校的辦學特色和優勢學科專業,包括先進設備與傳統設備的數量配比,不同功能設備數量的配比,同一功能不同型號的數量配比均要體現出本校的特色。如某校優勢學科為航空航天類,那么在實踐教學設備配置上要體現出飛行器專業的特色,使學生在接受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對飛行器的基本知識、相關的設備與儀器有所認知。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關鍵(3),構建特色化的師資隊伍是實現因材施教和培養出高質量學生的保障。實踐教學的教師既要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又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因此要擴大實踐教學“雙師型”隊伍的規模,提高質量,構建切實有效的實踐教學師資能力提升體系,讓理論豐富的教師多到實踐中鍛煉,讓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多接受理論知識的培訓。
2.2結合社會需求發展實踐教學
高校欲使實踐教學永葆強勁發展活力,就必須緊跟社會發展需求,了解行業動態,合理制定實踐教學實驗項目內容,積極探索實踐教學改革模式,滿足產業結構調整或區域經濟發展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并適時引導社會發展。
積極更新實踐教學實驗項目內容,制定與社會發展相接軌的實踐教學內容,突出學生實戰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根據教學大綱,以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為出發點,編寫適合本校的實訓教材用書及實驗實訓報告,并要與時俱進地修訂補充其中的內容,避免脫離社會、脫離本校實際情況現象的出現。
積極探索實踐教學改革模式。項目引導式的實踐教學(4)(72),將實踐教學的各個模塊科目關聯起來,選擇具有綜合性的典型案例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在實訓過程中,采用學生小組成就劃分型合作的教學模式,該種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接近實際生產中的工作模式,小組成員之間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
2.3根據學生專業制定差別化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課程作為全校不同專業的基礎必修課程,對培養學生的工程認知和人格特征起著重要作用。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對學生步入社會后盡快適應社會環境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實踐教學課程面對的是不同專業的工程類的學生,對工程類的學生因專業不同應設置不同的難度要求和評價指標。
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難易適中的任務,最佳動機水平適中;中等強度的動機水平最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5)。實踐教學擁有不同模塊的實驗實訓科目,應根據學生所學專業與實驗實訓科目相關度的大小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材和任務難易度。我校實踐教學金工實習中心根據學生不同專業與機械相關度大小制定了教學大綱(A)類、(B)類和(C)類;制定了不同的學習課時數,分別是90、60和30;編制了與其專業相關的金工實習教材,使學生清楚知道金工實訓科目在自己專業中的應用,拓展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識,提高學生對金工實訓的興趣。
根據不同專業制定不同的學習評價標準,有利于學生進行更合理的自我評價,有利于教師更合理評價教學效果,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專業能力。我校金工實訓中心針對不同專業,從對學生難易程度要求、制作工件的誤差范圍大小、學習過程控制、實習報告評分標準等方面,制定了不同的評價標準。
2.4根據學生年級制定梯級實踐教學
當前大部分高等本科院校的實踐教學只對大學生整個大學學習生涯中進行為期一段時間的一次性實踐開放授課,僅作為大學生的基礎認識訓練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弊端是與各學院未進行資源的深度整合與利用,與各學院的教學“脫鉤”;其次,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未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因此,實踐教學應體現貫穿性原則,根據學生在不同年級階段制定與其能力相吻合的實踐教學將意義重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高校的優質教學資源,大部分歸各院系所有,實踐教學相對比較落后。疏通院系與實踐教學的壁壘,建立互聯互通的設備、師資、課程、學生共享平臺,有利于為實踐教學貫穿于學生學習的整個學習生涯做好前提準備(6)(130-132)。
構建梯級實踐教學。可將學生在實踐教學的學習過程分為新手型階段、熟練型階段、專業型階段。學生在大學一二年級時,將要進行新手型階段的練習,剛學習專業基礎知識,能運用實踐教學的儀器設備能進行簡單操作,并可制作出簡單的設計與產品,但涉及復雜問題時,仍表現得束手無措。學生在大學三年級時,將要進行熟練型階段的訓練,此時已開始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能熟練運用實踐教學的儀器設備,對儀器設備的各種功能深諳于心,可進行稍微復雜產品的設計與制作,學生可進行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的考取,但對知識和儀器設備的綜合運用上仍顯不足。學生在大學四年級時,將要進行專業型階段的訓練,此時專業理論知識已基本學完,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訓練,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得到提高,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充分調動各種資源解決復雜問題。
2.5結合學生興趣組建實踐教學社團
社團活動作為學生大學課外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對課堂知識的重要補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有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有助于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實踐教學可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組建實踐工程類的社團,給學生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7)。社團聚集了眾多工程愛好者,引導學生參與校內外組織的工程類競賽,吸收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指導學生積極申報校內外的科研課題。
自2017年以來,我校金工實訓中心以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為宗旨,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組建了工匠向往者協會,如圖1。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積極進取奪得了多項榮譽成就,見表1。圖2為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S型項目時獲得的一等獎作品。工匠向往者協會的創辦,使得知識技能及經驗在同屆學生或不同屆之間得以更好地傳承、吸收和改進,強化了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交際能力,相比教師苦口婆心地講與教,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3.結語
高校應與時俱進,加強對實踐教學的頂層設計,深層次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實踐教學是大學教育中較大的教學組織,應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在新時代本科高校的作用,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祖國培養出理論功底強、實踐創新能力優的卓越工程師。
參考文獻:
[1]徐威,常江,萬小冬.應用型高校大學物理課程改革與創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017(014).
[2]李曉春,曲曉海,楊洋,等.工程訓練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001).
[3]胡劍慧.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訓中心建設中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
[4]楊杰,焦海寧.基于工程項目為核心導向的任務引導式教學模式探索[J].決策探索,2019,000(022).
[5]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學(修訂版)[M]//高等教育心理學(修訂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韋相貴,傅水根,張科研,等.工程訓練中心建設與管理問題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000(002).
[7]盧毅.組建專業性學生社團 打造實踐教學新平臺[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6(S1).
基金項目: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A類項目:新工科范式下分級闖關工程訓練教學體系的構建(2020JGB386)
通訊作者:杜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