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素蘭
【摘? 要】在核心素養理念的要求下,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已經成為數學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目標。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能力,不僅能提升小學生自身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能提升小學生數學課程學習的效率與質量,對于其他課程的學習同樣具備一定的幫助。本文主要針對小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提出相關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邏輯推理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1-0105-02
The Cultivation of Pupils' Logical Reasoning Ability under the Concept of Core Accomplishment
(No. 2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North Co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Meizhou Bay,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LIU Sulan
【Abstract】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re literacy concept, the cultivation of the mathematical logic thinking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oal 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Cultivating pupils' mathematical logical reasoning ability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mathematics knowledge, but als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pupils' mathematics course learning, and it is also helpful to the study of other courses. This article mainly puts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ogical reasoning abil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ore literacy; Logical reasoning ability
小學數學是整個小學課程體系當中最重要的基礎學科,其本身具備相對較高的系統性,因此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培育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尤為關鍵。在核心素養理念的要求之下,邏輯推理能力作為小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性組成部分,主要包含分析問題的能力、計算以及聯想能力三大塊。培養小學生邏輯推理能力,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乃至于對于其未來發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都至關重要。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初級階段,其認知水平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此階段小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機遇與挑戰并存。基于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針對邏輯推理能力培養的路徑展開有效的研究分析,充分結合小學生自身的心理、認知以及思維特點,針對性地提出符合小學生實際情況的邏輯推理能力提升路徑,以此達到培養的基本目的。文章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以興趣引導,幫助小學生活躍思維
興趣引導,是培養小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精心設計課程來引起學生的興趣,能讓小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實踐中,這對于培養小學生邏輯推理能力至關重要。數學知識本身的邏輯性,會給小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帶來一定難度,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將復雜且邏輯性強的問題具象化、簡單化,勢必會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例如,在“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教學過程中,學生在了解了簡單的分數之后,教師可以通過三個分數來展開知識的延伸,比如:比較哪一個更大?提出此問題之后,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己提出想法并且去驗證。而在學生驗證的過程當中,作為教師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分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折疊的方式來驗證。通過此方式,學生很快就能得出答案。最后,教師經過演示以及總結,得出如下結論:在分子都為1的前提下,分母越大,則分數越小的結論。此種富有趣味性的方式,能讓學生在玩的過程當中輕松學會解決問題的辦法,并且在無形當中提升了學生自身的邏輯推理能力。教學興趣的引導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學情上,教師需要走進學生心里,了解學生平時的想法。而教師備課中引入學生感興趣的素材,能讓教學事半功倍。
二、以專業概念講解,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邏輯思維方式
教師可以在學生對于學術知識的學習擁有一定主動性的前提下,開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入一些專業性的數學概念講解,從而讓小學生形成對數學知識的初步認知,并且為基礎性邏輯認知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準備。作為教師必須明確,要想讓學生真正學會數學,就必須幫助學生掌握專業概念,任何道聽途說的辦法都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例如,在“百分數的意義”一課講解過程當中,作為教師必須通過講解來讓學生明確什么是百分數以及百分數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的作用。比如:學生在日常購買衣物的過程當中,衣服上的標簽會標注衣服的材質以及各種材質的含量,而這些含量都是以百分數的形式來表示。不過,學生雖然知道衣服當中某一種材質的含量是百分之多少,卻不知道這個百分之多少是怎么得來的。作為教師,基于提升學生自身邏輯思維能力的考慮,在此知識點的教授過程當中,必須讓學生知曉百分數以及其具體含義。仍然以某種材質的含量是百分之多少為例,將衣服的面料成分均分為100份,某種材質在這100份中占據多少份,也就是其百分比。不但衣服的材質可以通過此種方式來表現,學生某一節課的出勤率同樣可以通過此方式來表達,即:出勤人數÷總人數×100%,最終所得出的結果就是某節課的出勤率。學生掌握百分數的含義,對于之后主動邏輯思維的形成同樣有一定的推動價值。
三、以實踐訓練,幫助學生夯實思維認知
在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認知之后,教師必須讓學生進行實踐,以此來達到鞏固認知的目的。但是從目前來看,很多小學生對于課本上的數學知識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滿足小學數學課程學習的需求。為了幫助小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進而加深對知識點的了解,教師必須讓學生進行反復實踐,通過實踐來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掌握課程當中的知識點,最終達到鞏固自身思維認知的目的。
例如:在“百分數、小數和分數的相互轉化”一課教學過程當中,作為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充分了解與課程相關的知識點。在學生掌握與知識點相關的內容之后,還應該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布置難易適中的練習題,以此來達到讓學生在實踐過程當中提升鞏固自身對相關理論知識認知的目的。學生在實際實踐訓練過程當中,肯定會暴露出不同的問題,一部分學生是因為自身粗心大意,也有學生是因為自身對于格式的轉換存在一定的疑惑,甚至會在實際練習過程當中顛三倒四。因此,作為教師在學生練習過程中必須走下講臺,通過巡視來了解學生在聯系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之后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講解,以此來達到提升學生數學課程學習針對性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是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對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要想達到培養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首先應該著力提升小學生對數學課程學習的興趣,通過興趣引導讓小學生更好地學習,進而解決相關問題;其次,在課程知識講解應該盡可能生動,但是又不失專業性,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專業知識;最后,立足于實踐,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自身對課程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完成數學課程的教學后,學生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隨之也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鄒文鳳.關于培養小學生數學邏輯推理能力的“三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4).
[2]姚建法,陳建偉.小學數學邏輯推理教學的三類問題與應對[J].教學與管理,2019(29).
[3]梁容芳.核心素養下小學生數學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上旬),2017(09).
[4]姚建亞.核心素養下小學生數學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研究[J].新智慧,2020(10).
[5]王海.核心素養目標下小學生數學邏輯推理能力培養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0(31).
(責任編輯? 袁? 霜)