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芳
【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學觀念不斷變革,這對中小學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本文則立足于新課改理念下小學美術高效教學策略,從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有效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小組合作探究,增加學生學習收獲;創建開放學習情境,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優化教學評價方法,指導學生后續學習四個方面展開探究。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美術;高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7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7-0141-02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s, teaching concepts continue to change, which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high-efficiency teaching strategy of primary school art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oncept, from making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promote group cooperation and inquiry, increase students' learning gains; create an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optimize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 To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four aspects of follow-up learning.
【Key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 Primary school art; Efficient teaching
新的時代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成了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在過去的教學中,學科教學以知識的教學為主,講授法為課堂教學的主流。而如今,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推進,無論是教學中心、還是教學目標和重點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轉變。作為小學學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術的教學中,要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師也要積極轉變思路,采取新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以此構建高效課堂,更好地培養學生能力。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有效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相比成年人和中學生,小學生自制力差且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在這樣的情況下,興趣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在美術的教學中,興趣同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同時,教育信息化的速度也不斷加快,為教師提供了一系列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素材。相比傳統的以語言文字和有限的圖片為引導的教學方法,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的課堂教學在興趣的激發上有著巨大的優勢。故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應用信息技術,以有效激發學生興趣。例如,在“古建筑的保護”這一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播放關于古建筑的視頻。可以從紀錄片中選擇視頻素材,相比傳統的文字和圖片導學,以動態視頻的形式,教師能讓學生身臨其境,更加形象地觀察到古建筑,體悟到古建筑的美感。而在導學視頻播放完畢后,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在我們生活的城市里,有什么值得保護的建筑?”由于之前的導學,學生在這一環節回答的積極性更高。這樣,通過信息技術的利用,教師有效激發了學生興趣,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二、促進小組合作探究,增加學生學習收獲
相比過去的教學,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更加重視學習的過程,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構建有趣且高效的學習過程成了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小組合作是當今一種相當重要的學習方式,其不僅能增強學生實踐探究的能力,還能讓學生在思維的交流和碰撞中收獲更多。而在現代的美術教學中,閉門造車也是不可取的。故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布置小組活動,促進學生溝通交流,以增加學生學習的收獲,更好地培養學生能力。
例如,在“讓剪影動起來”這一課,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劃分成人數合理的小組,以一幕皮影戲為素材,分別制作其中的人物。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合理分工,如每個學生可以制作一個人物,以保證自己對所學知識的全面了解,而在其他人物的制作中,學生則可以合理分工,分別負責不同的任務,這也讓學生制作的效率大幅度提高,當然,在制作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彼此交流皮影制作的技巧。而在制作完畢后,學生小組還可以以合理的方法操作皮影,親自演出一場皮影戲。這樣,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教師有效提高了學生實踐探究能力,讓學生完成了更多的任務,獲得了更大的收獲。
三、創建開放學習情境,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現代教學以能力和素養的培養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而作為高階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往往給予學生明確的作業,這無疑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開放式問題指未明確答案和過程的問題,其能有效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巨大的作用。作為藝術的一部分,在美術學習中,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也相當重要。故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構建開放式學習情境,切實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例如,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春”為主題,讓學生繪制一幅相關的圖畫。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任意選擇景色,任意選擇畫法。學生即可以選擇用水墨畫方法展現柳樹抽芽的場景,也可以選擇使用剪紙的方法表示孩子放風箏的圖景,當然也可以將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歌繪制下來,并將詩寫在旁邊。而在這一活動中,學生能有效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這樣,通過開放學習情境的創建,教師充分發揮了學生在練習活動的主動性,有效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
四、優化教學評價方法,指導學生后續學習
教學評價是教學目標達成情況的有效反饋,對于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學習活動,為下一步的學習提供指導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學評價應該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而在當今以學生為主、更加重視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下,評價一方面需要以激勵為主,另一方面也要以輸出性評價取代輸入性評價,以針對過程的評價取代單純針對結果的評價。故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構建合適的教學評價方法,以提高學生后續學習的主動性和科學性,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例如在“我做的樂器”這一節,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以追問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如在“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樂器呢?”這一問題中,無論學生回答的數量多少,回答的樂器是否常見,教師都需要以“真棒!”“不錯!”等肯定、表揚的詞匯進行評價。在后續的樂器制作環節,教師則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踐,在實踐完成后,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的學生簡單地用自己制作的樂器演奏一首樂曲。而在所有學生小組演奏完畢后,教師即可以讓每個學生小組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兩個樂器,并將學生評價和自身的感受兩個方面結合起來進行總結。這樣,以合理的評價方法,教師有效提高了學生實踐主動性,并促進學生從實踐方面進行反思,這對于學生后續學習效率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轉變教學的思路和方法成了提高教學效率的必然要求。而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教師要以信息技術有效激發學生興趣,以小組合作探究增加學生學習收獲,以開放學習情境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并以合理的評價方法提高學生后續學習活動的效率。這樣,教師才能將新的教學理念落實到美術教學的方方面面,切實提高美術教學效率,構建高效的小學美術課堂。
參考文獻:
[1]關麗娟.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高效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7(04).
[2]桑爽.優化課堂教學策略,構建高效小學美術課堂[J].美術教育研究,2016(04).
[3]王璐.淺析探究式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高效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6(03).
[4]楊立旺.基于云平臺的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教學新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12).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